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三峰閣和李六臺二首 其二
秋江水碧浸芙蓉,佳節憑高旅思濃。
浹月雨霪迷九日,中天云破露三峰。
思歸只合隨飛鳥,濟世還應起臥龍。
頭有黃花能醉客,直將烏帽掛高松。
秋江水碧浸芙蓉,佳節憑高旅思濃。
浹月雨霪迷九日,中天云破露三峰。
思歸只合隨飛鳥,濟世還應起臥龍。
頭有黃花能醉客,直將烏帽掛高松。
秋天碧綠的江水浸潤著芙蓉花,在佳節登高時旅途的愁思越發濃烈。整月的雨下個不停,讓重陽節都變得迷蒙,天空中云開霧散露出了三峰。想回家就應該像飛鳥一樣歸去,要拯救世間還應讓臥龍般的人才崛起。頭上插著黃花能讓客人沉醉,干脆把烏帽掛在高高的松樹上。
芙蓉:荷花。
浹月:整月。
霪:久下不停的雨。
九日:指重陽節。
臥龍:比喻隱居或尚未嶄露頭角的杰出人才。
黃花:指菊花。
烏帽:黑色的帽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佳節憑高旅思濃”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旅途之中,在重陽節登高時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存在一些問題,詩人有濟世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和濟世的情感。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節日的復雜心境和抱負。
孝友聞張仲,貽謀直到今。 六年枯血淚,五色集祥禽。 表此勵頹俗,來茲生孝心。 移風名不忝,茂宰意良深。
墻頭冉冉新陽露,忽作玲瓏玉千樹。 老蛟偃蹇獨避人,卷回飛雪江皋莫。 何處鳴禽來龍去脈好音,四月枝垂起黃霧。 摧折霜馀初不懼,笑看春光等閑度。 百年夢幻欲無言,吹落吹開豈風故。 時來薦鼎真偶爾,小住疏籬非不遇。 我知天地絕茫茫,無為展轉獨多慮。 為花凄斷卻回頭,爾亦微酸苦難茹。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盧橘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憶長安,十月時,華清士馬相馳。萬國來朝漢闕, 五陵共獵秦祠。晝夜歌鐘不歇,山河四塞京師。
明月淡飛瓊,陰云薄中酒。收盡盈盈舞絮飄,點點輕鷗咒。 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乜赐ねぱ┯炒埃瓱煷贯丁?
紫氛隨馬處,黃閣駐車情。嵌壑驚山勢,周灘戀水聲。 地分三蜀限,關志百牢名。琬琰攀酬郢,微言鼎飪情。
開邸除暴,時邁勛尊。三元告命,四極駿奔。 金枝翠葉,輝燭瑤琨。象德億載,貽慶湯孫。
康鼎談經世少雙,一時文物動虞庠。 江湖雖隔金閨籍,衣袖仍聞玉案香。 墨客幾年陪畫隼,板輿平日到蘐堂。 時清身健堪行樂,未見荊榛老鳳凰。
正月從來號履端,那堪生日遇天官。 萬尋山岳才名重,千里江湖德量寬。 菩薩像前開錦繡,老人星下爇旃檀。 區區祝頌無他意,愿見靈椿度歲寒。
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首,漏聲殘。老來勛業未就,妨卻一身閑。梅嶺綠陰青子,蒲澗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繞家山。
銅梁玉壘碧云端,尺舸西風兩鬢殘。 世道多岐今已慣,人生一見古來難。 丈夫不作謀身外,巧匠那能袖手看。 月白風清雪堂夢,銀波萬頃臥龍寒。
疊嶂南奔似躍龍,逍遙樓畔識奇蹤。 云根盤地三千丈,石徇參天第一峰。 歲久已知蒼蘚合,曉來常怪翠云封。 肩輿卻過株槎路,曙色嵐光隔幾重。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