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定賢良下第赴廣陵令
劉蕡不登科,眾口誦其策。
得者為之羞,聞者為之惜。
摧藏一時屈,論議千古白。
至今簡篇中,一字不敢易。
其言究時病,舂刺若戈戟。
引經見大法,非蹈春秋僻。
我朝屢得人,無不升顯赫。
乃知所中否,實命系通厄。
中則首公相,人情作冠幘。
否則走仕涂,人情作履舄。
秋風廣陵城,千里夷門客。
壯心雖暫失,美寶有時獲。
怊悵以送君,致龍翻點額。
劉蕡不登科,眾口誦其策。
得者為之羞,聞者為之惜。
摧藏一時屈,論議千古白。
至今簡篇中,一字不敢易。
其言究時病,舂刺若戈戟。
引經見大法,非蹈春秋僻。
我朝屢得人,無不升顯赫。
乃知所中否,實命系通厄。
中則首公相,人情作冠幘。
否則走仕涂,人情作履舄。
秋風廣陵城,千里夷門客。
壯心雖暫失,美寶有時獲。
怊悵以送君,致龍翻點額。
劉蕡科舉未中,眾人卻都傳誦他的策文。考中的人為此感到羞愧,聽聞的人為此感到惋惜。他一時遭受挫折,但其議論卻千古昭然。至今在文章典籍里,其中一個字都不敢更改。他的言論探究時政弊病,抨擊時弊如戈戟般犀利。引經據典可見大的法則,并非陷入《春秋》的偏狹。我朝多次選拔人才,入選者無不地位顯赫。由此可知能否考中,實際上命運決定了通達與困厄。考中就能成為公卿宰相,人們把這看得像戴冠巾一樣榮耀。考不中就只能在仕途奔波,人們把這看得像穿鞋子一樣平常。秋風中的廣陵城,迎來千里之外從夷門而來的你。壯志雖暫時受挫,但美好的珍寶終有被發掘之時。惆悵地送你離去,就像龍雖點額未過龍門,但仍有希望。
劉蕡:唐朝人,應賢良方正科,因直言時政,不被錄取。
摧藏:挫傷,失意。
舂刺:抨擊。
大法:大的法則、原則。
通厄:通達與困厄。
冠幘:頭巾,代指榮耀地位。
履舄:鞋子,代指平常的仕途。
夷門:戰國魏都大梁城東門,這里指代劉定賢良的家鄉。
點額:傳說鯉魚跳龍門,跳不過的會額頭觸壁,這里指科舉落第。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在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時代,友人劉定賢良科舉落第準備前往廣陵任職。詩人看到友人的遭遇,聯想到歷史上劉蕡的故事,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安慰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安慰落第的友人,突出特點是用劉蕡的典故增強說服力,以對比展現科舉成敗的不同境遇。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人在送別詩中對友人的關懷和鼓勵。
難弟歸來兄亦歸,高堂齊著老萊衣。洞庭金橘霜前熟,笠澤銀魚雨后肥。伐木有聲來戶牖,采薪無伴扣巖扉。山邊水次逢人語,莫道長安是與非。
長河得天風,掛席夜參半。篙師喜利涉,臥客生驚嘆。空明溯流光,滉漾入云漢。心同雙擄爭,思逐群波亂。春熱減衣衾,川鳴起鵝雁。已從桃源辭,方謀宿遷飯。
緋袍白簡肅臺端,才及中年即掛冠。芳徑落英香細細,小山叢桂影團團。尋常別墅開尊易,多少前途稅駕難。贏得風流如九老,云林堪作畫圖看。
寫汝三江與四支,管它螃蟹共烏龜。不關吳主小家氣,須罵荊州大耳兒。三國讀多人近詐,四書研透事難為。西鄰豎子雌黃口,暮楚朝秦未足奇。
暮煙秋草。沙場外,征鞍催去江表。就人燐火自然青,向夜闌更悄。漸落落、參辰耿曉。清淮東注彭城小。伴雁繩飛過,又路人、衡陽舊戍,一帶斜照。蕉萃故宅江山,荒臺云雨,宋玉何意重到。繡馀雄劍尚龍鳴,對遠游孤抱。寫蜀魄、新聲未了。琵琶無此傷心調。縱永夕、瞢騰醉,驚起荒雞,夢來時少。
棘枝疏瘦竹枝低,三鳥寒多每并棲。月落山空秋夢斷,不知誰個最先啼。
南湖北湖春水多,隕石下筑神龍窩。渚花汀草各無賴,云影天光相蕩摩。天星勸汝一杯酒,海月聽我千年歌。斗牛之槎若可待,送子八月乘銀河。
濺濺桐江瀨,白石粲如許。上有子陵臺,下瞰富春渚。高崖薄層云,黃草沒荒墅。俯懷漢中興,四海歸寰宇。徵書詔遺逸,長揖覲當寧。咄咄吾子陵,而竟不下汝。握手道故交,言還謝明主。星文麗中天,風節超下土。悠然釣澤中,高風永終古。
圣主開皇極,明公翊帝謨。朱衣持節苦,紫詔錫恩殊。涕淚思酬國,艱難在備胡。兵戈千嶺急,保障一身孤。豹略雄三輔,鴻聲照八區。燕幽方整轡,齊魯復長驅。地入關河迥,春回草木枯。云霄迎劍舄,日月擁師徒。臺靜惟聞鳥,山空不見狐。功名懷呂尚,道術陋夷吾。海外寧干羽,天邊望斗樞。還看麟閣上,早晚列新圖。
胸中無一毫事,筆下有千斛力。走遍江南江北山,滿堂禪和不相識。
獄情微曖自難明,著意平反或失平。生死兩無纖芥恨,考求須盡察須精。
夕簟既清,瓶水既寒。浩歌臨風,憂來多端。懸崖而棲,瞽以為安。菅茅在門,蒙以為蘭。黍稷弗膳,腐鮑是餐。干將掛壁,敝履加冠。宛其悲矣,能不永嘆。
陳琳書記本翩翩,料敵能兵奪酒泉。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漢皇年。
御史傳天語,飛霜到海垠。浙江潮似雪,閩土臘如春。孤客見明月,亂山愁遠人。何時動歸興,家有白頭親。
美哉膏汁數蒲桃,更值良辰星月高。頗怪當壚甚愚暗,如斯賤價售珍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