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遇時睿夫行人時奉使茲地
岐路蒼茫驚把袂,問余何事楚天來。
倦游客似相如病,奉使人疑博望才。
海內風煙虛倚劍,江中秋色獨登臺。
滄洲后夜瞻銀漢,縹緲仙槎北斗回。
岐路蒼茫驚把袂,問余何事楚天來。
倦游客似相如病,奉使人疑博望才。
海內風煙虛倚劍,江中秋色獨登臺。
滄洲后夜瞻銀漢,縹緲仙槎北斗回。
在岔路迷茫處驚訝地與你拱手告別,你問我為何來到這楚天之地。我這疲倦的游子如同司馬相如般抱病,而你這奉命出使之人疑似有博望侯張騫的才能。天下風煙彌漫,我空有倚劍之心;在這江中秋色里獨自登上高臺。后半夜在水邊眺望銀河,那如仙槎般的你大概正從北斗星處回轉。
岐路:岔路。
把袂:握住衣袖,指握手告別。
楚天:古代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位居南方,所以泛指南方天空為楚天。
相如病:司馬相如患有消渴病(糖尿病),這里作者自比司馬相如,說自己像他一樣身體不佳。
博望才:博望侯指張騫,他曾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這里用“博望才”稱贊時睿夫有張騫那樣的才能。
倚劍:仗劍,有匡扶天下之意。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居處,這里指作者所在之地。
仙槎:神話中能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這里比喻時睿夫的行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作者在豫章遇到奉使此地的時睿夫。當時可能社會局勢并不太平,“海內風煙”或許暗示了天下的動蕩不安。作者可能在旅途奔波中身體疲倦、抱負未展,而友人時睿夫卻奉命出使,肩負重任,作者由此感慨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作者自身的境遇和對友人的情感。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通過巧妙的比喻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將自己的情感與友人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也是反映當時文人情感和社會風貌的佳作。
萬個筼筜一草廬,傷心埋璧十年余。
革聲誰聽尚書履,金榜空懸少保書。
無復遺音追正始,尚傳新作過黃初。
真成一代風流盡,歡息浮生信六如。
琴弈心偏好,丹鉛手自磨。
衰翁會同社,吾子揖余波。
歌動玉條脫,酒傾金叵羅。
好為文字飲,行樂未宜多。
衰老登臨得并家,絕勝十載向天涯。
直須與世為陶令,謹勿令人識孟嘉。
藍水悲吟空雅健,牛山醉墨謾欹斜。
誰知竹葉雖無分,一笑何妨菊自花。
昨日為親壽,今朝從駕行。
君親俱有喜,家國共增榮。
淑氣浮黃屋,歡聲動玉京。
人心真易感,翻手作升平。
滄水海豹來京畿,系裙堯舜深惡之。元祐政和能幾時,女真航海來乞師。
以燕伐燕夷攻夷,吾國何與潛與期。島夷日張耶律卑,城門失火殃魚池。
督亢雖入空無貲,免夫賦及東南垂。廟謨顛倒幾逆施,中原丘墟責誰尸。
高皇匹馬興渙濉,南巡國步尤阽危。神旌北指虜屢隳,天雖悔禍庭未犂。
兩邦交聘玉節馳,廿年不見紅旌旗。狂胡窮兇不自知,意欲投箠凌江湄。
安知送死蕪城西,倒戈勢如蟻潰隄。三年拜賜無能為,再尋和議平創痍。
中間紀載紛是非,顛末不備多懷私。痛定泣血作者誰,僉言亂華疑傳疑。
徐君憂世老不衰,會粹眾作無棼絲。東觀直筆多所資,蓬萊漢閣生光輝。
儒榮名堂本訓辭,大書流詠見豐碑。我昔假吏陪琬圭,故宮禾黍傷離離,洪河大山望而悲。
壯士無數胡馬肥,謂國有人何至斯。此心耿耿淚自揮,年運而往不可追。
因君來覓儒榮詩,感觸義槩矢以詞。無由縱覽讀書帷,愿得版行用激臣子無窮思。
臘后玄冥意氣驕,余寒造物亦亡聊。
風收夜雨春何淺,云障朝暾雪不消。
真悟此生才半歲,恣聽何處是三朝。
粲然一笑將迎我,頼有江梅慰寂寥。
溪聲真是廣長舌,歷劫談空聲不絕。
不知來自何處山,一意傾東忘萬折。
我欲漱石向水濱,無奈齒牙搖落頻。
夜半寒聲到客枕,只疑身是枕流人。
之子游何許,平州更玉州。
山川稱勝絕,幕府信風流。
翠??寒逾秀,金蓮夜不收。
天涯念鄉國,少上仲宣樓。
憶昔看封事,令人激懦衷。
邊籌皆破的,硬語更盤空。
晚亦通家好,居然與眾同。
行藏嘗論定,誰假一帆風。
石徑縈回入翠林,廿年故步喜重尋。
千山直上云扉啟,萬木陰中古殿深。
泉水泓澄風拂拂,洞門幽杳晝沈沈。
調琴瀹茗清無限,倦客忘歸到夕陰。
幽舍足留客,疎篁不用林。
相過幾樽酒,清坐一瑤琴。
野鶴伴僊隠,閑云寄此心。
黃冠如有許,來者為低簪。
居山或稱囚,得閑乃賦謫。
我方樂靜退,來作三徑客。
西山致朝爽,膏肓在泉石。
況當秋空浄,萬里看一碧。
九寺方連茹,專城又夾河。
晚看諸子好,孰與一門多。
薄海皆驚嘆,亨衢忽薦瘥。
大連同厚夜,其柰少連何。
年來嘆離群,磨琢殆無幾。
資凡學益落,駑駘費尺箠。
羨君富春秋,發軔方自邇。
驊騮更著鞭,洗眼日千里。
幸無骨相可封侯,歸理先人舊釣游。
山下剩栽諸本竹,水邊須著數間樓。
群書可讀自隨喜,一客不來誰與愁。
時把釣絲銷永日,魚兒亦得兩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