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費氏清馀軒
聞說南軒下,澄然洗客心。
不風蘭自馥,非霧竹常陰。
檐影閑云過,欞光淡月侵。
興來誰與語,撫弄膝間琴。
聞說南軒下,澄然洗客心。
不風蘭自馥,非霧竹常陰。
檐影閑云過,欞光淡月侵。
興來誰與語,撫弄膝間琴。
聽聞在那南軒之下,能讓人內心澄澈洗凈俗念。沒有風,蘭花自然散發著香氣;并非霧,竹子常自帶陰涼。屋檐的影子旁,悠閑的云朵飄過;窗欞的光影里,淡淡的月光灑下。興致來了卻無人可傾訴,只能撫弄膝上的琴。
澄然:清澈、純凈的樣子。
馥:香氣。
欞光:窗欞透進來的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拜訪費氏清馀軒時,被此處清幽高雅的環境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閑適且陶醉于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費氏清馀軒的清幽環境,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清新。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高雅閑適生活的追求,在文學上體現了傳統山水田園詩的風格特色。
綿宇正歡心,虞韶驟遏音。戴天憂杞國,就日悵崦岑。貫朽三泉府,方輸九牧金。斯民已仁壽,至理更難忱。
銷午夢,減春愁。上盡重樓更上樓。日暮鄉關何處是,寒鴉飛去水悠悠。
江干遙矚峨嵋峰,云端窈窕青芙蓉。昔時寒翠隔人境,今朝坦道開蠶叢。泉聲瀉珠出幽澗,霧氣織縠纏長松。呼來靈猿爭索餌,欲尋玄豹潛無蹤。掣電飛車破林莽,振衣初登天九重。陰霾頓掃碧霄凈,羲和馭日光熊熊。絕頂仰瞻矗金殿,流輝奪目騰霓虹。廣場高塑十方佛,巍巍寶塔身玲瓏。皇家不敵釋門富,明珠灼爍鑲為瞳。名山獨佔作威福,斯民水火哀無窮。百年更患夷變夏,神州浩劫吾輩逢。詩騷一脈嘆垂絕,雷鳴瓦釜銷黃鐘。即今壇坫渺英杰,安得太白人中龍?正聲有待復元古,巨刃應倚摩天雄。招邀勝侶來四海,扶持大雅欣道同。結盟須到最高處,紫霞萬朵飄蒼穹。層冰積雪化流水,筆花宜放春融融。金頂作歌喚鸞鶴,謫仙傳語蓬萊宮:諸君愿負起衰責,清音繼我援絲桐。垂裳倘見太平世,心聲和樂吟雍容。惜哉河清尚難俟,塵寰遍地燃狼烽。騷人永存補天志,但明斯誼休求功。危崖凜立迎霜風,徘徊猶戀斜陽紅。何年獨訪赤松子,共拄九節青玉筇。
燕坐洗塵顏,風林久未還。眾流爭漱浦,群瀨欲聾山。鳴蚻楊陰靜,飛蠝檜影閒。晚來空翠濕,似覺雨斑斑。
吾豈匏哉系此間,巧窗設后夢應閑。故侯久種青門土,新句還拋綠玉山。莫誤皋陶留削面,曾傳隋苑落香鬟。木瓜不為瓊瑤報,要爾分題入社刪。
小阮詞章出竹林,空山風雨蟄龍吟。酒延臣叔無量壽,詩入郎君有古音。真樂東山聞唱和,虛名大陸任浮沈!黃英落盡寒梅瘦,棖觸春暉寸草心。
雙棲廿載寂無嘩,張一吾兒又注丫。何處鶉衣鮐背客,夜深被袱入人家。
龐老閑投世外名,入山深處任真情。誰知山木亦隨世,惟有鹿門依舊青。
科甲早巍巍,官曹總帝畿。間嘗森畫戟,畢竟踐黃扉。衣缽傳兒輩,笙歌徹妓圍。百年盈省陌,何翅古來稀。
日夕驅車底事忙,輕煙籠樹淡山裝。野花開遍斜侵徑,陣陣乘風撲袖香。
俯仰隘九州,思欲凌風翔。詎知蓬萊居,宛在東風傍。流耀敞閟室,倒影籠虛房。方扉蔭弱木,圜樞結摶桑。爰有兩仙人,伉儷坐中央。被以清霓衣,襲以絳霞裳。揚眉粲玉色,笑語芝蘭香。九天降靈氣,萬象藹春陽。蟠桃灼其花,珠樹弄其芳。初疑郁宵館,復似太微堂。金童劇西偏,玉女戲東廂。左待白麟脯,右挹玄露漿。奏以養生篇,侑以卻老方。永延金石壽,天地同其長。
舉目誰親無可攀,翛然獨對水云閑。山色里,浪花間,妙體堂堂不露顏。
尋常重別離,此日不回顧。脫手即生天,得錢差可度。
官階何足論,太守猶步兵。時既失斟酌,怨憤亦殊情。旨酒信無功,新詩厲金聲。異彼竹林詠,不及山王名。
春入西園何苦誇,我曾狂醉洛城花。如今老大都無興,獨坐晴軒看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