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過碧云見北澗
老倒楊岐沒腦門,
行藏駔儈許誰論。
碧云深處問端的,
他是他家九世孫。
老倒楊岐沒腦門,
行藏駔儈許誰論。
碧云深處問端的,
他是他家九世孫。
老邁的楊岐派高僧已難以捉摸其高深境界,僧人的行止作為又怎能讓世俗之人去評判。到那碧云深處探尋究竟,他是楊家宗派的九世孫。
老倒:形容年老、老邁。
楊岐:指楊岐派,禪宗臨濟宗的一個支派。
沒腦門:難以捉摸、高深莫測的意思。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
駔儈(zǎng kuài):原指馬匹交易的經紀人,這里比喻世俗之人。
端的:究竟、真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禪宗在佛教界有一定的發展和影響,詩人可能與禪宗僧人有交往,在送別僧人去碧云拜訪北澗時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達對禪宗修行和傳承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圍繞禪宗修行與傳承,以簡潔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展現了禪宗的高深境界。其突出特點是將禪宗哲理融入日常送別情境中。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與禪宗相關的文學創作特色。
手植知何代,年齊偃蓋松。
結根生別樹,吹子落鄰峰。
古干經龍嗅,高煙過雁沖。
可佳繁葉盡,聲不礙秋鐘。
廣葦夾深流,蕭蕭到海秋。
宿船橫月浦,驚鳥遶霜洲。
云濕淮南樹,笳清泗水樓。
徒懸鄉國思,羈跡尚東游。
蜀道波不竭,巢烏出浪痕。
松陰蓋巫峽,雨色徹荊門。
宿寺青山盡,歸林彩服翻。
苦吟懷凍餒,為吊浩然魂。
移居入村宇,樹闕見城隍。
云水雖堪畫,恩私不可忘。
猿涎滴鶴氅,麈尾拂僧床。
棄逐隨樵牧,何由報稻粱。
野色迷亭曉,龍墀待押班。
帶涎移海木,兼雪寫湖山。
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閑。
唐封三萬里,人偃翠微間。
江頭朱紱間青衿,豈是仙舟不可尋。
誰敢強登徐稚榻,自憐還學謝安吟。
月凝蘭櫂輕風起,妓勸金罍盡醉斟。
剪盡蠟紅人未覺,歸時城郭曉煙深。
錦字憑誰達,閑庭草又枯。
夜長燈影滅,天遠雁聲孤。
蟬鬢凋將盡,虬髯白也無。
幾回愁不語,因看朔方圖。
歌樂聽常稀,茅亭靜掩扉。
槎來垂釣次,月落問安歸。
遠客傳燒研,幽禽看衲衣。
眼前無俗事,松雨蜀山輝。
秪擬應星眠越絕,唯將麗什當高勛。
磨礱清濁人難會,織絡虛無帝亦聞。
鳥道未知山足雨,漁家已沒鏡中云。
他時莫為三徴起,門外沙鷗解笑君。
未老鬢毛焦,心歸向石橋。
指霞辭二紀,吟雪遇三朝。
連席頻登相,分廊尚祝堯。
回眸舊行侶,免使負嵩樵。
江鐘寒夕微,江鳥望巢飛。
木落山城出,潮生海棹歸。
獨吟霜島月,誰寄雪天衣。
此別三千里,關西信更稀。
十年耕釣水云間,住僻家貧少往還。
一徑綠苔凝曉露,滿頭白發對青山。
野僧采藥來醫病,樵客攜觴為解顏。
空戀舊時恩獎地,無因匍匐出柴關。
客臥涪江蘸月廳,知音喚起進趨生。
寒梅折后方離蜀,臘月圓前未到京。
風卷壞亭羸仆病,雪糊危棧蹇驢行。
文昌一試應關分,豈校褒斜兩日程。
壁古字未滅,聲長響不絕。
蕙質本如云,松心應耐雪。
耿耿離幽谷,悠悠望甌越。
杞婦哭夫時,城崩無此說。
紅蠟香煙撲畫楹,梅花落盡庾樓清。
光輝圓魄銜山冷,彩鏤方牙著腕輕。
寶帖牽來獅子鎮,金盆引出鳳凰傾。
微黃喜兆莊周夢,六赤重新擲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