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樓
湖山咫尺懶追游,獨倚危樓已白頭。
初夏風光還荏苒,乍晴云物正飛浮。
長吟自可千篇在,小醉誰能萬事休。
轂擊肩摩爭輦路,不知虛度幾春秋。
湖山咫尺懶追游,獨倚危樓已白頭。
初夏風光還荏苒,乍晴云物正飛浮。
長吟自可千篇在,小醉誰能萬事休。
轂擊肩摩爭輦路,不知虛度幾春秋。
湖光山色近在咫尺,我卻懶得去游覽,獨自倚靠在高樓,已然白發滿頭。初夏的風光漸漸流逝,天氣初晴,云氣在空中飄蕩。放聲長吟自然能留下千篇詩作,小酌微醉誰又能將萬事都拋諸腦后。街道上車輪相擊、人肩相摩,人們在帝王車駕經過的路上爭名逐利,卻不知虛度了多少春秋。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危樓:高樓。
荏苒:時光漸漸過去。
云物:指云等自然景物。
轂擊肩摩:車的輪轂相擊,人的肩膀相摩,形容行人車輛很多,來往擁擠。
輦路:帝王車駕經過的路,這里泛指熱鬧的街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人生暮年。當時社會可能較為繁華,人們忙于追逐名利,而詩人歷經世事,對這種世俗的忙碌感到厭倦,從而發出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虛度和批判世俗的追名逐利。其特點是情感深沉,借景與對比手法運用巧妙。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江南小,近日不藏春。
朱戶半開眠宿酒,粉娥成隊散輕塵。
弦管正愁人。
鸞飄鳳泊總無家,
慚愧西風兩鬢華。
萬里海槎一知己,
應無遺恨到天涯。
錦綬趨庭日,三春花更妍。
登堂雙白發,拂袖御華筵。
東海桃初熟,南山壽自綿。
行看鸞鳳誥,遙下五云邊。
翠石數百步,如板漂不流。
空疑水妃意,浮出青玉洲。
中若瑩龍劍,外唯疊蛇矛。
狂波忽然死,浩氣清且浮。
似將翠黛色,抹破太湖秋。
安得三五夕,攜酒棹扁舟。
召取月夫人,嘯歌于上頭。
又恐霄景闊,虛皇拜仙侯。
欲建九錫碑,當立十二樓。
瓊文忽然下,石板誰能留。
此事少知者,唯應波上鷗。
舊識牛頭路,籃輿一散襟。
千村花霧合,一徑竹煙深。
僧梵空中響,樵歌世外心。
白云聊駐足,款款話幽尋。
金闕觚棱夢已非,不才甘與世相違。
上書年少先華發,射虎將軍今短衣。
永憶江湖堪送老,驚心故舊亦全稀。
劇憐青瑣登朝籍,肯念滄洲有釣磯。
皎鏡平湖三十里。碧玉山圍四際。蓮蕩香風里。彩鴛鴦覺雙飛起。
明月多情隨舵尾。偏照空床翠被?;厥左细璧?。醉更衣處長相記。
發歲徂南征,江路紆上游。俶裝被霜雪,駕言發皇州。
歷覽岱嶧陽,涉亂淮湖流。飛云傍轉轂,皓魄隨行舟。
觀濤海門出,采華京口浮。潺湲弄湖水,棽麗揚翠斿。
閱軍戰艦罷,擊汰棹女謳。側聞東海神,具禮傾十州。
嘉哉靜姝子,不字非其疇。翩翩金馬彥,養疾棲林丘。
相逢話離索,迨此東風柔。
雨入紗窗風簸船,菊花過后早梅前。錦江春色熏人醉,也到壺中小隱天。
卷沙成浪北風顛,銜尾千艘不敢前。匝岸水居皆有酒,行人得意買江天。
仁氣已蒸全楚盡,同云欲合暮江前。爭春梅柳無三月,對雪樽罍屬二天。
白云時映舊山青,
竹鎖薄煙露幾莖。
虛室夜寒秋月迥,
雁回遙聽可三更。
千枝萬卉望春回,長才蚤沐雨露培。記得昌黎名句在,駕輕就熟必功魁。
路轉峰回氣象開,論壇重啟濟世才。春風引得桃花路,前度劉郎今又來。
浪搖新綠。漫芳洲翠渚,雨痕初足。蕩霽色、流入橫塘,看風外漪漪,皺紋如縠。藻荇縈回,似留戀、鴛飛鷗浴。愛嬌云蘸色,媚日挼藍,遠迷心目。
仙源漾舟岸曲。照芳容幾樹,香浮紅玉。記那回、西洛橋邊,裙翠傳情,玉纖輕掬。三十六陂,錦鱗渺、芳音難續。隔垂楊,故人望斷,浸愁萬斛。
嚙鎖金蟾在,銜書翠鳥回。
疑是復疑非。
紅樓相望冷,雨霏霏。
舊院苔侵,珠簾月冷,南朝一夢荒唐。燕子歸來,梁間猶戀斜陽。樓前脂水空嗚咽,更何人、寸斷柔腸??辞鼗?、歌舞風流,暗換滄桑。
閹兒逆豎今安在,喜紅妝季布,姓字留香。扇底桃花,當年歷盡興亡。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詞、喚醒歡場。聽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涼。
溪流雨過增新漲。春山處處桃花放。中有武陵人?;ㄇ耙粏柦?。
幅巾裁白氎。坐聽溪流咽。寫入畫圖中。桃花映面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