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行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
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愿。
北上太行山,臨風閱吹萬。
長云數千里,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精意莫能論。
百年不容息,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辭君永飛遁。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
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愿。
北上太行山,臨風閱吹萬。
長云數千里,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精意莫能論。
百年不容息,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辭君永飛遁。
不要聽那《白頭吟》,人間容易產生憂愁和怨恨。若不是像滄浪漁父那樣的隱者,怎能順遂自己的心愿。向北登上太行山,迎著風聆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長云綿延數千里,轉眼間又聚成了小塊云朵。觀看它微弱消散的時候,其中精妙的意味難以言說。人生百年片刻不得休息,到處都是生機蔓延。這才明白海上的隱者,要辭別君主永遠遁世而去。
白頭吟:樂府楚調曲名,多寫女子被遺棄的哀怨。
滄浪子:指隱者,典出《楚辭·漁父》中滄浪漁父。
吹萬:指大自然的各種音響,出自《莊子·齊物論》。
膚寸:古代長度單位,一指寬為寸,四指為膚,形容云氣聚集之狀。
海上人:指隱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人生的不如意,看到世間的憂愁怨恨,從而產生了對隱者生活的向往。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動蕩或不如意之事,讓詩人有了超脫塵世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人間憂怨的感慨和對隱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人生感悟相結合,借景抒情,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篇,但也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獨特思考。
風沙跋馬度平原,眼底光陰幾換年。
霜氣挾寒涵落日,云容薄暮帶孤煙。
經行野寺尋詩和,邂逅殘僧把茗煎。
束縛一官真自笑,可無清興解鞍眠。
富貴榮華總未經,此身雖老意何驚。
日梳白發憑軒笑,時照蒼顏傍水行。
局束一家兒女態,凋零四海友朋情。
燭搖醉眼梅花白,香動夜窗吹雨聲。
病余無緒可從容,健羨人能下上同。
秋冷芙蓉才弄日,晴烘巖桂又吹風。
枯榮車馬留還去,喧寂壺觴散復空。
老意苦心徒漫與,玉溪云薄有來鴻。
興寄寥寥豈尚同,詩歌往往嬾求工。
從他漢魏曹劉上,盡爾齊梁沈謝中。
百巧百窮無似我,一觴一詠有如公。
今來古往能言者,多少焦琴爨下桐。
寂寂無人倍覺秋,雨聲風色驟還收。
高林背日孤城腳,細草堆煙古渡頭。
中夜荒雞劉石舞,上林飛雁子卿愁。
相看籬菊巖花后,華發清尊可罷休。
便好槐庭聽報麻,少遲江右建高牙。
使華仕路應爭羨,晝繡鄉閭合共夸。
別院笙歌開祖席,滿城桃李正飛花。
不知誰下陳蕃榻,且看兒童竹馬遮。
俯循常調到行都,薄宦猶煩五薦書。
久歷男邦雖不較,更臨郡縣待何如。
春風吹鬢秦淮老,夏日移家越嶺居。
且以酒澆君磊塊,相逢誰道故人疎。
往來西舍復東鄰,風約微嵐雨歛塵。
盡說世間多顯者,豈知山里少閑人。
路逢僧道非無累,家近漁樵定可親。
貧賤難居貴難守,任其商利與言緡。
公堂柱笏文書省,日月青山在眼前。
吟到有詩端自肯,醉中因酒亦天全。
霜高遠樹參差外,風落孤鴻滅沒邊。
卻笑柴桑窮處士,籬根把菊始知然。
湖山咫尺懶追游,獨倚危樓已白頭。
初夏風光還荏苒,乍晴云物正飛浮。
長吟自可千篇在,小醉誰能萬事休。
轂擊肩摩爭輦路,不知虛度幾春秋。
籍籍春山德養尊,風行水上自成文。
飽諳世故時高枕,強對交情日置樽。
健句如君寧有謂,和篇于我愧無聞。
敢言暑退秋生后,靜夜來敲月下門。
晴日禪臺一樹梅,似愁非怨向人開。
地銷臘雪扶疎起,天近春云婀娜來。
立盡竹根空浩蕩,坐移山頂更徘徊。
凌風卻月詩何在,全藉清香發酒杯。
臺占溪南最上峰,政成民樂得從容。
彼時高李情如許,此地蘇丁事偶逢。
可是吾身羨輕舉,肯令人眼溷塵蹤。
昂昂紫府飛來處,一片笙簫酒滿鐘。
惜別經年事已非,悔于涂炭坐朝衣。
放身滄海未為失,滿目青山胡不歸。
零落交游難聚集,凄涼族緒易因依。
有來少住為佳爾,老我逃虛甘息機。
羽儀上合拱清班,天近紅云咫尺間。
禮集會朝馳北闕,祥開壽節頌南山。
龍鸞鞭扇隨分合,鹓鷺衣冠得往還。
休沐定從湖寺去,人生誰不有忙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