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其三
青春欲暮。柳下將飛絮。月到階前梅子樹。啼得杜鵑飛去。人歸不掩朱門。一成過了黃昏。只有瑣窗紅蠟,照人猶自銷魂。
青春欲暮。柳下將飛絮。月到階前梅子樹。啼得杜鵑飛去。人歸不掩朱門。一成過了黃昏。只有瑣窗紅蠟,照人猶自銷魂。
黃宮小朵綴金鈴,
風動花枝似有聲。
曾憶絳羅幃幄底,
飛來山鳥亦相驚。
金闕紅云曉正開,除書榮捧八閩來。長才已富三冬學,健翼曾沖萬里回。夜雨青藜明絳帳,春風吟屐印蒼苔。泮林剩得韶光趣,池草詩成細品裁。
云霄回首倦飛黃,鐸振黌宮聲已揚。虛館久懸延士榻,寒氈長坐講經堂。杏壇雨洽先生化,槐市花期舉子忙。他日功成宜顯擢,鏘鏘鸞佩列朝廊。
數仞宮墻禮樂區,洋洋儒教遍名都。溪梅破玉年光換,庭草留芳春意敷。酒興每邀花下月,詩情多寄柳邊湖。堪誇一代斯文盛,洙泗淵源有遠模。
祭鼓鼕鼕野廟,
茅茨小小人家。
水際數株榆柳,
籬邊幾陸桑麻。
下第劉蕡策,鐘情茍令香。
雨懷宵磊落,花思曉蒼茫。
慧舌調鸚鵡,閑情引鳳皇。
蹋歌歸緩緩,呼出月如霜。
滿院紅芳減復添,
清微風細入重簾。
秾香不使朝醒快,
竟日蠻沉擁繡衫。
昔抱遺編事悅堂,
蟆陵宰樹想荒涼。
問君鄉土生悲感,
家住秦溪又姓楊。
北學編成二百年,何人耽道紹儒先。渾無器豆分功過,長有爐香告帝天。
峻樸翠庭精習禮,沖虛尺木妙通禪。惟公宗旨能斟酌,博約居然合兩賢。
今是群賢道長秋,巋然亞相冠清流。中臺真有神羊在,橫榻都無仗馬羞。
未許廟儒寬李蔡,曾因殿檻惜朱游。直臣甘雨皆堪賀,并入詩篇祝麥丘。
杖藜重到古招提,
硤石云深一徑迷。
不見同來舊時伴,
怕看雙翠壁閒題。
岐路蒼茫驚把袂,問余何事楚天來。
倦游客似相如病,奉使人疑博望才。
海內風煙虛倚劍,江中秋色獨登臺。
滄洲后夜瞻銀漢,縹緲仙槎北斗回。
悟道識性,超凡入圣。
文殊一源,普賢萬行。
浮云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
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
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峽口猿啼與鳥啼,
白云終日護希夷。
如今驢背無由墮,
正是先生熟睡時。
折取茱萸當柳條,
送君明日上蘭橈。
望鄉惜別分南北,
并作離魂一夕銷。
扁舟頗多幽趣,
孤月正照寒沙。
曲渚回塘深處,
青燈竹屋誰家。
去日不可追,來日猶可期。朝采六藝英,夕玩忘其疲。海是眾水積,圣亦途人為。挾冊自有得,焉用比皋夔。
明招山中人,高義無等倫。恨子弗見之,一去五百春。
我學如贅疣,未成先誤身。誤身身不淑,誤世心不仁。
大音在天地,浩浩空山河。作者推李杜,千古未足多。至哉風與雅,采之委巷歌。世人事雕琢,伐柯徒伐柯。
嚴霜十二月,雞鳴思遠道。遠道方迢迢,客行何草草。朅從汴水來,復鼓秦淮棹。秦淮梅柳樹,物色今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