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路春風
云路門頭泮沼東,東君到處總春融。
詠歸曾點行邊趣,煖入光庭座上風。
繞閣玲瓏揚曉鐸,滿門桃李藹芳叢。
文衿濟濟閑來往,萬里青云一路通。
云路門頭泮沼東,東君到處總春融。
詠歸曾點行邊趣,煖入光庭座上風。
繞閣玲瓏揚曉鐸,滿門桃李藹芳叢。
文衿濟濟閑來往,萬里青云一路通。
在云路的入口,泮池的東邊,春風所到之處,一片融融暖意。如同曾點在詠唱著歸來,一路有著別樣的情趣,溫暖好似融入了光庭座上的微風。樓閣周圍,清脆的曉鐸聲悠揚傳揚,滿門的學子如同芬芳的桃李花叢。身著文服的學子們從容地來來往往,仿佛萬里青云之路就此暢通。
云路:指高遠難行的路,常比喻仕途。
泮沼:學宮前的水池。
東君:司春之神,這里指春風。
詠歸曾點:曾點,孔子弟子,他曾描述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在暮春時節與友人一起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臺上吹風,然后唱著歌回家,孔子很贊賞他的想法。
曉鐸:清晨的鐸聲,鐸是一種大鈴。
文衿:指文人,學子。
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學宮之中,當時社會重視教育,文人學子們在學宮中刻苦學習,追求仕途。詩人看到學宮在春風中充滿生機,學子們積極向上的景象,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表達對學子們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學宮的學習氛圍和對學子們的美好祝愿。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它反映了當時的教育文化和文人的情感。
以身托孤,實惟死友。
撫嫗長之,若父若母。
潛授于韓,克興厥后。
崇廟以獻,德侈報厚。
周設司爟,雖列夏官。
仍襲孔易,闿端實難。
相彼商丘,永懷初造。
不腆桂椒,匪以為報。
掩抑笙簫,鏗谹金石。
神來宴娭,嘉我休德。
奉祀之臣,洗心翊翊。
錫茲福禧,以惠四國。
報本之禮,載于甲令。
靈壇昭告,神既來聽。
徹彼豆籩,精誠斯罄。
實惟豐年,農夫之慶。
〔太簇為征〕
猗歟禖宮,祀典所貴。
粵自艱難,禮或弗備。
以迄于今,始建壇壝。
愿戒云車,歆此誠意。
赫赫高廟,于堯有光。
覆被萬祀,冠冕百王。
有量斯幣,蠲潔是將。
在帝左右,維時降康。
〔姑洗為羽〕
于赫我宋,以火德王。
永永丕圖,繄神之相。
神之來矣,維其時矣。
禮備樂奏,神其知矣。
黃流在中,惟馨香祀。
于薦于神,爰祗厥事。
禮從多儀,以進為文。
尊斝三獻,昭示孔勤。
寅恭我神,惟上之使。
俾成康年,民徯休祉。
折俎既登,??酒既盈。
匪薦是專,配以明誠。
大哉圣王,實天生德。
作樂以崇,時祀無斁。
清酤惟馨,嘉牲孔碩。
薦羞神明,庶幾昭格。
猗歟崇基,右平左墄。
祗率典常,屆茲秋夕。
陟降惟寅,威儀抑抑。
神其鑒觀,穰簡是集。
〔征一曲〕
若稽有唐,克致崇極。
祝號既升,爰增祭式。
從享于郊,神斯受職。
我祀肇新,式祈陰騭。
大享季秋,百執揚厲。
明明太宗,赫赫上帝。
祗薦忱誠,式嚴圭幣。
祚我明德,錫茲來裔。
肇新帝藉,率我農人。
三推終畝,祗事咸均。
陟降孔時,粲然有文。
受天之祜,多稼如云。
肅肅清廟,于顯維德。
我祀孔時,我奏有翼。
秉翟載駿,有來干戚。
神之燕娭,休祥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