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方萬里雨夜雪意
芋火房陰處,翛然類嬾殘。
雨欺梅影瘦,風助竹聲寒。
擁袂衣全薄,哦詩字欲安。
兒童疑有雪,頻起穴窗看。
芋火房陰處,翛然類嬾殘。
雨欺梅影瘦,風助竹聲寒。
擁袂衣全薄,哦詩字欲安。
兒童疑有雪,頻起穴窗看。
在房檐背陰處烤著芋火,悠然自在好似懶殘和尚。雨欺凌得梅花的影子愈發清瘦,風助力讓竹子的聲音更添寒意。裹緊衣袖仍覺衣裳單薄,吟詩時苦苦思索字詞的安放。孩子們懷疑要下雪了,頻頻起身從窗洞往外看。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翛(xiāo)然:形容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嬾殘:即懶殘和尚,唐代高僧。
擁袂:裹緊衣袖。
哦詩:吟詩。
穴窗:在窗戶上鑿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雨夜,詩人在居所中感受到寒冷與靜謐,看到孩子們的舉動而有感而發。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對詩人創作并無直接影響,更多是個人生活場景和心境的體現。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雨夜的生活場景和心境,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感知和細膩表達。
秋聲不在山,月色融于水。
菊畦兩三叢,爛漫炫金紫。
凈鄉廣作緣,池隙扶六枳。
霜重警林烏,波寒定潭鯉。
豈惟荇藻流,鐙影一船艤。
舊游吳越交,十載五湖涘。
清景對靈抱,良宵數有幾。
昔有遺賢世所憐,
滄浪亭下醉時眠。
松江變酒終難待,
卻對殘燈理短編。
八水源秦隴,
山河輔帝京。
此方文武職,
須教盡和平。
一夜嚴寒,綺窗外、散作漫空香絮。小閣閑撥紅爐,輕盈對飛舞。看萬里、無端幻化,怎能得、遍開瓊樹。斷岸橫斜,荒村約略,閑過迷誤。
更愁是、苕遞關河,想冒冷、天涯感長路。極目板橋茅店,正飄飄堆素。記舊日、尋梅踏凍,問故園、消息誰去。細看六出紛紛,欲收還吐。
梅花著色未求工,
耐得孤寒質不同。
誰把春光先泄漏,
可將消息問東風。
風流建業盛,
耆德甲江鄉。
賓客仍棋墅,
煙霞似射堂。
字從楊子問,
酒愛次公狂。
騶騎何勞促,
寒宵玉漏長。
夢中握手說離愁,
夢覺歡娛忽已休。
安得人生真似夢,
華胥蝴蝶共悠悠。
無那傷懷,花黃秋老人多病。詩肩瘦盡。雨花重陽近。
君亦工愁,同向黃花問。征魂冷。天空林凈。盼斷孤鴻影。
朝辭白土低岸,晚泊和尚高岡。
樵唱云邊細路,漁家石角輕航。
云木幽疑絕境,江流東見通津。
蒼梧遠尋仙侶,端溪頗恨人情。
天地安排蓑笠,江湖放浪漁船。
或者天隨是我,斜風細雨前川。
伊昔西湖外,
清陰九里松。
天低深雨露,
風怒走蛟龍。
林靄通樵徑,
山云隔寺鐘。
何時一行樂,
重到北高峰。
丹府黃香堪笑。章臺墜鞭年少。細雨春風花落處,醉里中人傳詔。卻上五湖船,悲歌楚狂同調。
青草荊江波渺。香爐紫霄簪小。人去江山長依舊,幼婦空傳辭妙。灑淚作招魂,楓林子規啼曉。
漏箭初殘,蕓窗漸曉,春聲百種先應。瑤鼎香消,畫樓人倦,睡起峭寒猶凝。回廊簾盡卷,聽穿綠、雛鶯聲近。草芽青遍芳郊,春曉幾番花信。
脈脈閑愁無據,更誰倚玉簫,催遞吟興。闌畔嬌鶯,梁間憨燕,軟語商量不定。一樹香桃艷,乍仿佛、明妝端正。戛觸金鈴。卻愁薄暮風緊。
謫仙邈何往,遺冢在玆山。
人世自今古,白云空往還。
長星去天上,詩筆落人間。
我亦高吟者,歸來且閉關。
寂寂桃花峽,柴門隱士家。繞墻多蛺蝶,狎岸半魚蝦。地僻多栽竹,園肥可種瓜。春晴初倦讀,策杖課桑麻。
緩步臨江岸,徘徊憑古榕。天空疏鳥度,磯滑篆苔封。野艇同孤棹,斜陽掛遠峰。豪歌誰和答,隔浦有漁翁。
銀燭高臺夜,
無端別思新。
朝廷初試士,
鄉國未歸人。
寥落江南意,
優游濮上春。
冥鴻天咫尺,
京國是通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