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官文佐自畫小影二首 其二
嘉果閩鄉與粵鄉,滿盤堆出荔枝香。年來闕下頻頒賜,未必山人獨自嘗。
嘉果閩鄉與粵鄉,滿盤堆出荔枝香。年來闕下頻頒賜,未必山人獨自嘗。
石室云門啟洞房,
漢柑園在未全荒。
青山到處堪為主,
黃嶺從予好姓王。
誰倚磨崖題彩筆。記得中興,仙李蟠根密。萬里湘天開白日。晶光長射蛟龍室。
欲汎扁舟尋往跡。路隔丹梯,水弱罡風疾。日暮湘靈空鼓瑟。猿聲偏向蒼灣出。
馀杭山勢接臨安,桑竹陰中著徑寬。
田水活從山鵲飲,巖花叢擁杜鵑丹。
乍驚峰影迷云絮,又喜溪聲出石闌。
遙指苕源最深處,有人燒筍辦行餐。
月戶風窗悄不扃,
靜中真樂故難名。
山泉未識幽人意,
自作穿林寫壑聲。
一望斜陽起暮煙,荒亭余址草連天。
驪歌久已消官道,斷碣空存紀晉年。
入眼江花傷過客,懷人春酒滿離筵。
依依尚有長堤柳,幾處臨風倍黯然。
昨日穿云林,今朝過雪山。
咫尺風土異,蒼茫宇宙寬。
火龍不到處,夏日亦生寒。
凍泉依石瀉,清冰作鏡看。
松杉畏生嶺,避風藏山灣。
遂令重疊嶂,頭禿空巑岏。
饑馬恨草短,仆夫苦衣單。
悲歌猛虎行,惆悵行路難。
縱棹隨神風,浩蕩洪波間。
引領望廬岳,悠然開心顏。
秀色信難名,靈氣吐自然。
五峰媚云表,巉絕誰可攀。
緬懷遠法師,高步太元年。
陶謝尚返駕,澄什寧比肩。
千載沐馀潤,猶能洗塵緣。
瞻霞想神足,臨流哀逝川。
玄棲儻可必,妙蘊當能宣。
知音寥落,任壁間弦絕、市中琴碎。萬卷詩書何所用,不抵一錢程尉。
入手杯濃,抬頭月艷,人好千場醉。長卿倦矣,問宦游幾時遂。
此去四壁猶存,當壚滌器,賣酒臨邛肆。春雨綠蓑三尺艇,釣取霜鱗雪鲙。
假貸為生,送人作郡,怕殺挪揄鬼。不如秉燭,夜深長伴花睡。
烏帽華顛,酒眼詩肩。這形容、不稱貂蟬。何須計較,且自隨緣。去登弁嶺,過霅水,泛苕川。
平生放宕,都無系戀。只難忘、紅袖風前。春來結伴,誰與流連。且同俠少,尋醉叟,學頑仙。
黃檗山頭吃棒,
大愚肋下筑拳。
佛法的的大意,
猶隔十萬八千。
蟠踞祠前得地,
生長石間棄才。
子美詠歌不足,
之罘苦招未來。
三年秉節輝英簜,萬里持戈老玉門。太息韓江流水去,近來心事共誰論?卅年冷署付蹉跎,歸去空山臥薜蘿。寫到哀辭哭金鹿,黃門老淚定無多。既死奸諛膽尚驚,四夷拱手畏公名。一篇薦士通天表,獨爾憐才到鯫生。門第將軍雙戟圍,長安花好馬如飛。只憐同聽秋聲館,瘦竹疏桐鶴不肥。祭酒今為天下師,帝堯苗裔漢官儀。文星光照銀潢水,流到人間萬派奇。要使天驕識鳳麟,傳聞星使出詞臣。氈裘大長驚相問,李揆中朝第一人。島夷史讀《吾妻鏡》,清廟書傳《我子篇》。寫取君詩圖我壁,自夸上下五千年。自笑壺丘懾鄭巫,有時彈指說蘭阇。