花阡 其二
吳姬花比越姬多,經宿其如落膩何。就解玉釵輕印落,一鋤黃土馬嵬坡。
吳姬花比越姬多,經宿其如落膩何。就解玉釵輕印落,一鋤黃土馬嵬坡。
昔謁公家賢侍郎,一見許我能篇章。俸粳兵酒屢持送,時時解榻令登堂。
今喜清風傳令子,回首亨衢脫雙屣。北堂歸養太夫人,水陸珍羞稱甘旨。
深沈大第蟠蛇鱗,兒孫藍綬何詵詵。有時宴喜列賓客,洞房粉黛桃花春。
玉指纖纖拂弦索,輕云凝碧羅衣薄。主人快意妾爭妍,松上女蘿知有托。
君不見景太傅,殺身本為功名誤。又不見張舍人,朝為近侍夕為民。
古來寵辱亦如此,安用浮云纒此身。愛君進退真得所,不負青春領歌舞。
我方兩鬢撲黃塵,夢寐江南思舊土。別君去,將拂衣,扁舟若渡歷陽月,愿聽新歌酩酊歸。
吾羮畦有蔬,吾飯囷有粟。
人事少還往,山田自充足。
雞犬盡日閑,藤蘿照門綠。
物外乃如此,熙熙古風俗。
行瞻香爐峰,未出二林口。一區廣地如席平,誰作新亭名攬秀。
秀色可攬結,正對香爐峰。李白愛之忍去,便欲此地巢云松。
寂寥往事三百載,澗泉谷草依舊揚清風。泉可掬,草可擷,清風灑面如冰雪。
閑來攜手四五人,倒盡金壺頰不熱。寸心何獨忘寵榮,形骸遺盡神超越。
寄語世上士,勸君早歸來。霹靂轟車膽欲落,忠憤雖死何為哉。
此時竟不悟,此心徒自知。嵐光向晚紫翠滴,杜鵑更在深林啼。
試拂橫琴奏流水,指下忽作商聲悲。悲來乎,可奈何,推琴罷酒為君歌。
晉唐諸公重小筆,高價直與才名俱。然多華丹少泉石,清格往往人間無。至今百存無一二,存者真偽難分區。
營丘李成稱絕跡,峰巖秀拔非常模。穆之灑落亦其亞,玉堂屏上瀟湘圖。董屈許范凡數輩,隱隱俗氣藏肌膚。
乃知山水系絕品,筆墨造化非功夫。要之文章之緒余,世上真巧歸吾儒。
益昌臺府少文字,見性文室談毗盧。龍門雪景生坐隅,山潛水奧爭奔趨。倚空直干鬭孤聳,緣險古道盤縈紆。擁衲禪僧對寂寞,攜琴朝士來崎嶇。
主人肆筆聊自娛,新言默與天機符。公家清白傳數世,經濟滿腹冰霜壺。一言不用輙掉臂,五年蜀使甘馳驅。時將素毫寫胸臆,寧復意外分精粗。
復古雖清尚許格,與可亦壯非燕徒。豈如公思脫覊束,破碎嵩華傾江湖。
窮冬從公熟窺看,愛重不覺聲嗟吁。靈峰北菀助蕭爽,雪不到地風號枯。
平生好畫已成癖,寧借不喜臨與摹。出公門下欠公筆,有類客海遺明珠。
愿公乘興一揮灑,束絹數幅光芬敷。異時解組還故廬,皎潔將伴林泉軀。
去年秋暮送東玉,今歲春殘送子儀。人生不老安可得,況復年年傷別離。
請說湓江初識面,已知磊落胸中奇。桐鄉之會愈相樂,是時解印予言歸。
公乘扁舟過溪口,殷勤訪我論新詩。君章下車始命客,邀公與我同遨嬉。
開懷醉倒信莫逆,十年一夢音塵稀。忽聞公來守吾土,余生幸獲仁賢依。
政成無擾威惠浹,白駒馳隙臨瓜期。梨花奪月爛銀白,繪盤縷玉江魚肥。
酒傾碧盞盞嘗滿,曲度晴云云不飛。車輪未許生四角,且愿逆風東北吹。
留連更盡一壺酒,無使醒淚沾行衣。十科應詔公第一,出入省寺非公誰。
欲陪后會定何許,咄嗟自此分云泥。
霖潦經時路未通,公言行縣太匆匆。
安知風雨欺人處,正在溪山絕險中。
一出到頭余日在,少留隨分覺途窮。
卻因下馬心方悟,欲速無成萬事同。
鑾輿清曉出瑤臺,羽衛瞻迎扇影開。
鳳闕張燈天上坐,雞林獻曲海邊來。
修文可笑秦無策,能賦休夸楚有才。
星漢末斜鈞樂闋,君王宣示萬年杯。
萬丈龍湫水,飛流翠碧開。
瀉疑云漢落,涌若海潮來。
飄灑四時雪,喧闐萬壑雷。
廬山吾未到,氣象勝天臺。
黃葉山頭初帶雪,綠波尊酒暫回春。
已聞璧月瓊枝句,更著朝云暮雨人。
老愧紅妝翻曲妙,喜逢佳客放懷新。
天明又出桃源去,仙境何時再問津。
家世事簪紳,方袍早出塵。
詩書捐舊習,戒律悟前身。
杯度吳川雪,經繙越嶠春。
逆知專講席,著意警迷津。
橫江聳孤峰,陟??訪山境。
修廊轉空曲,古殿冠絕頂。
漢柏撫骨立,唐碑獨孤挺。
高踞自軒豁,遐追若俄頃。
長生盡室來,避世或箕穎。
逍遙奚所適,遺事傳緱嶺。
藥巖已無灶,煙云但枯井。
風前凡幾過,物外初一省。
清風誰與游,高步跼難騁。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
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欹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簷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
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巖溜抱山急,傳觴何太頻。
回看野客醉,還笑濁醪醇。
漢曲人方遠,蘭亭跡已陳。
勞生無足校,酣放即天真。
半夜風威壯,今朝瑞雪呈。
徊翔如有待,附著不勝輕。
疊疊云篩下,番番雨簇成。
雕??非眾巧,融結似無精。
河漢潛欺沒,乾坤欲混并。
漫空雖結白,觸處已縱橫。
枯茂全妝出,洼隆一概平。
參差相掩覆,散亂或逢迎。
遠岫依稀失,高松獨自榮。
光明通鬼穴,肅殺下天兵。
揮霍偏隨馬,憑陵或遶城。
威棱生劍戟,物色儼冠纓。
樓閣危將墮,烏鳶噤不鳴。
巖封蹲豺起,岸斷蟄龍驚。
地軸猶疑折,林梢不易擎。
秾寒排瘴毒,和氣入春耕。
雖學峨峨勢,其如薄薄名。
暗銷知地暖,坐對覺神清。
交互當門舞,玲瓏照眼明。
味宜茶品試,力與酒權爭。
佳景誰能賞,幽吟似有情。
開罇煩點綴,喣筆為題評。
舊說三農慶,量深一尺盈。
憂民心正切,擊缶助歡聲。
前載聞君說種花,重來軒檻早芬葩。
只知造化隨人力,豈覺光陰換歲華。
風雨不容孤客賞,馨香寧待主翁夸。
牡丹珍重偏開晚,料得開時已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