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橋
千尺長虹臥錦波,懸撞度索笑?牁。
玉環金鎖隨開闔,木客鮫人雜嘯歌。
漫道黿鼉梁碧海,虛傳烏鵲架銀河。
堪憐來往驚鴻影,步步塵香櫬襪羅。
千尺長虹臥錦波,懸撞度索笑?牁。
玉環金鎖隨開闔,木客鮫人雜嘯歌。
漫道黿鼉梁碧海,虛傳烏鵲架銀河。
堪憐來往驚鴻影,步步塵香櫬襪羅。
像千尺長虹橫臥在如錦緞般的水波上,行人走過浮橋,嘲笑那古時以藤索渡河的方式。浮橋的鐵環鎖鏈隨著開合,仿佛木客、鮫人混雜著呼嘯歌唱。不要說黿鼉能在碧海上架橋,也別輕信烏鵲能在銀河上架橋。可憐那來往行人如驚鴻般的身影,每一步都揚起帶著香氣的塵土,襯著錦襪羅鞋。
長虹:形容浮橋像長長的彩虹。
懸撞度索:指古時以藤索渡河的方式。?牁(zāng kē):古郡名,此處借指這種古老渡河方式。
玉環金鎖:指浮橋連接的鐵環鎖鏈。開闔:開合。
木客:傳說中深山的精怪。鮫人:神話中生活在水里的怪人。
黿鼉(yuán tuó):大鱉和豬婆龍,傳說它們能架橋。
烏鵲架銀河:傳說七夕時烏鵲會在銀河上架橋讓牛郎織女相會。
驚鴻影:形容行人的身影輕盈如驚飛的鴻雁。
櫬(chèn)襪羅:襯著錦襪羅鞋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看到浮橋后有感而發。浮橋在古代是重要的交通設施,詩人可能處于一個交通要道,看到浮橋的壯觀和行人的往來,結合神話傳說,創作出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浮橋的壯觀與便利。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詩歌對生活場景的細致描繪和藝術加工。
蹣跚倚杖步遲遲,笑煞脩丹呂祖師。想是葫蘆無妙藥,李仙跛疾未能醫。
足不平兮可奈何,猶攜鐵杖笑呵呵。神仙亦有難醫疾,怪道人間病者多。
曾記臨岐別雁行,歲華猶換幾風光。
瓊山天遠難飛夢,姜被宵寒獨臥霜。
鱸鲙謾懷垂釣石,鳣魚還集講經堂。
榮歸林下知何日,聊寫封書思渺茫。
十年勤苦學求仁,
品匯紛紜未識真。
惟有一般堪自笑,
行藏酷過古人貧。
布帽羊裘好自持,六朝如夢不堪悲。
關山尚有秦時月,煙水聊歌楚客詞。
莫厭天花隨玉麈,何妨霜鬢老燕支。
故園芳草今消歇,卻羨春風雪窖吹。
茫茫天地入邊州,九死孤僧淚未收。
寶掌依然隨竹杖,圖澄何必謝沙鷗。
雁歸遼海書難寄,月出天山望便愁。
斯道既今寥落甚,毳衣珍重紫臺秋。
為問云間滕六,天工何事依違。冬前三白不時為。今日駕言春瑞。
瘦損窮彭澤柳,禁持殺傅巖梅。仁風反掌霽天威。都做一江流水。
檀板歌場憶昔年,鸞飄鳳泊總凄然。
從來花月多增感,但作鴛鴦即是仙。
萬種牢愁傳彩筆,數行別意寫云箋。
珠聯璧合成虛愿,煉石終難補恨天。
輕輕飛絮撲花枝,
喜傍蘭亭說舊詩。
君去小枯應為我,
細看山帶晚晴時。
西疇帝藉方興曉,太液天池不作波。
風引洞簫來月殿,日扶仙仗出云羅。
鳧鷗自了忘機在,草木何如喜意多。
正想新苗翼玄圃,六龍重扈此來過。
乾道剛簡。坤體敦密。
茫茫太素。是則是述。
末世流奔。以文代質。
悠悠世目。孰知其實。
逝將去此至虛。歸此自然之室。
花信風猶淺。有詩人、隔城先折,尋芳小柬。
東閣仙郎初下直,拉取春愁同遣。恰煙柳、曲塵初碾,行到仙源流水外。吠劉郎、忽有桃花犬。似雪夜、剡溪轉。
草堂負郭經帷卷,愛康成聰明弟子,鳳雛聲囀。
留客盤餐兼味列,供給寧嫌市遠。是真意、觥籌繾綣,人海中閑尋舊雨,盡當前、放取金尊滿。還料理、踏青眼。
千重翠巘分三岸,十里寒潭合兩溪。
更得橫流吞險瀨,豈嫌春水濁如泥。
要看春水拍天流,更為溪山一日留。
誰遣白云迷眼界,坐令歸思入扁舟。
一別侵尋二十年,
中間消息兩茫然。
故人若問吾何況,
頭白紛紛只醉眠。
天連仙掌曙光分,龍氣遙瞻五色文。
山勢浮依金殿轉,檐聲清報玉堂聞。
似知佳節催農事,愿比甘霖奉圣君。
昔日侍臣憐宋玉,空將麗藻賦行云。
余從極北揚鞭去,爾自南還放舸輕。
兩地俱勞陟屺望,一時同系在原情。
失群旅雁天偏遠,連理寒花日遞明。
臨路分攜頻悵惘,前峰裊裊白云生。
館人昨日買花來,卻傍桑陰次第栽。春有蘭兮秋有菊,得時便覺占先開。
書齋新種兩三花,無限春光拂柳衙。喜煞鄰家一幼女,隔墻偷看手先遮。
始謀隙地議栽花,不礙階前草報芽。還喜灌園多暇日,時呼野老話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