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岳麓西軒三絕 其二
月戶風窗悄不扃,
靜中真樂故難名。
山泉未識幽人意,
自作穿林寫壑聲。
月戶風窗悄不扃,
靜中真樂故難名。
山泉未識幽人意,
自作穿林寫壑聲。
月光照進窗戶,清風吹拂軒窗,都悄然敞開著。在這靜謐之中的真正樂趣,實在難以用言語來形容。山間的泉水不懂得隱居者的心意,自顧自地發出穿過樹林、流入溝壑的聲響。
月戶風窗:指月光照進的窗戶和有清風吹入的軒窗。
扃(jiōng):關閉。
靜中真樂:在安靜的環境中體會到的真正樂趣。
幽人:隱居者,這里是詩人自指。
寫壑:流入溝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在岳麓山的西軒中,遠離塵世喧囂,于靜謐環境中感悟自然,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心境平和,享受著這份寧靜帶來的樂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喜愛和對自然的感悟。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審美情趣。
痼疾淹床褥,因循及暮春。觀書時小得,聽雨屬閒人。狙賦爭三四,雞啼誤暝晨。獨馀江漢客,何處覓桃津。
百里鄉心海雁飛,三年官況野鷗知。兒童早已占歸信,弟子應能頌去思。茅屋荒田春草草,杏花深巷雨絲絲。人生適意須行樂,駟馬高車恐未遲。
一別豐儀十載間,新春再見為開顏。雞林傳去詩如錦,龍節歸來鬢未斑。白日絲綸端可待,平分風月早須還。此行已滿英雄彀,同上煙霞紫禁班。
待船聊復駐征驂,手撚梅花望翠嵐。花似若人清絕俗,故從江北寄江南。
黃犬見人喜,未喚先掉尾。長年護汝家,深夜不敢睡。無罪忽見烹,此理恐未是。細推犬有功,卻嘆人無義。
漂夢花簾才一瞥。冷翠閒園,不信芳期歇。瘦粉偎煙飛又怯。青陵前路迷茫月。輕去流光沈斷葉。蹙損金泥,猶誤綃裙褶。憔悴紅蘭如怨別。舊時風露都愁絕。
儒釋門雖異,詩書味頗同。有心依澗壑,無意謁王公。午鼎篆煙碧,夜燈花穗紅。曾聞少年日,幾度過遼東。
一望西山煙雨。目斷心飛何處。天外白云城。幾多程。謾記陽關句。衣上粉啼痕污。隴水一分流。此生休。
七月來同軌,因山儉德昭。堯喪三載慕,禹葬百神朝。寂寞龍樓閟,凄涼鳳輦遙。臣民紛雨泣,血灑浙江潮。
四山下黃葉,一樹猶蟬音。天地入寒色,殘陽獨立心。風高盤隼疾,云濕挾鐘沉。物外尋歸宿,蕭寥悟自今。
城南日日望蘇灣,碧樹童童蓋一山。何意茲辰成邂逅,與君攜手共躋攀。鉤衣亂石通高步,著面和風啟醉顏。尚愛銘碑多楷則,俗書且勿斗妖?。
聞汝相隨入翠微,歸時晚色已凄迷。櫻桃為喜筠籠重,燕子休嫌茅屋低。我老恐妨兒輩樂,新詩欲繼古人題。年高自覺摧頹甚,送客何嫌過虎溪。
飛霰飄飄墮晚風,亂山無數暮云同。天工卻似憐羈旅,又變霜華見碧空。
因果耳不聞,說話多差錯。畜生若不殺,世上無處著。此語乃魔語,誘人入鼎鑊。不知羊與人,互換相酬酢。
形影相隨向此居,柴門終日掩清虛。誰知盤礴高堂上,自與南華游物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