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秋齋方伯歸閩二首 其一
珠江愁送客,薇省喜留君。車馬三城動,謳歌百粵聞。滄洲難吏隱,紫極易風云。去去吾何道,甘隨麋鹿群。
珠江愁送客,薇省喜留君。車馬三城動,謳歌百粵聞。滄洲難吏隱,紫極易風云。去去吾何道,甘隨麋鹿群。
攤書志尚友,咄咄心如癡。
上言思堯舜,下言商龍夔。
搜奇日有富,得句中自怡。
家人問產業,即曰非所知。
我生紀歷三逢申,久矣只影誰為親。
戀彼溪山意已在,舉目更友君子人。
言論道德歸大醇,葑菲下采顏色溫。
買羊一見慰饑渴,載酒三就忘辛勤。
今朝好語幾盈門,排攢炫晃驚童孫。
字向紙上欲翻舞,句生妙處增清新。
推窗更沃囁嚅口,便覺四體陶然春。
嗟予從此毋多作,君方袖手韜奇略。
詩壇行即拜將軍,莫謂小兒多淺薄。
春風吹作萬家春,誰得聯鑣從使君。
微徑問花同載酒,深堂剪燭細論文。
王郎把臂簪仍盍,嚴老呼舟首又分。
安得云龍隨上下,佳辰不復嘆離群。
樽酒稱臺餽,牢辭以例陳。
獨醒心已醉,不飲意如春。
凝望嗟陶令,夸醒笑伯倫。
兼金有前訓,寄謝白衣人。
偶扶藜杖過南津,野寺長橋發興新。
??就清溪照須鬢,不妨翠霧濕衣巾。
山縈細棧疑無路,樹絡崩崖不壓人。
朝暮有程常卒卒,向因攜酒上嶙峋。
徹底清姿秀可餐,柔枝不怯膽瓶寒。
三星細滴黃金盞,六出分成白玉盤。
是物合陪僊子供,何人遣傍客舟看。
山礬似俗梅偏瘦,別與詩人較二難。
真儒正學久無傳,醞藉如公獨粹然。
要以古人為準的,肯從余子事拘牽。
詞源涌思流三峽,學海波瀾障百川。
燈火夜深猶不倦,口吟六藝相仍編。
一德開基,百年垂統。
中天禘郊,薄海朝貢。
寶龜相承,器鼎加重。
澤深慶綿,帝復命宋。
漲水橫侵屋,輕舟半宿溪。
竹風千影亂,簾月一鉤低。
鼠黠欺殘照,鴉啼識故棲。
余樽才稍稍,薄露已凄凄。
吳江未到意先傾,杳杳漁歌醉里聽。
霜晚人家千橘熟,秋晴江上數峰青。
魚緣香餌吞殘釣,鶴趁歸帆下遠汀。
大艑何時眼中見,乘槎擬欲問臺星。
快哉真得楚王風,鉦鼓喧江四面雄。
但欲帆檣催上水,敢辭井路傍西戎。
江空歲晚飛煙外,人靜霜明過浪中。
少泊山腰羌笛斷,一樽那肯為詩窮。
龍顏祗肅閱堯章,寶軸神毫赫有光。
八法心傳齊帝學,萬年奎畫與天長。
襲藏肯比唐三杰,墨妙尤卑晉二王。
舜治方隆定于一,區區發問陋梁襄。
宦海風波惡,窮途故舊新。
匹夫猶按劍,夜璧莫投人。
狎水舟沈羽,防城口累身。
歸來老丘壑,一笑樂吾真。
截玉夸私鬭,烹泉測嫩湯。
稍堪膚寸舌,一洗莧藜腸。
千枕消魔障,春芽敵劍铓。
年年較新品,身老玉甌嘗。
三丈圍寬兩木靈,千年閘骨狀如城。
揚帆欲過心先動,擊柱才聞念已驚。
東越梅梁猶逞異,南城老樹也為精。
昔聞求福木居士,今向枯株免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