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 其二
半夜驚夢回,桐葉紛索索。
杖藜視天宇,雨罷云收腳。
清風拂襟裾,片月墮籬落。
嗟我游已倦,悵此久淹泊。
豆畦今已花,稻壟行可穫。
翻思黃卷中,古人誰可作。
田園愛潛歸,簞瓢識顏樂。
譬彼鷦鷯心,平生在叢薄。
半夜驚夢回,桐葉紛索索。
杖藜視天宇,雨罷云收腳。
清風拂襟裾,片月墮籬落。
嗟我游已倦,悵此久淹泊。
豆畦今已花,稻壟行可穫。
翻思黃卷中,古人誰可作。
田園愛潛歸,簞瓢識顏樂。
譬彼鷦鷯心,平生在叢薄。
半夜從驚夢中醒來,梧桐葉紛紛作響。柱著藜杖看天空,雨停云散。清風吹拂衣襟,殘月墜落在籬笆邊。可嘆我游歷已倦,惆悵在此長久停留。豆畦如今已開花,稻壟即將收割。反而思念起書中的古人,誰能與我同作?喜愛陶淵明歸田的生活,懂得顏回安貧樂道的快樂。就像那鷦鷯的心,平生只在草叢中棲息。
索索:形容樹葉掉落的聲音。
杖藜:柱著用藜莖做的手杖。藜,一種草本植物,莖可做手杖。
淹泊:長期停留。
黃卷:指書籍,古代書籍用黃檗染紙防蠹,故稱。
簞瓢:出自《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指安貧樂道的生活。
鷦鷯(jiāo liáo):一種小型鳥類,常棲息于灌木叢中,此處比喻安于小處的心態。
此詩為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今重慶奉節)時所作。此時詩人歷經戰亂漂泊,年老多病,久客異鄉的孤獨與對安定生活的渴望日益強烈。詩中“游已倦”“久淹泊”正是其羈旅生涯的真實寫照,而“田園”“簞瓢”之思則反映了對精神歸宿的追尋。
全詩以秋夜驚夢為引,由景及情,從秋夜即景寫到倦游之嘆,再以田園將收的生機與古人安貧樂道的精神自勉,最終以“鷦鷯”自喻,點明安于平凡、追求內心充實的主旨,體現了杜甫在漂泊中對精神家園的堅守。
誰種幽花傍淺清,含紅怨綠影亭亭。
云歸巫女粧猶潤,浴出楊妃困未醒。
好把芳楊臨晚岸,莫教飛片逐浮萍。
相看最憶吳船路,萬里芙蓉水滿涇。
幾年辭輦寺,擁衲住云林。
上國歸心絕,千峰去夢深。
殘經看雪卷,好句聽秋吟。
曾有尋高跡,禪房古木陰。
彤庭留不住,歸憶舊山頻。
世路都無念,心源養得真。
瓊臺棲樹石,碧落應星辰。
幾話蟠桃熟,罇前醉過春。
夏云多奇峰,干城冷相映。借問諸禪僧,那個堪憑定。
干城高鎖月,夏云欲為雨。若謂非全功,子細看規矩。
酷矣秦皇滅,荒哉漢武還。
將軍封五利,神藥訪三山。
重色為金屋,窮兵過玉關。
豈知堯舜道,千古在人間。
煙雨葦森森,飛翔豈易尋。
印沙蹤自淺,傍水意還深。
頂撼絲難斷,翎飄雪未沈。
終宜鴛作侶,寧肯雜凡禽。
老盧之子,四三二一。
將欲振飛,卷比叢室。
松凌霜兮運青,水帶巖兮流急。
南北東西,云開見日。
孤吟成白首,十載別同聲。
海國書難到,空堂夢易成。
淳風心共樂,直道世多輕。
未卜重相見,波濤萬里程。
憶向荒原別,殘陽雪霽初。
幾宵成去夢,經閏絕來書。
處世慵難減,眠云癖未除。
幽懷向誰說,昨夜對蟾蜍。
結宇平湖濱,放意且閑逸。陵峰時采藥,服餌蠲故疾。
藜藿可供餐,茆茨可容膝。浮生貴適性,何須次奢佚。
清景況在目,萬事安能恤。水天爭冷落,林巒共盤鬰。
有時泛舟歸,閑門曬殘日。徑荒人跡絕,庭靜精怪出。
春羹漾紫莼,冬盤列黃橘。坎井亦已樂,尺蠖誰云屈。
外境莫我惑,貞心長抱一。涅槃終極典,虛堂每談述。
不顧知者希,庶欲己無失。齊物鄙莊周,見性師妙吉。
翛然混生佛,湛爾無虛實。知音來不來,時時掃幽室。
方袍圓頂義何宣,續焰千燈豈小緣。
花雨座前猶滯相,虎馴庵畔尚稽詮。
巖棲冢宿難依望,鶴貌云心迥灑然。
寶杖夜鳴寒嶠月,銅瓶秋潄碧潭煙。
名標練若澄諠猾,跡念昏衢警睡眠。
林下雅為方外客,人間堪作火中蓮。
情高不是超三際,道在非同入四禪。
浮世勉誰知逝水,深峰甘自聼飛泉。
苾??草馥僧祇后,玳瑁盂傳古佛先。
珍重覺皇有真子,坤維高步列金田。
夜久聞橫笛,寥寥景更賒。
天容垂極岸,月色冷平沙。
靜引鄉心遠,閑驚旅鬢華。
哀音殊未已,可處落梅花。
勝游生末跡,杳自狎時群。
卷衲消寒木,揚帆寄斷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邊聞。
別后石城月,依依遠共分。
旅舍少相識,孤吟俗態分。
客情生夜雨,歸夢入秋云。
砌冷螢頻過,窗幽雁忽聞。
西峰泉石在,終去謝人群。
杜若谿邊待釣船,怨紅傷翠助鸝鵑。
戰回春事青蒲劍,買破韶光綠荇錢。
千嶂遠圍芳草國,一江晴浸斷霞天。
未知多感多愁客,何處偷尋甕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