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燕
苦心膏沐不論貲,富貴人生各有時。直使中流畏仙去,君王何啻似嬰兒。
苦心膏沐不論貲,富貴人生各有時。直使中流畏仙去,君王何啻似嬰兒。
憶昨宿蘭省,每倦喜君談。月色夜正寒,舉杯無再三。
既出罕相遇,必謂跨歸驂。忽來冒炎暑,別我為子男。
冤句隸濟陰,桑柘宜農蠶。應如襲祖德,遺道使之慙。
初聞不擇邑,公秫豈所貪。但能亦種柳,五株垂毿毿。
板輿與東征,足以奉旨甘。
從來釣者意,豈不在得魚。
餌寡魚口多,曾非投竿疎。
向登百金貴,首尾必吹墟。
竭澤古所戒,但保腹中書。
風雷變有詩,且復歸孟豬。
漢庭遣奠閼氏幕,二月陰山雪未銷。
行盡黃沙春不見,哀纏碧眼魄誰招。
已將厚禮施殊俗,更錄專辭入本朝。
名馬贈歸多愛惜,北風嘶處競蕭蕭。
青山峽里桐廬郡,七里灘頭太守船。
云霧未開藏宿鳥,坡原將近見燒田。
養茶摘蕊新春后,種橘收包小雪前。
民事蕭條官政簡,家書時問霅溪邊。
柳條枯落盡,不折意徘徊。
泛汴趨殘水,到吳看早梅。
無耽聽鶴唳,有信寄鴻來。
聞說閭亭改,靈光化劫灰。
蒲葉高帆十二幅,秋風逆水滿檣開。
是時不畏浪頭起,到日定將船尾堆。
用舍東方言虎鼠,賤疎梅福比蒿萊。
少年才辨無如美,廬岳峰前莫滯回。
白盡髭須史未成,不如能賦易登瀛。
三冬足用侏儒飽,千里從看跛鼈行。
知有清名在公議,自無余力到高閎。
磻溪八十猶垂釣,祖例推來亦后生。
河上緯蕭人,女歸又織葦。
相與為蠶曲,還殊作筠篚。
入用此何多,往售獲能幾。
愿豐天下衣,不嘆貧服卉。
山斷瀉伊流,灘聲朝暮急。
東渡馬將登,西堤人已立。
日看東西舟,爭途如不及。
誰見捕魚郎,寒蓑雨中濕。
我學猶肥腱,一食輒易厭。
君何以名虛,每來車馬淹。
經術素所淺,道義安得漸。
獨有寒苦吟,可與前古兼。
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窮閻。
愁鳴無好音,亟別空顧瞻。
詩言留彼美,欲和慙無鹽。
短兵當長戈,焉得不盡殲。
又如握枯蒿,逆風乘烈炎。
膏肓靡自療,誰復望針砭。
前歲守廩京城西,有如勾踐巢會稽。引杯嘗膽未雪恥,怒蛙起揖當涔蹄。
海天白日蔽光影,霹靂一過收云霓。九臯澄明鶴翅濕,欲暮刷羽聲嘶嘶。
客來東方美須鬣,夜光出袖行無迷。授予照眼已希世,自顧臭辣猶萍齏。
文章制作比善塑,物象變怪一以泥。泥雖各用有巧拙,巧之高絕非由梯。
又聞東夷蹈水底,騎頸直踞通天犀。曼卿子美摟入室,似使二嫂治朕棲。
舜歸在床不可得,此實素分非能齊。而今我獨向田里,秋稼已熟烹黃雞。
自傾白酒坐溪上,誰念往日無粱稊。鄰邦或有寄嘉釀,瓦罌土缶盛玻瓈。
昨喜得書書滿紙,官尊職大憐我睽。怪我書亂苦簡略,疲駑豈敢攀駿驪。
貴賤交情古來有,胸中不欲置畛畦。世間百事厭著意,但愿無病年壽躋。
田園未多亦粗給,兒女況足資提攜。終當去問綿上叟,自與野老月下犂。
昔見白髭驚,今見白髭喜。
人將拔去之,我獨不然耳。
拔之既更生,留之何所恥。
白日儻日拔,日拔詎能已。
黑壯不為貴,白衰不為鄙。
道德保于中,任從髭發齒。
劉蕡不登科,眾口誦其策。
得者為之羞,聞者為之惜。
摧藏一時屈,論議千古白。
至今簡篇中,一字不敢易。
其言究時病,舂刺若戈戟。
引經見大法,非蹈春秋僻。
我朝屢得人,無不升顯赫。
乃知所中否,實命系通厄。
中則首公相,人情作冠幘。
否則走仕涂,人情作履舄。
秋風廣陵城,千里夷門客。
壯心雖暫失,美寶有時獲。
怊悵以送君,致龍翻點額。
擬君杜鵑花,發當杜鵑時。朱袍照白日,光彩生路岐。
自比青鼠爪,中心如亂絲。絲亂復不理,況復遠別離。
傾觴恨不深,立馬恨不遲。千山從此隔,三歲或前期。
爾后各寄書,空識滿紙辭。非如笑言樂,但有牽懷悲。
念昔蘇與李,徘徊問何之。
過江始與風沙隔,京口山連北固牢。
刺史豐儀于體重,邦人全伏以名高。
宴盤紫蟹方多味,古寺青林不厭遨。
定挈傳家舊圖籍,漕河應莫費吳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