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
吳山新搖落,湖光凈、鷗鷺點漣漪。望一簇畫樓,記沽酒處,幾多鳴櫓,爭趁潮歸。
瑞煙外,繚墻迷遠近,飛觀聳參差。殘日襯霞,散成錦綺,怒濤推月,輾上玻璃。
西風吹殘酒,重門閉,深院露下星稀。腸斷憑肩私語,織錦新詩。
想翠幄香消,都成閑夢,素弦聲苦,渾是相思。還恁強自開解,重數歸期。
吳山新搖落,湖光凈、鷗鷺點漣漪。望一簇畫樓,記沽酒處,幾多鳴櫓,爭趁潮歸。
瑞煙外,繚墻迷遠近,飛觀聳參差。殘日襯霞,散成錦綺,怒濤推月,輾上玻璃。
西風吹殘酒,重門閉,深院露下星稀。腸斷憑肩私語,織錦新詩。
想翠幄香消,都成閑夢,素弦聲苦,渾是相思。還恁強自開解,重數歸期。
吳山剛剛經歷了秋的搖落,湖水澄凈,鷗鷺在漣漪上輕點。望著那一片如畫的樓閣,我記起曾經買酒的地方,許多船槳劃動,爭著趁著潮水歸來。祥瑞的煙霧外,環繞的圍墻讓人分不清遠近,高聳的樓觀參差不齊。殘日映襯著晚霞,散成了錦繡般的綺麗色彩,怒濤推著月亮,在如玻璃般的湖面上翻滾。西風吹散了殘酒,重重門戶緊閉,深院露水下星星稀少。想起曾經與她憑肩私語,她寫下織錦般的新詩,我肝腸寸斷。想來那翠帳里的香氣消散,都成了一場閑夢,素弦彈奏出的悲苦之音,全是相思之情。我還是勉強自己開解,一次次細數她歸來的日期。
搖落:指草木凋零。
漣漪:細小的波紋。
沽酒:買酒。
鳴櫓:劃船的櫓聲。
瑞煙:祥瑞的煙霧。
繚墻:環繞的圍墻。
飛觀:高聳的樓觀。
錦綺:色彩鮮艷的絲織品,這里形容晚霞。
玻璃:形容湖水如玻璃般清澈。
憑肩:靠著肩膀。
織錦新詩:用蘇蕙織錦回文詩的典故,指女子所寫的情意纏綿的詩。
翠幄:翠色的帳幕。
素弦:指琴瑟等弦樂器。
恁:如此,這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的情感來看,可能是詞人在與愛人分離后,于秋季觸景生情而作。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但詞人個人處于相思的痛苦之中。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相思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情隨景生,將秋景與相思之情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技巧。
蜀錦新裁枝上蕊。笑粲粲、含煙照水。枝垂猩面濕,萼吐櫻唇美。
月痕扶醉雕闌倚。情脈脈、勻紅蘊紫。燒燭醉忘眠,惜花人未起。
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養得胭脂透。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
猶記攜手芳陰,一枝斜帶艷,嬌波雙秀。小語輕憐花總見,爭得似花長久。醉淺休歸,夜深同睡,明日還相守。免教春去,斷腸空嘆詩瘦。
千年田,八百主。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
君不見禾山解打鼓,又不見采菊東籬下,千山萬山疊疊高門戶。
又不見光孝僧堂六七間,日日普請搬泥土。
又不見臨濟主中賓賓中主,二三四七面相睹。
報禪流莫莽鹵聞,普請歡喜攙先去。
去去實不去,途中好善為。來來實不來,路上莫虧危。
又不見主中主,個個衲僧氣如虎。
濤翻鷺羽連天白,
山疊屏風到海青。
客路浮生兩如寄,
萬重波里一浮萍。
生涯何處始為涯,
墨已成冰筆似葭。
莫寫江山投客買,
更量江雪寫梅花。
儒宗雅望似君稀,瓜代山公啟不違。
大庾東西看賜履,兩藩風采識褰帷。
懷中南海珠光滿,望里豐城劍氣輝。
燮理從需方岳長,璽書行召入彤扉。
岸幘高樓誰與陪,數竿修竹數枝梅。
野花啼鳥無春夏,雨跡云蹤有卷開。
漫把石齋詩屢誦,載思別駕馬曾來。
悠悠俯仰乾隆闊,一笑清風滿玉臺。
角巾快一識,相對殘陽紅。
多路笑我拙,收功與子同。
山青去鳥外,春滿片帆中。
政恐釣竿手,畫眉終未工。
秋江水碧浸芙蓉,佳節憑高旅思濃。
浹月雨霪迷九日,中天云破露三峰。
思歸只合隨飛鳥,濟世還應起臥龍。
頭有黃花能醉客,直將烏帽掛高松。
茫茫禹跡混殊方,誰遣中華識犬羊。今日澶淵尋舊役,會看一矢殪戎王。
天戈未指敵先摧,掩耳誰能及迅雷。便遣風師清輦路,奉迎北狩兩宮回。
誰信妖兇膽自驚,君王親駕六騑行。江邊紅日三更出,怪得欃槍夜不明。
漢業當于馬上成,謾勞諸將久經營。廟堂早扈南陽駕,已為蒼生洗甲兵。
雉扇遙聞擁翠鑾,遠方耕鑿尚偷安。誰知黃鉞臨戎地,江上秋風玉帳寒。
請看介子請長纓,白發書生百不能。誰掃浯溪題歲月,漫郎端欲頌中興。
到此休驚九折魂,江流石轉斡乾坤。
鑿山績可追神禹,呵壁辭應待屈原。
老屋數間權作主,平湖千里識真源。
蠻夷大長今何在,無復深山叫夜猿。
昏昏煙暖帶蕪城,
畫出僧坊一岸清。
誰過橋來共幽討,
碧羅紋里小溪平。
龍旗舞太虛,飛輪五岳阿。
所在皆逍遙,有感興冥歌。
無待愈有待,相遇故得和。
滄浪奚足遼,玄井不為多。
郁絕尋步間,俱會四海羅。
豈若絕明外,三劫方一過。
近婦飲醇,悵失路、英雄暮年無忌。轉盼魏寢全荒,朱門換蕭寺。
賺人是、宣和舊譜,惹恨有、夢華遺事。傳說東京,當初燈火,遙映南內。
休閒話、折戟沈沙,只此地、曾經浪淘洗。剩得蠆痕蟲篆,蝕尉遲碑字。
正罷酒、憑闌時候,遇西風、落葉盈砌。多少落拓心情,飄零身世。
一莖兩莖斜,其意毒如蛇。
三莖四莖曲,無疑入地獄。
言下若知非,心空及第歸。
堪笑蔣山老,無端入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