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栢
手植知何代,年齊偃蓋松。
結根生別樹,吹子落鄰峰。
古干經龍嗅,高煙過雁沖。
可佳繁葉盡,聲不礙秋鐘。
手植知何代,年齊偃蓋松。
結根生別樹,吹子落鄰峰。
古干經龍嗅,高煙過雁沖。
可佳繁葉盡,聲不礙秋鐘。
不知是哪一代的人親手種下這棵古柏,它的樹齡和偃蓋松一樣長久。它扎根生長,仿佛與別的樹有所不同,種子被風吹落到相鄰的山峰。古老的樹干曾被神龍嗅聞,高空的煙霧被飛過的大雁沖散。值得稱贊的是,即便它繁茂的葉子落盡,那聲音也不妨礙秋天古寺鐘聲的傳響。
偃蓋松:樹蓋像車蓋一樣的松樹,形容樹齡長久、形態優美。
結根:扎根。
吹子:指柏子被風吹走。
龍嗅:傳說龍會對奇異的樹木感興趣,這里形容古柏的奇特。
高煙:高空的煙霧。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對古柏的描寫來看,詩人可能是在游覽古跡時,看到這棵古老的柏樹,被其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挺立的姿態所觸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以古柏為主題,通過描寫古柏的樹齡、生長環境、獨特經歷等,展現了古柏的堅韌與神秘。詩的意境清幽,情感深沉,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思考,在詠物詩中具有一定的特色。
漸次紅潮趁靨開。木瓜香粉印桃腮。為郎瞥見被郎猜。
不逐晨風飄陌路,愿隨明月入君懷。半床亸夢待郎來。
少年曾客帝王州,
醉倒不知何處樓。
厭飲清歡成逐夜,
時邀明月入簾鉤。
若個狂瀾獨砥流,太君霜節凜清秋。
荻書已博雙龍誥,機斷翻成五綵裘。
愈向寵榮甘簡滘,每因平反互歡憂。
兩朝拜命恩何渥,霞帔云冠稱白頭。
荒涼館舍夏初過,間倚松枝靜養和。
樹果漸垂經雨重,庭花難數入秋多。
佐餐時或烹葵菽,憚暑偏宜著綺羅。
最是羲皇堪傲處,開窗一夢到南柯。
徂暑黎陽車駕歸,掃清氛翳兵更衣。
江都朔云車駕出,凱歌消冰供尚食。
都人引領望翠華,征人一月俱還家。
都人望氣歸瑤闕,星掃茸頭落參伐。
西人冉冉留紫云,六飛擁日歌回軍。
離魂飛故國,多難后時榮。
老向雙瞳入,春歸百感生。
愛山頻駐馬,酌酒復聽鶯。
堪笑無媒橘,遙遙淮上情。
來自蕪城實后余,西江沖暑旋分袪。
重騎代馬堅冰滑,已出潼關落木初。
世路逡巡涇渭水,古懷歷錄漢唐書。
塞鴻信斷秋還老,儻返鄉園有定居。
夢回殘月轉長廊,何處僧歸半夜航。水色不隨山色改,風聲偏助雨聲狂。依依鵜鸊棲林樾,個個芙蓉隔石塘。幽興杳然從此遠,不堪漁笛起滄浪。
半畝高亭百尺強,坐來天地自生涼。朝臨爽氣南山近,夜浣銀河北斗長。立馬來牛原并逐,濁涇清渭不同行。十年窗下羲皇夢,肯放輕塵到石塘。
湘簾不隔玲瓏月。月圓都照梨花白。
曉寒欲去暮寒催。才相別,便追得。
覺來好夢仍須見。
人生如意少。誰得似仙翁,身名俱好。亨衢騰踏早。駕雙旌五馬,便居蓬島。閩山蜀道。秉玉節、油幢屢到。號當今、有腳陽春,處處變愁成笑。
尤妙。晚陪論道。密贊調元,虎符重剖。去勞自保。奉香火、歸來了。見煌煌甲第,兩兩龍駒,綠鬢朱顏未到。是平生、種德陰功,自天有報。
禁門深鎖寂無嘩,
濃墨淋漓兩相麻。
唱徹五更天未曉,
一池月浸紫薇花。
兵弄潢池亂似麻,競尋覆轍太平車。
英雄崇拜梁山泊,兒女謳歌五月花。
軍府彈聲來刺客,講壇鬢影簇嬌娃。
東南民氣囂張甚,宵旰應勞仰屋嗟。
野水繞空城,行塵起孤驛。
荒臺側生樹,石碣陽鐫額。
靡靡度行人,溫風吹宿麥。
袈裟半袒坐層檐,仰看星橋香懶添。
猛憶那年今夜月,如花人對讀楞嚴。
寶馬香車愿已違,生天成佛事還非。
遙憐此夜空閨月,獨拜雙星望我歸。
雪獅塑出對瓊卮,
玉筍纖纖露手兒。
掩口樽前還笑我,
指頭皴破作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