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五十一首 其三
空手把鋤頭,
男命怕羅睺。
步行騎水牛,
石虎生肉彪。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羲和鞭白日,
少昊行清秋。
空手把鋤頭,
男命怕羅睺。
步行騎水牛,
石虎生肉彪。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羲和鞭白日,
少昊行清秋。
空著雙手卻握著鋤頭,男子命數最怕羅睺兇星。步行時仿佛騎著水牛,石老虎竟生下活的小虎。人在橋上走過,橋在流動而水不流動。羲和鞭打太陽前行,少昊運行帶來清冷的秋天。
羅睺:印度占星中的兇星,主災厄,漢傳佛教與民間星命術沿用此說。
肉彪:有血肉的小虎,彪本指小虎,此處強調與“石虎”(無生命)的對比。
羲和:神話中為太陽駕車的神,《山海經》載其“主日”。
少昊:傳說中五帝之一,《禮記》稱其“以金德王,主秋”。
偈頌為禪宗闡釋佛理的韻文,此首當為唐宋禪僧所作。禪宗主張“教外別傳”,常用矛盾語句破除對概念的執著。詩中“橋流水不流”等句,是典型的“禪機”表達,旨在引導學人超越分別心,體悟“動即不動”的諸法實相。
詩以矛盾的日常與神話意象,破除“有/無”“動/靜”的世俗執著,體現禪宗“即事而真”的思想。語言質樸機鋒暗藏,是禪宗以詩喻禪的典型之作,展現“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文學特色。
歸心只有杜鵑知,且倚裴亭遍共撚髭。
客路秋風吹杜若,故園春雨老辛夷。
家貧未辦閑居賦,世濁空吟感寓詩。
邂逅江湖還別去,岸花檣燕兩堪悲。
巨典崇邦祀,精禋展國陽。泰元神授?,癸亥日宣光。
藝祖郊天始,高皇受命長。后庚基再造,先甲迓殊祥。
率育歌時夏,儀刑詠我將。天街澄析木,農扈慶金穰。
筑塞懲獯鬻,梯山謝越裳。宗祈嚴美報,親享薦嘉嘗。
周士咸奔走,堯民共頌揚。青冥收夕雨,華耀炳朝陽。
月御金波穆,星流珠幄黃。九重紛羽衛,十二駕龍驤。
??玉琳瑯展,軒朱磬管鏘。時行肅天步,安坐集神鴹。
圣孝昭初祼,元良儼貳觴。旗常森妸娜,黼黻罷周張。
柴燄千靈墮,蘭膏百末香。金雞初日麗,丹鳳德風翔。
薄海干施博,垂云解澤滂。批周仍蹋晉,蹴漢亦超唐。
臣淺來蓬戶,君仁點玉堂。恩書容稿進,嘉頌媿辭荒。
有道帝能享,難諶圣敢康。畏威勤夙夜,萬壽祝君王。
世變如流水,前哲嗟逝川。良牧隆化本,訪古漫叟泉。
念茲名泉意,感彼末俗偏。淵竇與嵌臼,杖屨聊回旋。
不識漫叟心,曷誦漫叟篇。惻念軫蒼氓,溥澤同一天。
蟻聚與羔跪,命義當亦堅。回邪乃敗德,毋以己欲專。
夸士五鼎辱,穹爵或自鐫。臨流嘆澆風,薄言傾酒船。
浸泉旌吾志,凍泉存舊傳。潓??涍汸淔,銘石昭萬年。
無限感發人,黜指敲墨氈。歲月亦云久,古跡埋塵煙。
泉根石已泐,泉上樹欲仙。森戟呵虎士,誰能聽潺湲。
理義著今古,貴賤俱荒阡。今公七泉游,陵谷尚未遷。
勵俗振古道,茲誦惡曲圓。劉侯同襟期,賡唱揮彩椽。
漫叟誠有知,騎鯨躍層淵。彼哉賊君父,圓曲工求權。
厲民恣屠斮,巧宦勤攀緣。安得激七泉,布作化雨宣。
許由溪上小屠蘇,紅樹蒼山對一臞。
白發功名惟劍在,青燈活計并錐無。
誰言荊楚多奇士,卻笑乾坤一腐儒。
桐帽貂冠俱有分,寄言兒輩莫揶揄。
芋火房陰處,翛然類嬾殘。
雨欺梅影瘦,風助竹聲寒。
擁袂衣全薄,哦詩字欲安。
兒童疑有雪,頻起穴窗看。
藤花小朶插軍持,香篆輕煙裊裊移。
山鳥不啼禪定處,池魚偏集誦經時。
風聲入戶松千樹,月影臨窗竹一枝。
舊日寒山行道外,崖間葉上亦題詩。
舊館遲留春欲暮,小山林石帶平原。
自憐萍跡隨流水,每到花時感故園。
鳥啄雨墻紅落杏,蝶翻風砌綠抽萱。
十年未遂東歸計,白發慈親獨倚門。
數關天地人何預,分在君臣禮可無。
周粟如山夷叔餒,史書猶日臼嬰誣。
舊邦新命方開化,公法私情本不渝。
忠義未須論彼此,后先崇長是昌圖。
萬言朝鳳闕,一笑落漁舟。
把我蔥珩解,從公款段游。
東來迎羽服,西去羨羊裘。
揮手謝漢使,蒲輪公所羞。
一徑通深窈,叢林獨蔚然。
神仙棲佛屋,香火當僧田。
罕見催租吏,誰談文字禪。
吳儂來拜朔,僂指滿三千。
少小追隨子佩青,如今相視鬢絲橫。
式相好矣天倫重,歸去來兮世念輕。
目送飛鴻云縹緲,身憐病鶴影伶仃。
圣恩若許還農畝,依舊山窗共短檠。
何處是物外,徒然勞指注。
物物皆唯我,我實無比喻。
去卻我一字,動靜隨所寓。
靈光遍寰宇,今古絕來去。
故國天中節,吾儕日暮年。
愁心菖歜苦,悲緒彩絲牽。
疊雪虛唐賜,薰風絕舜弦。
窮山饤越果,醉摘尚凄然。
天涯亭畔擁提屏,丹荔黃柑滿去程。
皂蓋卻迎新別駕,碧幢應憶老先生。
象蹄印雨歸蠻國,鯨鬣掀潮撼海城。
曾是鄉賢分守處,試尋醉石共題名。
曾佐元戎洗綠林,此翁何止擅詩聲。
久辭驃騎尋瓢飲,誰引鳴騶聒耦耕。
厚禮正羅溫處士,浮名還污阮先生。
衡茅那識絲綸美,尚擬升堂結社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