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湛上人
幾年辭輦寺,擁衲住云林。
上國歸心絕,千峰去夢深。
殘經看雪卷,好句聽秋吟。
曾有尋高跡,禪房古木陰。
幾年辭輦寺,擁衲住云林。
上國歸心絕,千峰去夢深。
殘經看雪卷,好句聽秋吟。
曾有尋高跡,禪房古木陰。
你離開輦寺已經好幾年,身披僧袍住在云霧繚繞的山林。回歸都城的心思已絕,在千峰間的夢境愈發深沉。在雪中翻閱殘舊的經書,在秋夜吟誦美妙的詩句。我曾尋訪你高雅的蹤跡,在古木的樹蔭下找到你的禪房。
輦寺:可能是一座寺廟名。
擁衲:身披僧袍。
上國:指都城。
殘經:殘舊的經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聽聞湛上人隱居山林修行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達對友人的牽掛和對其修行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湛上人的思念與贊賞。其特點是意境清幽,通過對友人生活場景的描寫展現其修行狀態。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僧人修行生活的關注。
萬卷牙簽負善和,秋蕓香淺蠹魚多。近來始識書真味,意倦才荒柰老何。
報衙課蜜日飛忙,競采群芳浥露香。睿筆寫生同化育,上林隨處駐春光。
自分秋禾后吐芒,敢云琢玉晚圭璋。漫憑先德馀家慶,豈是生申降岳祥。攜抱且堪娛老況,長成或可望書香。不辭歲歲臨湯餅,還見吾家第幾郎?
截發甘扃戶,同心悵結縭。百年蒿里夢,五夜柏舟詩。熊膽含辛日,鴛衾入夢時。斑衣張仲在,好為賦瑤池。
數聲微雨風驚曉。燭影欹殘照。客愁不奈五更寒。明日梨花開盡、有誰看。追尋猶記清明近。為向花前問。東風正使解欺儂。不道花應有恨、也匆匆。
只道春歸歸尚早。幾度聽鶯,人倚鶯聲老。故國山河青未了。夕陽冉冉生芳草。算是今年春事好。春落天涯,游子何曾到。至竟東風難破笑。蘼蕪山下行人少。
南去北來人自老,落花飛絮悠悠。思君一度一登樓。無窮煙水里,何處認并州。忽見姓名雙淚落,新詩聊浣離愁。若為重醉繡江秋。芙蓉明月下,來往一扁舟。
五柳莊前霜葉枯,歸來三徑已荒蕪。自書甲子紀正朔,世上那知劉寄奴。
一宿山中竟莫留,可能長伴赤松游。殷勤好去張公子,休愛人間萬戶侯。
幽居亂蛙黽,生理半人禽。跫然已可喜,況聞弦誦音。兒聲自圓美,誰家兩青衿。且欣集齊咻,未敢笑越吟。九齡起韶石,姜子家日南。吾道無南北,安知不生今。海闊尚掛斗,天高欲橫參。荊榛短墻缺,燈火破屋深。引書與相和,置酒仍獨斟。可以侑我醉,瑯然如玉琴。
雨后臨池草色浮,小樓欲上又還休。兒童問我悲何事,忽見山茶長一頭。
蒲萄斗酒自堪醉,何用苦博西涼州。使我堆錢一百屋,醉倒春風更掉頭。
花信爭先,暗將春意傳桃李。壽卿同醉。綠野連珠履。麟閣丹青,眷注耆英裔。眉間喜。日邊飛騎。來促東山起。
微寒騷屑窗竹,淡月朦朧夜天。路暗城頭傳警,漏稀更士高眠。
簾外殘燈照夜愁,秭歸啼夢五更頭。捲春一夜東風緊,倒約飛花入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