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晚云碧。松??飛泉翠滴。雙魚畔、疑是永和,曲水流觴舊風物。波光映山色。時見輕鷗出沒。壺天邃,修竹翠陰,虛籟吟風更幽寂。
登臨興何極。上煙際危亭,彩筆題石。山中猿鶴應相識。對遠景舒嘯,壯懷豪逸。劉郎何在玩石刻。感往事陳跡。
還憶。少年日。帥旗鼓文場,軒冕京國。如今老大機心息。有陶令秫酒,謝公山屐。閑來潭洞,醉皓月,弄橫笛。
晚云碧。松??飛泉翠滴。雙魚畔、疑是永和,曲水流觴舊風物。波光映山色。時見輕鷗出沒。壺天邃,修竹翠陰,虛籟吟風更幽寂。
登臨興何極。上煙際危亭,彩筆題石。山中猿鶴應相識。對遠景舒嘯,壯懷豪逸。劉郎何在玩石刻。感往事陳跡。
還憶。少年日。帥旗鼓文場,軒冕京國。如今老大機心息。有陶令秫酒,謝公山屐。閑來潭洞,醉皓月,弄橫笛。
傍晚的云彩一片碧綠。松山間飛泉濺出翠色水滴。雙魚溪邊,仿佛是永和年間,曲水流觴的舊日景致。波光倒映著山色,不時看見輕鷗出沒。仙境般的地方深邃,修長的竹子投下翠綠陰影,風聲在虛空中吟唱更顯幽靜。登山臨水興致極高。登上煙霧中的高亭,用彩筆在石頭上題詩。山中的猿猴和仙鶴應該認識我。面對遠景放聲長嘯,心懷壯志豪情。當年的劉郎如今在哪里賞玩石刻呢?感嘆往事已成陳跡。還記得,年少之時。在文壇如指揮旗鼓般縱橫,在京城享受高官厚祿。如今老了,機巧之心已息。有陶淵明的美酒,謝靈運的登山木屐。閑暇時到潭洞,醉臥在明月下,吹奏橫笛。
松??(yǎn):松山間的山峰。
雙魚畔:地名,具體所指不詳。
永和:東晉穆帝年號。曲水流觴:古人于水邊宴飲,以杯盛酒放入流動的水中,杯停在誰面前誰就飲酒。
壺天:指仙境。
虛籟:指風聲。
劉郎:這里可能是泛指有才情的人。
機心:巧詐之心。
陶令秫(shú)酒:陶淵明曾任彭澤令,喜愛飲酒。秫酒,用高粱釀的酒。
謝公山屐:謝靈運喜歡登山,特制登山木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中內容推測,詞人可能經歷了人生的起伏,早年在文壇或官場有所作為,隨著年齡增長,看透世事,產生了淡泊名利、回歸自然的想法,于是創作此詞表達心境。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人生感慨,展現心境轉變。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自然之景與人生感悟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文學素養。
迢迢古驛倚城隈
使者當年幾往來
慨慷誰無致君意
急難方見濟時才
自知敵氣終須懾
更覺天書不浪開
堂上遺塵何處去
太平父老獨徘徊
暫擺塵勞坐燕居
野人偏與世情疏
馬牛價雜慵鉤距
鳧鶩行多厭簿書
同醉徑須邀綠竹
盜香無復念紅蕖
不持黃卷來遮眼
可惜炎天化日舒
下若水沄沄,佛寺古邑西。
開帆但五里,不到將噬臍。
懷古展清眺,崇閣聊攀躋。
法生有鼻祖,樂此山與溪。
自言孫子賢,茲地興王基。
覇主受九錫,二紀承梁齊。
空余陽烏阜,石人臥荒蹊。
綠滿天隨家,巖花伴幽棲。
留傳杞菊堂,墨妙懸榱題。
秀色有他嶺,招尋更杖藜。
山林且放誕,邊城多鼓鼙。
劇談世事邇來慵,
時向煙波掉雪篷。
德業未嘗矜久大,
光塵惟曲示和同。
十年輔政裨元化,
萬國賓賢振士風。
敢請中興重作頌,
袞衣不日見歸公。
千章宰木蔭長城,
申枉行頒寵數新。
金薤文華才冠世,
銀鉤字畫品稱神。
佳城此日看馴鹿,
文保當年想夢麟。
定有玉璜傳后裔,
投竿端自渭城濱。
流落翻為長樂翁,也知天意憫人窮。
九仙巖洞寒林外,干寺樓臺落照中。
漸覺杯盤如里闬,從教言語變兒童。
郡人更說明年好,綠葉垂垂荔子紅。
吾兒玄學師老懷,嚴持月六八關齋。
新來五辛不入口,坐使妻嘆生不諧。
自言丈室凈名量,惟期禪侶來存訪。
栗里豈獨尊常空,亦乏秦聲亂舂相。
朝來天雨瑤花霏,句如連璧來交輝。
鹿柈茶果亦易具,不爾恐致膏肓譏。
幻界政應頻燕喜,酒盡為謀當更起。
趨庭為爾復緩頰,一杯既空難但已。
別來嘗憶舊躋攀,
好信迢迢慰病顏。
多按地圖傳藥石,
不煩魂夢到仙山。
塵沙猶在微茫處,
云水都歸指顧間。
看取蕩中多少雁,
衹應飛倦始知還。
名勝音塵隔,懷賢自渴饑。千巖聳秀處,一榻獨懸時。
盛夏衣裳懶,深林枕簟宜。招邀何以待,數卷謫仙詩。
浮爽清波正日遲,
出郊修禊屬芳時。
幸陪飛觀朋簪盍,
未覩華堂舞袖僛。
命中已于三耦見,
爭雄仍向一枰知。
愛君多藝能傾坐,
豈但流觴記逸詩。
江城流落歲還新,
懶作雕蟲問大鈞。
月盡嘉平余景刻,
年侵彊仕尚沉淪。
晚持禪悅惟三白,
曉簇春盤又五辛。
肯把生涯供爛醉,
黎明學不動心人。
低云晻曖與天同,
剪水飛空候應冬。
沴氣潛消煩燮理,
歡謠藹布荷明農。
漾舟訪友乘清興,
授簡延賓繼舊蹤。
歲好定知豐五稼,
倉箱行慶畝收鐘。
老人聚扶杖,兒啼使君前。
習知使君清,一觴代一錢。
六城十萬戶,焉依刺史天。
刑清艾作??,俗樸蒲為鞭。
赭衣入佗郡,關戶得晏眠。
州鄉大作社,擊壤歌康年。
左轓忽照路,更借知無緣。
愿公治者廣,此惠周幅員。
郊居牢落似東屯,
剝啄欣聞客叩門。
筆下波濤文貫道,
胸中瑜瑾學逢源。
西余未遂諧清賞,
南浦俄驚黯別魂。
金菊萬株秋露重,
此時重復望來轅。
固知島可是詩奴,
何況區區杜與吳。
舉世徒能循覆轍,
先生今為翦蘩蕪。
淵明松菊還堪賦,
白傅園池亦有圖。
莫把五湖都占了,
也須留與故人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