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二首 其一
驪珠未剖價難酬,
灼爍寒光映碧流。
罔象未能知去處,
更憑子細說端由。
驪珠未剖價難酬,
灼爍寒光映碧流。
罔象未能知去處,
更憑子細說端由。
驪龍的寶珠還未剖開,其價值難以估量,它閃耀的寒光映照在碧綠的水流中。像罔象這樣的神物都不知道它的去處,更要憑借您詳細說說其中的緣由。
驪珠: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
酬:估量價值。
灼爍:光彩閃耀。
罔象:古代傳說中的水怪或神物。
偈語多為禪宗和尚開示時的話語。此偈創作背景或與禪門對佛法、真理的探討有關,和尚以形象的比喻啟發眾人去探尋佛法真諦,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較難考證。
這首偈語以驪珠為喻,探討未知事物。通過神秘意象和情境,引導人們思考真理。在禪學文學中,以獨特方式啟發修行者探索內心和佛法。
海國多新意,生涯自不貧。
清流環靛戶,白水散?人。
零露龍噓漐,油云蜃積鱗。
所嗟鉛槧客,風俗未相親。
伊人已云逝,山水憶知音。夙志期遠游,依依見我心。
我心飛上羅浮島,綠蘿花開覆煙草。鮑靚由來親隱淪,葛洪于此開懷抱。
遙見飛云跨鶴來,手持白玉荷花杯。爾家仙客五百載,驅雞已上松風臺。
松風臺上飛流霞,松風臺下沽酒家。可知月落參橫夜,惟有寒梅一樹花。
快槳凌流捷有神,縠紋江水碧粼粼。
辭家心緒真如醉,賦別年華不似春。
峴首尚懷羊叔子,魚梁空吊孟山人。
夜深誰唱銅鞮曲,柳葉蘋花接漢濱。
高樓曉日澹龍光,南陌何人出采桑。強欲嗣音愁不那,羅敷憔悴使君傍。
長門深鎖月華光,清殿無人蘭茝香。浪說長卿原薄倖,何因詞賦感君王。
溝水東流春日陰,因君試誦白頭吟。茂陵少女休相訝,自是當時誤弄琴。
一去山中廿二年,重來有約竟茫然。
窮居笑我頑同石,文事多君彩印椽。
今日開山作宗祖,向來彈鋏等風煙。
馀齡剩喜游從樂,更結青烏白鶴緣。
作意歸來孰謂非,挹芳有地復何疑。
遲留固是全交道,勇退方知識事宜。
尚用侍郎書戶契,肯求節度買山貲。
風流莫遣諸兒覺,共被同行又一奇。
袖拂煙霞出紫都,宏開朱觀作仙區。
寰中日月隨青竹,杖底龍鸞結綠蒲。
玉女三漿噓伏火,金鰲百煉躍重湖。
年來元氣誰斟酌,祇藉先生白玉壺。
島嶼平鋪幾點沙,
人從鰲背立生涯。
煙波萬頃天連水,
得見青山才是家。
昔聞華胥與凈土,道釋寓言非目睹。此圖物色皆華人,太平氣象在里許。
競披野服裝束儉,旋瀉薄醪盆盎古。小姑丘嫂丑駭人,襁兒于背行傴僂。
嶧桐泗磬未嘗試,手持蕢桴叩土鼓。當時四里安耕鑿,百姓焉知有官府。
帝心猶不奈叢脞,欲以黃屋讓支父。烏乎放勛去已遠,朝野多事民愁苦。
腐儒未暇論秦漢,齊榷魚鹽魯稅畝。舟鮫衡麓設譏禁,□若海神愁摘煮。
計臣各操享上說,禍先及農次商賈。南鄰責米借斗斛,西舍誅帛空機杼。
又聞更盼平□□,□□□□□官庾。何況防秋羽檄急,□□□□選材武。
下鄉卒毒慘于蛇,坐衙官惡猛如虎。十家九亡村落靜,存者鬼質身襤縷。
有時適野挑薺食,亦或逢場戴花舞。披圖茅屋晴窗下,偶然釋耒一摩拊。
老農未知陶唐世,過予瞪視口譫語。暮年憔悴欲移鄉,借問此是何處所。
承光松栝郁蒼蒼,
玉甕臨階佛負墻。
借與溫公呼獨樂,
可憐洛蜀費平章。
聞說南軒下,澄然洗客心。
不風蘭自馥,非霧竹常陰。
檐影閑云過,欞光淡月侵。
興來誰與語,撫弄膝間琴。
少年擊劍更吹簫,
劍氣簫心一例消。
誰分蒼涼歸棹后,
萬千哀樂聚今朝。
三月西城淑景多,
曉煙清露暗相和。
晚鐘未用催歸客,
聞道新亭更可過。
嘉陵江遠望峨眉,滿地殘蘆月上時。不管瞿塘風浪惡,小篷窗底自題詩。
白帝城邊樹萬層,黃牛峽里上秋鐙。沽得郫筒好春酒,不辭風露下巴陵。
出嶺入嶺山鐘聲,上灘下灘螢火明。一只鸕鶿引人去,自欹風簟看潮生。
巫山巫峽滿秋煙,山木蒼蒼冷到天。兩岸猿聲休太苦,青溪歸客未曾眠。
司春瞇目腦冬烘,曳白教飛十里紅。
三五阿婆曾莽撞,八千淚眼盡寒窮。
昌圖驢弱宮袍涴,賈島墳乾金粟空。
毷□曲江聊一打,韶光落魄意偏雄。
絕島誰傳颶母生,五羊城角暮煙晴。
蠻花爭傍陳隋碣,海道曾過秦漢兵。
百戰地埋烽火黑,中宵龍抱寺鐙明。
無心更訪崖門事,月黯榕村破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