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曲江余奉板輿北矣二仲歸侍嫡母于家愴然言別情見乎詞
余從極北揚鞭去,爾自南還放舸輕。
兩地俱勞陟屺望,一時同系在原情。
失群旅雁天偏遠,連理寒花日遞明。
臨路分攜頻悵惘,前峰裊裊白云生。
余從極北揚鞭去,爾自南還放舸輕。
兩地俱勞陟屺望,一時同系在原情。
失群旅雁天偏遠,連理寒花日遞明。
臨路分攜頻悵惘,前峰裊裊白云生。
我向著極北之地揚鞭而去,你們從南方駕著小船輕松返回。兩地的親人都懷著思念之情登高遠望,此刻一同牽動著兄弟間的情誼。我如離群的旅雁,在遙遠的天邊;你們似連理的寒花,日子漸漸明亮。在路邊分別時我頻頻惆悵,前方山峰上裊裊升起白云。
板輿:古代老人乘坐的一種交通工具,這里指作者侍奉母親出行。
陟屺望:出自《詩經·魏風·陟岵》,指子女對父母的思念。
在原情:出自《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指兄弟之情。
連理:兩棵樹的枝干合生在一起,比喻兄弟。
分攜:分手,分別。
作者奉母出行北上,兩個兄弟回家侍奉嫡母,在分別之際創作此詩。當時作者與兄弟分離,內心充滿了對親人的牽掛和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兄弟分別的惆悵和對親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營造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親情的重視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蛟不識劍劍下死,虎不識阱阱中死。從上諸老,各設機關,甚于劍阱。汝等諸人,聞如不聞,見如不見,方有少分相應。
翠壁凌云聳,禪□面水開。巖高□□□,地勝隔塵埃。□□檐前□,江□□□來?!酢鯚o限景,得意幾徘徊。
陰島變殘雪,流新吐溶溶。偶尋一徑微,獨與采樵同。兩崖濕花霧,眾竅吟天風。云根濯苔發,亂筱相冥濛。盤嵓折磴道,似各冥搜窮。石門忽中斷,曠望開煙叢。蘿雨澤毛發,松栝清心胸。了然青洲霞,照影寒潭空。始知人境外,別有仙源通。振舄揮片云,投情依遠鴻。玄棲極要眇,神游小崆峒。真仙金鵝蕊,一室丹火紅。敕授紫囊訣,永期變鶴蹤。卻憶望城市,白日氛埃中。
林中獨酌鄰家酒,門前學種先生柳。灌木自悲吟,風泉清道心。獨行潭底影,蟬噪林逾靜。渡口欲黃昏,殘陽歸掩門。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
終老樓居意不移,辭樓浮海又何為。流亡未必人能重,喪亂端令世見遺。仗策初心空郁勃,探囊馀智奈衰遲。滄波萬疊秋風起,惟有盟鷗識所之。
弭棹月三更,秋砧斷復續。聽砧了不愁,翻理無愁曲。
四出花中異,三開格外芳。名高評月品,韻勝霸秋香。
金屋妝成盡日閒,十年紅粉誤朱顏。腰肢漫自誇纖細,管領華清是玉環。
眼睛心地兩虛圓,脅不沾床二十年。誰信吾師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英譽藹西秦。襟量溫和別有春。落筆妙詞新可喜,精神。玉葉瓊葩不染塵??∫蒗U參軍。誰道儒冠誤卻身。相見莫談塵世事,銷魂。趁取追歡語笑頻。
壑底云香不等雷,便攜石鼎與俱來。鵓鳩喚得西溪雨,頓得春從齒頰回。
三年野處云水俱,逢春未始襟顏舒。故人持贈木芍藥,慰我意重明月珠。入門神彩射人倒,荒村爭看傾城姝。急呼瓶水浴紅翠,明窗凈幾相依于。自言私第惟此本,每開蹄轂窮朝晡。樹高丈許花數十,紫云滿院春扶疏。栽培直訝天上種,熏染不類人間株。有時風蕩香四出,舉國皆若蘭為裾。貧家蔀屋僅數椽,照耀無異華堂居。天葩如此忍輕負,轉首夢斷巫山孤。明當灑掃遲鳧舄,未審肯踵荒寒無。余聞感德良勤劬,久習懶散倦世途。深藏非是德公傲,索居莫哂儀曹愚。禁廚一臠味已得,類推固可知其馀。君持詩去為花誦,蜂蝶應亦相歡娛。
洞庭月色夜蒼茫,欲駕扁舟獨擅場。為問林間倪外史,古今塵世幾興亡。
泰階平。勛業屬全盛。旰昃焦勞,訪道纘三朝仁政。大庭蕆事款上靈。服冕執圭,侑饗尊累圣。豆籩奕奕嘉靖。神光四照百禮成。回御天門。講丕彝,敷大慶。蒙被草木,萬國仰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