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余季倫
興寄寥寥豈尚同,詩歌往往嬾求工。
從他漢魏曹劉上,盡爾齊梁沈謝中。
百巧百窮無似我,一觴一詠有如公。
今來古往能言者,多少焦琴爨下桐。
興寄寥寥豈尚同,詩歌往往嬾求工。
從他漢魏曹劉上,盡爾齊梁沈謝中。
百巧百窮無似我,一觴一詠有如公。
今來古往能言者,多少焦琴爨下桐。
志趣寄托如此稀少,哪還能與他人相同,寫詩常常懶得去追求精巧工整。且讓他們的詩作超越漢魏的曹植、劉楨,盡可置身于齊梁的沈約、謝朓流派之中。百般精巧卻百般困厄,沒有誰像我這樣,像您一樣能飲酒賦詩。古往今來那些能言善詩的人,有多少就像那被燒焦的琴、灶下的桐木一樣被埋沒。
興寄:指詩歌的比興寄托。
嬾:同“懶”。
曹劉:指東漢末年的曹植和劉楨,二人以詩歌著稱。
沈謝:指南朝齊梁時期的沈約和謝朓,都是當時著名詩人。
百巧百窮:形容人雖有很多技巧卻處境窮困。
一觴一詠:出自王羲之《蘭亭集序》,指飲酒賦詩。
焦琴爨下桐:傳說蔡邕聽到灶下桐木燃燒的聲音,知道是良木,就將它做成琴,音色美妙,因琴尾已燒焦,人稱焦尾琴。這里比喻有才華卻被埋沒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壇可能存在追求精巧工整的創作風氣,詩人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且自身可能懷才不遇,故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獨特的詩歌創作理念和對有才者命運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創作心態和精神追求。
鏤羽彫毛迥出群,
溫黁飄出麝臍熏。
夜來曾吐紅茵畔,
猶似溪邊睡不聞。
漏壺移。
還將繡譜披。
碧窗連鎖下,響朝雞。
坐得畫裙千百褶,夜何其。
絮撲游絲不放飛。燕巢花滿落香泥。無人春冷教添衣。
妝罷亂鶯啼閣外,夢回斜日照窗西。此情除是那人知。
飛來燕履是何年,聞說鮑仙與葛仙。
歲久羽衣猶化蝶,雨馀丹灶自生煙。
花陰夾道黃麟見,潭影浮空彩鳳翩。
徙倚瑤壇清籟發,卻疑仙樂下鈞天。
碧落暮云卷,玉宇靜無塵。寶階露滴仙掌,秋氣正平分。
冷浸銀河清澈,光射珠躔明滅,素女擁冰輪。今夕桂華滿,疑是別乾坤。
對清影,凌灝氣,沃芳尊。憑高凝望,萬里城闕盡鋪銀。
偏照長門離恨,更攬西園詩思,何處不關情。此景年年好,莫惜醉歸頻。
名山變幻不可知,飛云作海何恢奇。淋漓元氣來無時,倏忽波浪紛交馳。
霞光融融動晨曦,萬頃旋見堆琉璃。此時群仙笑且嬉,手弄云水相追隨。
蓮華峰頭望陸離,如坐翠艇游天池。仙僧行腳經年載,為我明明說真宰。
五更天風變崔嵬,獨坐云門看揮灑。前峰后峰蕩晴采,似云非云海非海。
煙鬟螺髻須臾改,一氣冥濛卷塊壘。蓮蕊松林盡蓓蕾,共入煙云化蒼澥,下視奔騰動堪駭。
天都翠微參碧穹,靈氣上與層霄通。陰晴朝夕各不同,如啟橐籥開元宮。
初見谷口云滃滃,忽覺天半波洶洶。三十六朵青芙蓉,動影出入蒼濤中。
翠嶂都覺浮虛空,天日無際博桑紅。浮丘生與容成公,跨鯉游戲乘仙風。
下界時響泠泠鐘,到眼浩蕩開心胸。豈有旋轉推鴻濛,造化幻影知無窮。
風聲水聲去何疾,云兮海兮轉無跡。皎皎羲輪照奇石,依舊諸峰挺寒碧。
我為云海謠,欲作云海樵。黃山山頭暮復朝,日餐流瀣居云巢。
云為醴兮星為瓢,吐納清氣如靈潮。芝膏朮餌手自調,俯棄塵世同鴻毛。
列真一旦抗手招,為駕采鹿驅仙軺。東溯溟渤西神皋,瞬息千里何飄搖。
空中雅奏鳴天韶,可以狎視煙海窮云霄。喜君卻住黃山坳,逸氣欲與山爭高。
通眉秀骨森清標,愛客為我披蓬茅。君詩君筆亦復超,我歌我謠庶勿嘲。
君不見山南陰陰雜檀柘,我有先人白云舍。鶴背從君儻同跨,遙指橫云古峰下。
蠹魚恣貪饑,編簡偷齧蝕。
妄想神仙壽,不復分黑白。
典謨何煒煌,縹緗為裝飾。
微蟲偶傷殘,明者生疑惑。
河洛出圖書,天地留聲色。
龍龜欲呈祥,蠹魚何時息。
細雨廉纖小院中,
憑欄淡冶滿芳叢。
夜深慎莫燃犀照,
祇恐階前有斷紅。
淡妝濃抹。甚瘦瓊尚帶,一痕殘雪。淺薄東風,卻恐鉛華易衰歇。
珍重芳心未變,千里夢、故人輕別。看凍雨、灑遍胭脂,清韻更愁絕。
爐爇。火初活。蕩玉女酒魂,沁入花骨,海珊夜折。
笑嚼流霞弄明月。歌罷雙聲絳樹,騎紫鳳歸來瑤闕。
漫寂寞、空自賦、廣平冷鐵。
洪河冰上度,回望使人驚。寒日無朗照,哀鴻有斷鳴。
垂堂孝子戒,叱馭古人情。天末風云色,蕭蕭送遠征。
遠役逢年暮,危途感命輕。長河蟠地險,積雪與天平。
逆旅悲今古,浮云是利名。昔聞高蹈者,被褐偃柴荊。
洞門鎖冷秋風歸,江頭不作玄裳飛。我家鳳石調蕭史,他家金精期令威。
參詩安用走天涯,學詩學仙同一家。何處歸來有詩法,麻姑擲米作丹砂。
山中秋老芋栗肥,君歸慚我病支離。全椒遠餉不得酒,彌明相逢惟有詩。
從此孤山鶴不孤,有人南岳夢西湖。年年雪后江春渡,艷說彭郎奪小姑。
月下梅花雪里琴,難傳豐格少知音。可憐一鶴天涯老,猶見寒香鐵石心。
慣嘗甘草與黃連,
大海波濤盡底掀。
誤吸冷泉無味水,
方知不在舌頭邊。
淡泊生津液,清虛樂有馀。
鬢霜慚薄德,神憊恐高譽。
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書。
山翁多耄耋,粗食并園蔬。
湘渚頭。水北流。
麥天風雨綠崖秋。
蕉葉緝紗仍染綠,荊門紅樹好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