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樂七首 其一
厭見千門萬戶,
經過北里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
崆峒散發何人。
厭見千門萬戶,
經過北里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
崆峒散發何人。
我厭煩看到千門萬戶,也不想在北里南鄰間往來。官府中那些佩玉鳴珂的官員有什么意義呢,又有誰能像在崆峒山散發隱居的人那樣自在呢。
千門萬戶:形容屋宇深廣,也指眾多人家。
北里南鄰:指鄰里人家。
鳴珂:顯貴者所乘的馬以玉為飾,行則作響,因名。有底:有什么。
崆峒:山名,相傳是仙人廣成子居住的地方,這里指代隱居之地。散發:指披散頭發,不受拘束,是一種隱居的姿態。
王維生活在唐朝,當時社會表面繁榮,但官場斗爭復雜。王維在經歷了一些仕途波折后,對官場生活逐漸感到厭倦,這首詩可能創作于他思想傾向于歸隱之時,表達了他對閑適自在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厭棄官場、向往隱居的情懷。其特點是直抒胸臆,情感鮮明。在王維的田園詩中,此詩體現了他對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豐富了其詩歌的思想內涵。
窮秋九月西風高,
疏林木落聲蕭騷。
出門長望無所適,
唯見空江生暮濤。
擊搏微禽拙自防,網羅須觸是尋常。不知利嘴鷹揚處,卻漫喧啾怨鳳凰。
鳳凰只是瑞時鳴,邂逅千年或一聲。不比喧啾爭巧舌,微禽何苦蓄疑情。
老去慚韓子,
閒來問大顛。
三山如此果,
四大是何禪。
錐卓猶馀地,
壺懸更別天。
夜航隨主駐,
春棹費流連。
高祖平生好謾罵,張王執禮身愈下。
貫高趙午爾何人,負氣乃欲臣弒君。
柏人縣中賊暗伏,上過心動不肯宿。
怨家告變王逮捕,自剄終何補。
貫高榜笞無完膚,王事幸白王已污。
自謂吾王孱王也,不知孱王真長者。
淮陰彭越盡強王,或殺或醢皆滅亡。
高祖之德不可負,孱王幾被公等誤。
月明仙院夜沉沉,
鸛雀高巢古木陰。
獨坐西樓鐘磬寂,
玉簫吹起故園心。
扶藜笑指赤松家,
踏破空中五色霞。
縹緲何人吹玉笛,
春風開遍武陵花。
暗壁寒螀聚夜愁,
孤燈相憶話綢繆。
雁來不接西風字,
又見黃花老卻秋。
紙窗颯颯覺風生,
一穗明燈暗復明。
獨夜凄涼真鬼境,
空山寂寞少人聲。
招魂不作蘅蕪夢,
營葬徒傷宿草情。
起坐支頤孤枕上,
淚痕如水尚盈盈。
傾國先呈皓齒,靈心暗托瓠犀。麝蘭香沁茗甌時。中有醍醐妙理。
春筍纖纖半露,燈前低斂娥眉。禪心果否絮黏泥。珍重阿難戒體。
遠山疏影豆茅茨,白石漫漫客子悲。
落葉欲分煎茗火,殘更裁得寄僧詩。
寒窗十載醒人夢,暗淚三年許爾知。
北地故人應有信,好花恰結雁來時。
平生畫虎半成空
歲晚歸來好事重
屈指燎黃應不遠
金冠章紱看駝峰
微聞花氣夜沉沉,
入世何人覺病深。
殘月漸移成曙色,
寒風忽起結層陰。
悲歡自造原無事,
醒醉相望各有心。
還向紙窗尋我相,
一燈明滅去來今。
南北戰爭蝸兩角,
占今興廢貉同丘。
荷錢浮翠點前溪。梅雨日長時。恰是清和天氣,雕鞍又作分攜。
別來幾日愁心折,針線小蠻衣。羞對綠陰庭院,銜泥燕燕于飛。
曲涯秋寺塔孤撐
影惑東西送客行
冷雨乍飛帆欲濕
冥濛煙柳接臨清
繞地歌清,連天月皎,秋風又到都門。章臺花下,幾度共清樽。最憶天津道上,醉夢里、絲管紛紛。酒醒處,匝船蒲葦,鐙火出荒村。
傷魂。才幾日,勝游雨散,故侶星分。試樽前檢點,幾輩猶存。回首舊游何處,三年事、一夢無痕。莫惆悵,寒鴉疏木,風雨送黃昏。
市骨何年,埋憂無地,淚落不待雍門。休談往事,努力盡芳樽。多少故家亭閣,一彈指、荊棘紛紛。君記取,吳宮楚館,寂寞似荒村。
愴魂。人艷說,蘇張七國,瑜亮三分。問滄桑百變,尺土誰存。可嘆數行青史,模糊似、雪影沙痕。歸去也,青鐙古佛,經卷送晨昏。
世界浮漚,英雄過鳥,滄桑不到空門。薰天事業,那值水盈樽。螻蟻侯王等耳,只贏得、恩怨紛紛。君不見,豐碑員碣,歷歷白楊村。
招魂。休更論,蟻宮豪貴,蝸角崩分。任茫茫大地,一粒無存。卻看普施法水,洗千番、浩劫余痕。且莫問,名山片語,塵世幾朝昏。
稷下人歸,信陵客散,曳裾更欲何門。溝中斷木,時至或犧樽。南望邯鄲舊道,悲風起、落木紛紛。知多少,賣漿屠狗,奇士老荒村。
悽魂。古亦有,杜郵劍斬,秦市車分。問螳僵雀拜,弋者何存。倒挽銀河下瀉,洗不盡、怨漬冤痕。看公等,手攜皓日,照破十方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