四朝盟會文山積,排比成書有意無?十載承明校石渠,搜羅《七錄》更無余。傳聞《大典》藏蠻貊,欲訪人間未見書。天竺新茶日本絲,中原爭利漸難支。相期共煉補天石,一借丸泥塞漏卮。懷仁久熟《坤輿志》,法顯兼通佛國言。聞說荷囊趨譯館,定從絕域紀輶軒。典屬從公欲請纓,嚇蠻草詔喜談兵。迷云毒霧飛鳶墜,曾左星軺萬里行。漢學昌明二百年,儒林中有婦人賢。絳紗傳授宣文業,自詡家姑王照圓。天邊雄鎮北門管,海內通儒東塾書。膝下傳經幕中檄,數君才調有誰如?釋之廷尉由參乘,博望封侯自使槎。官職詩名看雙好,紛紛冠蓋遜清華。一疏尊崇到許君,壁中古字發奇芬。郋亭弟子湖洲法,諷籀人人解《說文》。粉署歸來作畫眠,花磚徐步日如年。不知新舊《唐書》注,紅燭增修得幾篇?赤嵌城高海色黃,乍銷兵氣變文光。他年番社編《文苑》,初祖開山天破荒。老去頭陀深閉關,悔將游戲到人間。楊枝駱馬今都去,負杖閑看烏石山。百人同隊試青衫,記得同歌宵雅三。上溯乾嘉數毛鄭,瓣香應繼著花庵。高柳深深閉戶居,看兒畫扇婦鈔書。著書注到萍蒲懶,恨不將身化作魚。結客須結少年場,占士能占男子祥。二十年前贈君語,于今憔悴鬢微霜。走遍環球西復東,莼鱸歸隱臥吳淞。可憐一副傷時淚,灑盡吞花臥酒中。十洲三島浮槎去,汗漫狂游久未還。輸與清閑陽朔令,朝朝拄笏飽看山。聞君近入焦山去,欲訪要離伴伯鸞。一個蝸廬置何處?漫山風雨黑如磐。娓娓清談玉屑霏,仲宣體弱不勝衣。十年面壁精勤甚,多恐量腰減帶圍。骨肉凋零感慨多,玉關人老發微皤。金壺自寫《神傷賦》,每念家山輒奈何。教兒兼習蟹行字,呼婢閑調鴂舌音。十載蓬萊作仙吏,公庭花落屋廬深。珠江月上海初潮,酒侶詩朋次第邀。唱到招郎吊秋喜,桃花間竹最魂消。石鼓摩挲拜孔林,每談佛性說仙心。赤松辟谷知難學,要學先生戲五禽。拔萃簪花十五余,傾城看殺好頭顱。不知今日靈和柳,猶似當年張緒無?風雨更寒守一廬,墓門夜夜泣啼烏。多情人慣傷心語,更譜哀弦十斛珠。十七年來又悼亡,續弦仍復譜求皇。鬑鬑四十羅敷喜,摩捋郎須細看郎。兩兩鴛鴦挾鳳雛,調羹食性各諳姑。一家壽母紅氍拜,最羨君家家慶圖。新聲五十瑟弦調,愛我詩曾手自鈔。遠隔蓬山思甲帳,此生無福比文簫。悲歡離合無窮事,迢遞羈危萬里身。與我周旋最憐我,寒更孤燭未歸人。
今古去來有數,
乾坤闔辟無涯。
人生行云流水,
處世運甕搬柴。
明時麟鳳在郊邱,
南北東西取次游。
詩向足山樓上出,
無詩千萬莫登樓。
山中無棟宇,小屋但誅茅。境僻人煙少,林深虎跡交。
暗泉通石竇,炎日避松梢。寂寞元吾事,披襟誦解嘲。
渡湖山色好,此路即滄江。避世誰知漢,居人或姓龐。
巖花鮮亞石,水竹凈當窗。采藥兼垂釣,長容系小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