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仙臺
漏殘柝靜雞聲遠,到高燎。入層霄。
云裘蟠瑞靄,天步下嘉壇,旗旆飄搖。
黃麾列仗貔貅整,氣壓江潮。
導前從后盛官僚。玉佩間金貂。
望扶桑,日漸高。陰霾霜雪,底處不潛消。
輦路祥飆。披拂絳紗袍。
云間瑞闕仰岹峣。播春澤、喜浹黎苗。
禮成大慶,鰲三抃、受昕朝。
漏殘柝靜雞聲遠,到高燎。入層霄。
云裘蟠瑞靄,天步下嘉壇,旗旆飄搖。
黃麾列仗貔貅整,氣壓江潮。
導前從后盛官僚。玉佩間金貂。
望扶桑,日漸高。陰霾霜雪,底處不潛消。
輦路祥飆。披拂絳紗袍。
云間瑞闕仰岹峣。播春澤、喜浹黎苗。
禮成大慶,鰲三抃、受昕朝。
更漏將盡,巡夜的梆子聲也停了,雞叫聲從遠處傳來,高大的火炬照亮天空,火焰直入云霄。天子身著如云般的裘衣,周圍祥霧繚繞,他邁著步伐走下祭壇,旗幟隨風飄揚。黃色的儀仗隊排列整齊,將士們像貔貅般威武,氣勢壓過了江潮。官員們前導后隨,場面盛大,身上的玉佩和金貂相互輝映。遙望東方,太陽漸漸升高,陰霾霜雪都無處潛藏。天子車駕所行之路有祥瑞之風,吹拂著他的絳紗袍。仰望云間高聳的宮殿,天子施恩布德,讓百姓如沐春雨。祭祀大禮完成,舉行盛大慶典,群臣歡呼,接受早朝。
漏殘:更漏將盡,指天將亮。柝(tuò):巡夜用的梆子。
高燎:高大的火炬。
云裘:形容天子的裘衣如云般華美。蟠:盤繞。瑞靄:祥瑞的云氣。
天步:指天子的步伐。嘉壇:美好的祭壇。
旆(pèi):旗幟。
黃麾:黃色的旌旗,天子儀仗。貔貅(pí xiū):傳說中的猛獸,這里比喻勇猛的將士。
玉佩間金貂:官員身上的玉佩和帽子上的金貂裝飾相互間隔。
扶桑:傳說中日出的地方。
輦路:天子車駕所行之路。祥飆:祥瑞的風。
岹峣(tiáo yáo):高聳的樣子。
浹(jiā):濕透,這里指遍及。黎苗:百姓。
鰲三抃(biàn):臣子朝賀時的舞蹈動作,這里指群臣歡呼。昕(xīn)朝:早朝。
此詞可能創作于宮廷祭祀等重大典禮場合。在古代,祭祀是國家的重要活動,體現著皇權的威嚴和對天地神靈的敬畏。詞人在這樣的場合下,為了歌頌天子、贊美國家,創作了這首詞。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天子祭祀大典的盛大場景,歌頌天子的威嚴和恩澤。其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語言華麗。在文學史上,它是典型的宮廷應制詞,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禮儀制度。
皇王烝哉,令聞不已。
燕翼有謀,冠醮有禮。
百僚在庭,遹相厥事。
頌聲所同,嘉受帝祉。
帝乘中央,沉載函蒙。
經緯四方,物性滋豐。
金石之薦,象德以宮。
神錫嘉虞,介祉無窮。
秩秩賓筵,籩豆孔嘉。
帝子至止,衿纓振華。
周旋陟降,禮行三加。
成人有德,匪驕匪奢。
地靈人杰產忠良,瑞靄龍蟠虎踞鄉。
天欲中興神降岳,世將嘉靖弼生商。
和羹早報梅花信,壽酒先飛柏葉觴。
笑指山南成帶礪,龐眉與國等綿長。
斂福于郊,逢時之泰。
揭名日月,侔德復載。
自我作古,域中有大。
永言保之,眉壽無害。
袆帟流光,沙祥增衍。
編玉鏤德,螭金溢篆。
粹猷藻黻,徽文華顯。
二南聲詩,于時昭闡。
聞說水東寺,舊有丞相家。
小舟呼野渡,瘦馬入梅花。
龕像威容古,巖鐫歲月賒。
子孫今替落,相顧復咨嗟。
維天蓋高,維地克承。
父尊母親,天地難名。
疆名廣大,建號安榮。
衍登壽嘏,闡繹皇明。
徽光宣華,仁聲流文。
曠儀合沓,泰和絪缊。
慈顏有喜,祚我圣君。
珠宮含飴,坐閱來云。
瑤冊玉寶,爛然瑞輝。
旁翼絳節,上承紫微。
璆鳴朝佩,徐出獸扉。
登進坤極,益彰典徽。
吳越夕陽多遠山,塔樓高處九秋寒。
江豚吹浪腥風濕,野鳥行空翥雪干。
白日潮聲僧老盡,黃埃世路客游難。
海門航散孤云落,酒醒不堪深倚欄。
肩輿初入鬰林州,井邑都如舊日游。
雖有山川供遠目,不堪雨露濕征裘。
土風慣習瘴誰慮,客況寂寥心自愁。
春去秋來人共見,十年辛苦在炎州。
宗郊斯成,交舉典冊。
汝輔汝弼,威儀是力。
陳于廣庭,迨此上日。
巍巍煌煌,烏臯在昔。
主鬯之重,允屬賢明。
承華肇啟,上嗣騰英。
禮修樂舉,育德開榮。
一人元良,萬邦以寧。
四階秩儀,壇于方澤。
昭事皇祇,即陰以墌。
潔肆于祊,孔嘉且碩。
神其福之,如幾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