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寄王五四將仕
書詐誰知誣子孟,奏陳直欲動山濤。下機終不疑曾子,二主其明真察毫。帝業未成三尺劍,老人先授一編書。遭時若與留侯異,蓑笠江湖亦可漁。
書詐誰知誣子孟,奏陳直欲動山濤。下機終不疑曾子,二主其明真察毫。帝業未成三尺劍,老人先授一編書。遭時若與留侯異,蓑笠江湖亦可漁。
翩翩河中舟,一一西上水。
彼船力有余,我船力無幾。
力薄日一舍,力壯日百里。
遲速詎幾何,推分故爾耳。
今晨東南風,帆席頻輕駛。
舳艫密相銜,前后略相似。
如將平不平,頗復令人喜。
因之念時事,冥寞付天理。
郄公門下識羲之,
風骨無塵聳秀姿。
壯氣海鯤翻碧浪,
逸才天馬脫金羈。
旋憑辭律趨明試,
首聽文衡中有司。
太學舊游應刮目,
青衫事業盛當時。
旋刻辭章就禮闈,
禁園花在遂空歸。
客愁春雪杯間釋,
詩句青云紙上飛。
從祖近持丞相印,
舊交半著侍臣衣。
揚雄未老猶堪薦,
忍聽滄洲買釣磯。
漢江山色秀蒼煙,
山擁江光入馬鞭。
行思欲飄飛鳥外,
別顏空慘落花前。
勉旃關賦那終歲,
好在家聲幸壯年。
鸚鵡故洲應寂寞,
得無新句發晴川。
丈人發如漆,筋力不知老。
七十置官歸,時人以為早。
多公逍遙志,所向豁懷抱。
雖云容膝安,不減專城好。
忘機睨云水,寓興植芳草。
世故不經聽,塵軌從卻掃。
壯子官瀛洲,濟美擅詞藻。
親歡適為主,家事意承考。
古云陶淵明,避俗非達道。
息交以絕游,自處何枯槁。
公為鄉先生,里邑每傾倒。
一言可鎮浮,不啻千金寶。
宦游失門戶,駑蹇悲棧皂。
祝身得如公,每食心再禱。
梁山屏西南,漢水相縈帶。古惟千騎居,今亦一都會。
守邦多偉人,按節森大旆。治聲我家貧,能事斯亭最。
蒼峰上盤云,清川近瀉瀨。隅分地俱勝,鼎搆勢爭大。扶危新棟梁,增舊加粉繪。功成人不勞,事得文無害。
長涂擁行辀,高宴羅羽蓋。開筵攬錦繡,勸客喧竽籟。陪游慚望回,請賦嗟自鄶。安得凌風翰,徑厲褒斜外。
合書時雨奏銀臺,
潤澤從今遍九垓。
應禱豈惟三日后,
為霖曾是十年來。
已逃虐魃知何地,
自起乖龍不待雷。
無數公堂森賀笏,
盡同秋種荷陶坯。
安西幕府藹聲華,禮幣迎門促去家。
長日壯圖看劍氣,隔宵喜信報燈花。
輕裝度隴由來慣,逸轡追塵不待撾。
賓主御戎俱有策,只陪談笑卻邊沙。
詩興句牽日日新,
年光初破雨彌旬。
舊游已得新工部,
佳句今逢休上人。
云外馳心關水石,
江邊搔首望星辰。
泥深未愛尋山屐,
誰與西庵杖屨親。
失道從僧指,窮高聽鳥呼。
千山四回抱,一徑百盤紆。
人事空今昔,臺基儻有無。
吟邊嵐氣夕,落日伴猿狐。
兄佐諸侯幕,
愚居孝子廬。
奔馳他自得,
情味獨相于。
先送秋帆動,
還嗟友席虛。
平生感知淚,
今日為漣如。
西州夫子善談天,
語入精微服四筵。
交分正論詩卷里,
別愁忽到酒樽邊。
馬沖雪片歸梁苑,
鶑喚年芳憶渭川。
盛事青云看接跡,
衣冠鄉里舊多賢。
山林何時歸,
陋巷似好遯。
通衢皆高軒,
竟歲謝訊問。
行歌聊逍遙,
衣敝信命分。
殊勝蒙塵埃,
勢利強自困。
人事車輪轉,
年光木葉摧。
交情論晚歲,
生意共寒灰。
未足勝寬褐,
那能暖凍杯。
知君尋氣類,
不為附炎來。
誰道關中節候遲,晴川二月并參差。
有期去燕尋歸棟,不改新花發舊枝。
宦路飄飖無定所,客顏憔悴異當時。
林花巢燕休相笑,攬照懷鄉已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