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簿寧國山門六題 其四 朝陽洞
洞門雖向扶桑開,
洞深不放陽烏入。
古來道士今莫逢,
石壁乳流苔正濕。
洞門雖向扶桑開,
洞深不放陽烏入。
古來道士今莫逢,
石壁乳流苔正濕。
朝陽洞的洞口雖然朝著日出的東方敞開,可洞很深,連太陽都照不進去。自古以來的道士如今再也遇不到了,只有石壁上的石鐘乳在流淌,苔蘚也濕漉漉的。
扶桑:傳說中日出的地方。
陽烏:古代神話傳說中太陽里的三足烏,這里指代太陽。
乳流:指石鐘乳,石灰巖洞中懸在洞頂的像冰錐的物體,由含碳酸鈣的水溶液逐漸蒸發凝結而成。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張簿可能是寧國當地官員,詩人與其唱和。當時詩人游覽寧國山門朝陽洞,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或許當時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游覽中感慨歷史與自然。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朝陽洞的奇特景象,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結合,以簡潔的語言營造出獨特意境,在同類寫景抒情詩中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嬋娟。自從竊藥歸去,天上幾千年。試問廣寒高處,為甚缺多圓少,此理孰為權。弦望知天定,離合可人憐。
典宮錦,歌水調,載樓船。謫仙居士何在,月色尚依然。遙想人生百歲,三萬六千良夜,能得幾時圓。莫遣金盆落,達曙照無眠。
十幅澄江練。裊香絲、文心一縷,驚才絕艷。
出水芙蕖生夢穎,豐致嫣然初見。恰又似、朝霞舒卷,張緒風流標格好,比垂楊、一樹靈和殿。眼灼灼、更如電。
思騎黃鶴尋仙眷,訴喁喁燈前才子,淚痕清泣。
怪底風人俱善感,各帶一分哀怨。記當日、春蠶絲纏。
剪彩裁云工綺語,把鴛花、金粉思量遍,成往事、說來倦。
茫茫禹跡,九域乃賓。
庶士交正,無思不順。
馬怠其衡,車曳其輪。
飛龍造造,天命有晉。
冉冉浮光一擲梭,明年年并古甘羅。
詩書萬卷翁能積,義理千層汝自磨。
塊土謾堆終是塔,涓流不息自成河。
莫言幼小無加勉,少婦騰騰是阿婆。
底事蹉跎二八年,
嫁時裝著未周旋。
年年織得新絲絹,
又被家翁作稅錢。
夏日舒以長,齋內深更靜。
正襟新浴馀,肅容湛天性。
悠哉四圣心,玩味頻起敬。
好風生坐隅,竹色鮮相映。
澹爾絕外牽,伊誰共佳興。
盛夏郁郁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
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
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
欲托長歌歌不足,金蘭為我盡殷勤。
幾欲候公湖水濆,不堪彌月黯春云。
床頭曲米計已漉,籬腳杞叢行可分。
精力底須青竹杖,雅懷多在白鷗群。
蒲輪到日從容謝,自有兒郎能致君。
轟轟槍炮起西城,不似尋常爆竹聲。歲首無端天降禍,亂離誰不膽心驚。
匆匆深夜赴山莊,避難新春客異鄉。擾亂清平心太忍,邦稱忠義作疆場。
滿城烽火亂如麻,膽破心驚幾萬家。最是教人深痛處,書生被拉挽兵車。
洪楊擾后又鏖兵,怕聽晨昏刁斗鳴。滿目瘡痍馀燼劫,不堪回首暨陽城。
柏舟苦操有誰知,婚嫁綱維我獨持。
意緒亂同麻萬緒,心絲紛若藕千絲。
要將家振應懷志,欲望夫歸未有期。
今日可憐中道別,惟祈來世永相隨。
秋江東北風吹棹,夜色西南月度河。
客子生涯隨路酒,漁郎消息隔煙歌。
雁行千里緘題到,牛背前村短笛過。
船外暗香來不斷,芙蓉知傍水云多。
少年長揖出賢關,自許行藏契孔顏。云路不求千載遇,篳門贏得一生閑。奇言盡掃雞三足,妙意誰窺豹一斑。盡道東床如李漢,會傳馀論落人間。
它時膚使早還鄉,駐節旁連避世墻。雁序風標蓮破萼,鳳雛衣袂桂飄香。花邊對酒春難老,竹里圍棋日自長。曾共國人歌友愛,傷心重到棣華堂。
道人于世已忘名,相府聞風眼自青。險韻舊聯韓子句,直詞今稱蔡邕銘。壁間玉唾情何厚,梁上銀鉤墨尚馨。只爾便知君不朽,豈緣中說載元齡。
王質爛柯事,傳聞不在疑。
百年容易客,一局等閑棋。
此著有誰見,無言祇自知。
石橋南畔路,依舊日斜暉。
潮到禺陽一宿回,峽門南北向江開。玉環已絕仙猿跡,長笛空傳帝子哀。黃鵠有心終一舉,白云無恙自重來。峰峰相對都相似,彩翠紛紛入酒杯。
二禺離合似羅浮,三峽榮回到郁洲。螺女望夫山石老,秭鵑思婦野云愁。何心帝子偏長往,有恨王孫定久留。最是南朝馀古木,蕭條落葉易高秋。
嵯峨峽口多奇石,一一香壚不似峰。夾岸赤城開錦繡,滿江青影倒芙蓉。松篁處處迷山寺,洞穴時時應暮鐘。未盡諸灘愁婦子,眠篙不遣一人松。
險絕飛厓半壓舟,紛紛象馬石當頭。風教急峽三朝過,雨遣驚灘一日留。山鷓催歸知有夢,野花多故肯忘憂。迷津欲向煙波問,漁父無人祗白鷗。
峰作華不四注來,芙蕖何處翠華臺。一天石筍穿霞出,百道云門夾水開。去路蒼茫邊雁引,歸心斷絕野猿催。嗷嗷烏烏霜林外,菽水干人愧不才。
北風吹鮑一帆弓,下水憎他竹箭同。百丈攀緣愁鳥道,千盤上下苦蠶叢。峰多牙角森相觸,石積青冥郁不通。絕壁有時如射的,煙蘿穿遍翠玲瓏。
天然勾漏幾峰深,彈子誰穿鐵壁心。亂出風云無數竇,長含水石有馀音。空中花滿知霜瀑,絕頂松多隱玉簪。猿鳥不知人有怨,聲聲相應膝間琴。
橫斜多似不成峰,迸出空冥盡籜龍。四壁痕留乾瀑布,半天香墮濕苔松。潭邊猿狖枝枝影,石上麇麚處處蹤。灌木悲吟山鬼答,離憂何處更相從。
一重煙雨一重愁,深掩蓬窗聽瀑流。多羨無家惟白鷺,絕憐如故是黃牛。漁燈稍辨沙邊驛,戍角頻驚江上樓。垂老始知行役苦,于陵衣食向人求。
鷓鴣相喚白花潭,多事雌雄祗向南。越鳥亦知憐久客,空閨應枉種宜男。帆檣拂盡千峰翠,衣帶拖殘一水藍。井畔未留廬橘樹,高堂無養望蘇耽。
日色隱花萼,清夜宴華清。梁州新曲初就,錦瑟按銀箏。中坐太真妃子,列坐親封秦虢,歌笑盡傾城。百斛金尊倒,一醉玉山傾。
扶上馬,東小玉,右雙成。絳紗籠燭高照,宮漏已三更。抱得祿兒歸去,酒醒三郎何處,忽聽鼓鼙驚。
可惜馬嵬恨,不得寄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