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兄悼外子原韻三首(1) 其三
柏舟苦操有誰知,婚嫁綱維我獨持。
意緒亂同麻萬緒,心絲紛若藕千絲。
要將家振應懷志,欲望夫歸未有期。
今日可憐中道別,惟祈來世永相隨。
柏舟苦操有誰知,婚嫁綱維我獨持。
意緒亂同麻萬緒,心絲紛若藕千絲。
要將家振應懷志,欲望夫歸未有期。
今日可憐中道別,惟祈來世永相隨。
我堅守婦德的苦情誰能知曉,子女婚嫁等家庭大事都由我獨自操持。我的思緒像亂麻一樣繁雜,內心的情感如藕絲般紛擾。想要振興家業就應心懷壯志,盼望丈夫歸來卻沒有期限。如今令人憐惜地在中途分別,只祈求來世能永遠相伴。
柏舟苦操:出自《詩經·邶風·柏舟》,后用來指寡婦守節。
綱維:指社會秩序、法度,這里指家庭事務。
中道別:中途分別,指丈夫離世。
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丈夫去世后,她獨自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當時社會對寡婦有守節等要求,詩人在操持家庭的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同時對亡夫充滿思念,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丈夫離世后堅守婦道、操持家庭的艱辛,以及對丈夫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比喻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女性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瀟灑松陵江上亭,醉來一夢傲云屏。生前笑語君須惜,世事紛紛不用醒。
盤石幽亭樂未央,是非窮達兩相忘。塵寰下望知何許,爛醉高眠自有鄉。
塵埃收得一身閑,飲盡春瓶曝背眠。醉耳猶嫌山鳥聒,夢魂終日上高天。
一枕雙湖意浩然,狂歌酒盡即高眠。吾生久與時相棄,好逐君歸作二仙。
四松魁偉影相重,
勢壓松顛更一峰。
未必大夫為莽屈,
遲他歲月不成龍。
滌硯裊元云,瀟湘寫練裙。
龍蛇雙腕競,魚燕尾梢分。
出像傳毛穎,題幀仿墨君。
夫人學已熟,誰復笑羊欣。
急雨嘈嘈下海門,隔船愁聽為停樽。
江邊司馬秋風淚,塞上明妃夜月魂。
猿鳥無聲山寂寂,魚龍欲舞水昏昏。
天涯自古多淪落,幾輩相逢得細論。
周郎素蘊平戎略。聊此司征榷。他人兩載已辭難。君獨三年、只作一朝看。
紫萸黃菊重陽后。木落秋容瘦。休斟別酒慘離裾。戚畹如今、個個有新除。
酒薄愁濃醉不成。夜長敧枕數殘更。嫩寒時節過燒燈。
已自孤鸞羞對鏡,未能雙鳳怕聞笙。莫教吹作別離聲。
金堤舊潰高家堰,復道今年盛昔年。
自古塵沙同浩劫,斯民涂炭豈前緣?
沉江欲禱王尊壁,擊揖誰揮祖逖鞭?
大廈正須梁棟拄,先生何事賦歸田?
湖上雨,景色淡空濛。幾處樓臺迷倒影,滿溪煙樹失高峰。曲港小船通。
西泠路,千澗響淙淙。破竹泉高天界水,翻經聲和上方鐘。游屐片云封。
碣石岧峣,崆峒突兀。龍蟠鳳翥圍宮闕。吡廬閣上望神州,人煙九點青如發。
北海壺觴,西城鞋襪。薊門斗酒狂歌法。金元戰壘草黏天,黃沙萬里懸秋月。
舟比黃龍,船名青雀。相傳萬歷年間作。水嬉一試起狂風,牙檣錦纜今零落。
菡萏秋殘,茭蒲雨弱。橋邊玉板猶如昨。釵鈿繡蝕舊妝臺,行人錯擬臨春閣。
漢時松青,秦關月白。居庸山翠浮千尺。皂雕風勁起摩云,寒霜欲變秋林赤。
不律吟孤,叵羅愁釋。酣眠且看長安弈。城頭一夜動悲笳,離腸早斷江南客。
花閒清坐,坐久渾忘我。好句自來還錯過,斷續幽禽如和。
邈然山水虛深,昭文欲鼓無琴。誰信百年泡幻,等閒一刻千金。
水長鷗初泛,山寒茗未芽。
深林聞社鼓,落日照漁家。
渡遠呼船久,橋傾取路斜。
客愁慵遠眺,不是怯風沙。
罷閫歸田后,囊頭對獄辭。
孤忠傳異代,野史記當時。
事與水云逝,名同日月垂。
夕陽孤照外,猶樹大明碑。
嚼雪題新句,焚香凈客心。
天寒煙較重,云暗夜來深。
天冷茶聲歇,衣單露氣侵。
孤燈人寂寂,聊寫靜觀吟。
慷慨陳孤憤,倉皇就逐臣。
危言難悟主,直道豈謀身。
荊玉原無玷,隋珠別有因。
由來失路泣,不向賜環人。
決去泉聲亦一奇,
可應泉脈有窮時。
導河積石非無愿,
未許支祈圣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