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分司古松
古松當中庭,荒館幸有此。微風亦秋濤,雨翠復煙紫。月來夜如何,對我閱文史。我愛巡行初,見汝見君子。
古松當中庭,荒館幸有此。微風亦秋濤,雨翠復煙紫。月來夜如何,對我閱文史。我愛巡行初,見汝見君子。
扁舟如葉路東西
一片灘聲下惡溪
當日亭臺舊時客
相逢莫惜醉如泥
郎官八載返星辰,
樓閣連云又一新。
鶴發魚軒千萬壽,
孫曾舞綵滿堂春。
飲露餐明霞,青蓮十丈花。海門潮起落,萬古衛中華。
遙憐信國此峰頭,水黑云寒望帝舟。今日紅旗明碧海,神州兒女竟風流。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嚙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
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山城霜月苦,講舍秋風涼。母績兒夜讀,共此鐙燭光。
兒方治《毛詩》,讀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淚含兩眶。阿母顧兒笑,愿兒學范滂。
矧當太平時,馳驅敢或遑。男兒志四海,安可戀故鄉。長跪謝阿母,教兒以義方。
忽忽四十載,膂力猶幸剛。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
客里羈情厭九遷,相逢賴有故人賢。
見貽勞苦平生句,如誦中和樂職篇。
江左風流從昔著,日邊事業向來傳。
祇應好語盈編簡,并待秋風送錦箋。
肉食養老人,
古雖有是說。
修身以待終,
何至陷饕餮。
晨烹山蔬美,
午漱石泉潔。
豈役七尺軀,
事此膚寸舌。
春深喬木綠陰齊
北舍南村祇隔溪
孤艇隨風獨來往
楊花撲過小橋西
問君竄池陽,奚為久淹茲。
晨鴻志北向,有翼相背馳。
登山山綿邈,涉水水逶迤。
鯨鯢塞江海,狐兔舁京畿。
行行將易子,殺之持作糜。
采薪望空屋,得寸矜相持。
瓊粒漂母惠,綈袍故人貽。
朗月照閒房,素琴光陸離。
別鵠變殘形,徵音酸心脾。
無徒帶長劍,嗤笑市中兒。
秋色今年好,全拚客路經。
松風臨壑起,菰雨度沙晴。
一飯王孫報,千金季子輕。
空山明月夜,棲鳥不須驚。
獨上高樓思渺然,中原形勝夕陽邊。
九河帶雪聲趨海,二室盤云勢到天。
狂以成名為豎子,達能退步即神仙。
須知楚漢尋常事,我欲吹笙鶴背眠。
江蟹初肥天欲霜,
莫云紅樹寫秋光。
西風攜手登臨地,
今日黃花兩處香。
薰晷倦山行,屐齒勞漸歇。
鼓楫凌滄洲,萬態時滅沒。
澄鏡豁雙眸,遙峰渺一發。
風飽帆葉輕,水肥石華發。
朗詠游仙詩,酣娛浴佛月。
東望及三山,南流通百岳。
因茲向若驚,悟彼地維闕。
塵境本芥杯,世榮亦芒忽。
但任虛舟心,回帆鼓偶伐。
胭脂點染天涯樹,迷離變成朱紫。雁背霜痕,鴉邊霽色,寫出平林蕭寺。篷窗醉倚。指流水空山,落霞飛起。駐得丹顏,此中應有赤松子。
憑高還更極目,望江城似畫,秋艷如此。錦疊華年,緋榮晚節,爛漫乾坤生氣。春江未抵。笑不耐西風,世間桃李。照醒荒寒,夕陽天萬里。
風流名節總相兼,冰鑒高從北斗瞻。
老去漢臣猶避莽,歸來陶令本名潛。
一官直與夔龍并,七尺甘隨豺虎殲!
試向星辰還聽履,炎輪應為返西崦。
極目烽煙點鬢毛,間關已識兩難逃;
黍離社稷無薪膽,草昧朝廷有節旄。
自許孤忠遺海岸,人悲啟事失山濤!
臨風不盡招魂賦,那忍重看舊佩刀!
卷簾依舊西山雨。憑高暗添愁思。馬上吟成,帳中弦歇,遺恨尚留彤史。分明故址。有瑤島瓊花,未隨流水,惆悵重尋,繡楣金縷廣寒字。
當年夢游曾至,素娥須記得,天寶遺事。三閣傳箋,六宮潤筆,少個青蓮應制。茫茫對此,只銀漢紅墻,望中相似。甚處天香,夜深飄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