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哀十首 其六
炊臼夢殘氣寂寥,眼中無火為誰燒。
天涯行李未回首,人世姻緣斷此朝。
砧杵秋聲云似杳,桑麻秋色雨空飄。
西風沖破愁城外,炊臼夢殘氣寂寥。
炊臼夢殘氣寂寥,眼中無火為誰燒。
天涯行李未回首,人世姻緣斷此朝。
砧杵秋聲云似杳,桑麻秋色雨空飄。
西風沖破愁城外,炊臼夢殘氣寂寥。
炊臼之夢破碎,人氣息寂寥,眼中沒了火焰,不知為誰燃燒。漂泊天涯還未回頭返鄉,人世間的姻緣到此一朝斷絕。搗衣的秋聲伴隨著云朵遠去,桑麻的秋色在雨中空自飄灑。西風沖破了憂愁的城外,炊臼之夢破碎,人氣息依舊寂寥。
炊臼夢:指死妻之夢。典出《異苑》。
寂寥:寂靜冷清,這里形容人的精神狀態落寞。
砧杵:搗衣石和棒槌,古代婦女多在秋季搗衣,砧杵聲為秋景標志之一。
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妻子離世之后,他漂泊天涯之際。當時詩人處于人生的困境,失去愛人的痛苦和漂泊的孤獨交織,使得他借詩抒發內心的哀傷。
這首詩主旨圍繞妻子離世的悲痛和漂泊的孤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反復詠嘆強化情感。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生動展現了個人在特定遭遇下的悲苦心境。
病臥凄然寂寞濱,
既親且故幾何人。
如君父子風流似,
寧復可疏當可親。
寤寐今猶懷趙子,眼看錢子又將行。同心良友匆匆去,不盡閑愁種種生。
桎梏逢時風露冷,圜階送處雪霜清。憂虞二載忽分袂,而我安能己此情。
與君同難兩年分,至道常期日以新。時講盡忠兼盡孝,共成為子與為臣。
圜中歲月杞人老,天外風塵世路湮。耿耿每懷無限思,明朝有感向誰陳。
萬戶晨炊見曉煙,
農人共慶食為天。
淮徐一路秋成好,
燕子樓頭聽管弦。
聞師曾采虎丘茶,
還汲清冷煮雪芽。
無雙亭下長镵客,
第五泉頭大士家。
蒲萄歸遺母,
所嗜固應思。
卿乃有母遺,
誰知此語悲。
青竹老出藍,紫竹嫩施粉。
樂彼奇節并,歲寒不彫隕。
言如拾芥者,設意毋乃近。
昔聞天寶沙苑陽,牧養千馬皆乘黃。霜蹄汗血欲超忽,龍鬐鳳臆思騰驤。
青驪紫燕高突兀,蘭筋虎紋皆滅沒。白魚弄影天上來,玄兔生花月中出。
渴烏合踏森隊行,雪鬃霧鬣仍低昂。祥云滿身五花爛,長庚陸地雙瞳光。
將軍當年妙無敵,曾向龍池揮霹靂。飛出天街十二閒,洗空騋牝三千匹。
恍疑太宗拳毛騧,又訝汾陽獅子花。同經百戰托生死,一敵萬馬開風沙。
丹青流傳六百載,美譽芳聲滿江海。乾坤不廢少陵詩,秋月華星吐光彩。
我公何年得此圖,應知意匠絕代無。群龍恍惚駭人目,可與八駿合馳驅。
太平海宇無征戰,百萬龍媒滿淮甸。會見王良駕馭時,春風立仗明光殿。
張祿辭家變姓名。島樓擁鼻淚縱橫。
安排歸骨埋諸夏,慷慨題詩付友生。
蘇李別,喻心情。十年亡命鬢星星。
回頭萬里河梁上,投筆知君定請纓。
片山唐國賜,茶有數根留。
幾番見人說,今朝還獨游。
遠波分段白,宿靄向晴收。
卻有覺庵主,猶能學道州。
天上閉圞月,人閒寂寞愁。蟾寒丹桂老,河淡白榆秋。
明鏡消銀燭,清樽對白頭。別離憐爾照,清景莫西流。
千里同明月,離人幾處看。形因多病改,書欲寄愁難。
高露浮空氣,疏花照夜寒。昔年同此樂,今夕路漫漫。
前燭知宵永,添衣覺露滋。系檐蛛托網,棲樹鳥馀枝。
吟詠憐兒解,艱虞畏母知。誰驚一行雁,南北各天涯。
靈山話月,
曹溪指月,
寒山比月。
從上佛祖,
納盡敗闕。
踏雪尋僧已是詩,更將書冊試同披。
名高直隱江西社,五字非君熟和斯。
當年權可氣橫秋,此日匡山亦雪不。
莫恨禪床人寂寂,可論書院鹿呦呦。
別友友有腳,可期友往回。
別山山無羽,唯期余重來。
繄余歲云暮,羈困天之隈。
遐情動芳趾,荊棘生群猜。
老屋壓白首,饑寒釀死灰。
含淚向山愬,撫樹空徘徊。
酸風結云馬,幽壑興殷雷。
情極不在語,默契答中懷。
寒翠灑空雨,孤云來天街。
世人不我惜,山當為我哀。
何時重來此,坐視山花開。
板屋頻年賦小戎,夢回鈴索憶丁東。
錠箕身命奇難偶,華葉溫寒變不同。
歲月半消塵鞅里,勛名都付酒杯中。
三朝養士成孤負,??空懸捧日衷。
葡萄艷錦絲雙扣。龍梭墮地沈吟久。
夢雨濕輕容。巫山十二重。
玉屏花鎖鎖。獨聽啼蛄坐。
無奈洛神何。騎魚慣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