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月十首 升殿用《正安》。
猗歟崇基,右平左墄。
祗率典常,屆茲秋夕。
陟降惟寅,威儀抑抑。
神其鑒觀,穰簡是集。
猗歟崇基,右平左墄。
祗率典常,屆茲秋夕。
陟降惟寅,威儀抑抑。
神其鑒觀,穰簡是集。
啊,這崇高的基業,右邊是平道左邊是臺階。恭敬地遵循典章常規,來到這秋天的夜晚。上下進退都心懷敬畏,舉止儀容莊嚴肅穆。神靈請審視監察,讓吉祥福祉都聚集于此。
猗歟:嘆詞,表示贊美。
崇基:崇高的基業,這里可能指祭祀的場所等。
右平左墄:古代宮殿、祠廟等建筑,臺階有平道和臺階之分,右為平道,左為臺階。
祗率:恭敬地遵循。
屆:到。
陟降:上下,這里指祭祀者在祭祀過程中的行動。
寅:敬畏。
抑抑:莊嚴肅穆的樣子。
穰簡:吉祥,福祉。
此詩為祭祀夕月(月亮)時升殿所唱的樂歌。在古代,夕月祭祀是重要的國家祭祀活動之一,通常在秋分日舉行,以祈求月亮神靈的庇佑,維護國家的安定和農業的豐收等。這首詩創作于相應的祭祀制度施行時期,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神靈的尊崇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作為祭祀樂歌,主旨在于表達對神靈的敬畏和祈福。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符合祭祀場合的氛圍。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古代祭祀文化和樂歌創作的一部分,對于研究古代祭祀制度和文學形式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衛風興歌德,大易亦言介。德者壽之基,介內斯介外。此志諒弗渝,吾心久云泰。
浮榮安可搴,高蹈何恨早。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脩名隨風翔,嘉遁若龍矯。棲遲二十年,匣此不世寶。灝露團紅蘭,涼吹發清昊。因知吐芳訊,慰我夙昔抱。
歸夢逐飛鳥,修程柰爾何。澄江饒浦溆,落日亂駕鵝。近市浮圖小,還家客艇多。裁詩且消遣,隨意發高歌。
君言芙艷曉來佳,妾愛荷香暮入懷。曉露畏同君意竭,暮風長與妾心偕。
經年不見陳文學,孤負茅檐濁酒杯。黃葉滿窗風雨至,尺書千里雁鴻來。世亂固應為士賤,好懷那得為君開。正思春水扁舟好,擬看扶桑海上回。
草木根荄暖未回,□□□□□□□。□□□□□□□,老干槎牙一半摧。水急可曾流影去,雪深還不礙香來。赤松孤竹真渠友,萬紫千紅總皂臺。高標獨立歲寒時,不受狂蜂浪蝶知。樹百千年枯更好,花三兩點少為奇。暗香疏影孤山句,卻月凌風水部詩。顧我對渠吟未穩,且將淡墨貌橫枝。屋檐斜入一枝低,欲為形容頗費思。蕭灑花裁冰腦綴,橫斜干倚斗杓垂。風浮香動更闌后,窗映枝橫月轉時。最是孤高難著語,只宜索笑莫言詩。橫隔片煙爭向靜,深藏翠幕全真性。霞拖數縷日初沉,月掛一眉天未暝。問訊頻敲碧玉枝,覓詩踏遍蒼苔徑。有時小醉倚幽窗,只藉清香聞得醒。半黏殘雪不勝清,可惜梢頭欠月明。影不橫斜冰未泮,香微漏泄曉初晴。餐氈蘇武應同調,披氅王恭想再生。忍凍保全清節在,為渠從此定交盟。
鼻耳亦難必,中準化側輪。媼相翹專座,公卿翼兩甄。防魚教鱉守,引鶩與雞親。嫉惡貴巷伯,不知誰譖人。
十處尋芳九處空,遠隨溪舫訪溪翁。請還幾杖歌春鳥,學制綸竿弄晚風。幾樹江山憐晚暮,十年游走羨兒童。張生來問衡山道,又問衡山孰我同。
落葉千峰黑,籃輿問何處。犬吠知有村,石蹲疑虎踞。童子數相失,前后遙相語。望望漁火生,還歸石湖去。
翩翻紫鳳雛,羽翮備五彩。徘徊千仞翔,余音散江海。于焉覽德輝,濟濟鏘環佩。天門何嵯峨,群仙久相待。晨沐晞朝陽,夜息飲沆瀣。如何復西飛,去去秦關外。岐山諒匪遙,啄食良自愛。終當巢阿閣,庶以鳴昭代。
馀不溪上山,映我杯中綠。我醉狂欲歌,潛蛟睡方熟。溪面寒無風,澄瑩千丈綠。我欲放輕舠,霜鏡不可觸。
波濤日陷蛙鳴起,梁園一夜滿城水。屋廬半塌塌人死,可憐哭聲水聲里。憶昨出飲黃昏歸,零濛巳灑力尚微。豈知中宵鬼神怒,雷翻電滾雨如注。我時怵愓不得眠,窗燈撲殺無計燃。洶涌一任霹靂走,恍忽若有蛟龍纏。地軸震仄久益急,披衣起坐坐復立。雞鳴氣勢幸稍緩,積漸天明日光入。琴沾書濕開我堂,二儀高下云低昂。黃鸝曬翅燕語梁,前何恐懼今何康。萬事夷險誰豫量,及時弗樂頭顱蒼。
裙屐翩翩集白門,青春意氣共誰論。三年海岱無消息,千里楓林入夢魂。舊業未妨吾輩老,故交驚數幾人存。結鄰終負他年約,白首離居湖上村。
過湖未得匹如閑,何幸湖心泊畫船。宇宙中間都是月,波濤外面更無天。誰知造物將奇觀,不與傖人付謫仙。管領渠儂無一物,鏤冰剪雪作新篇。
持節方臨江海上,乘槎又入斗牛津。翠榕秋霽碧天遠,紅葉風微粉署新。沙路有人迎棨戟,吳山回首近星辰。東南民力多凋瘵,今日甘霖屬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