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對月
天上閉圞月,人閒寂寞愁。蟾寒丹桂老,河淡白榆秋。
明鏡消銀燭,清樽對白頭。別離憐爾照,清景莫西流。
千里同明月,離人幾處看。形因多病改,書欲寄愁難。
高露浮空氣,疏花照夜寒。昔年同此樂,今夕路漫漫。
前燭知宵永,添衣覺露滋。系檐蛛托網,棲樹鳥馀枝。
吟詠憐兒解,艱虞畏母知。誰驚一行雁,南北各天涯。
天上閉圞月,人閒寂寞愁。蟾寒丹桂老,河淡白榆秋。
明鏡消銀燭,清樽對白頭。別離憐爾照,清景莫西流。
千里同明月,離人幾處看。形因多病改,書欲寄愁難。
高露浮空氣,疏花照夜寒。昔年同此樂,今夕路漫漫。
前燭知宵永,添衣覺露滋。系檐蛛托網,棲樹鳥馀枝。
吟詠憐兒解,艱虞畏母知。誰驚一行雁,南北各天涯。
天上是圓滿的月亮,人間卻彌漫著寂寞哀愁。寒月中蟾蜍清冷,丹桂也顯得蒼老,銀河暗淡,白榆呈現出秋意。明亮的月光消去了銀燭的光芒,我手持清酒,面對滿頭白發。憐惜這月光照著離人,希望這美景不要西沉流逝。千里之外人們共賞同一輪明月,離人在不同地方凝望。我的身形因多病而改變,想寄書信卻又愁于不知如何表達。高空的露水飄浮在空氣中,稀疏的花朵在寒夜中映照。往年此時一同歡樂,如今卻道路漫長。看著前方的燭火知道夜還漫長,添衣時感覺露水浸濕。屋檐下蜘蛛結網,樹上鳥兒棲息在殘枝。我吟詩憐惜孩子能理解,艱難憂患卻怕母親知曉。是誰驚動了一行大雁,它們南北相隔天涯。
閉圞(luán):圓滿的樣子。
蟾:傳說月中有蟾蜍,這里代指月亮。
丹桂:傳說月中有桂樹。
白榆:星名,這里借指銀河。
清樽:清酒。
艱虞:艱難憂患。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與親人、友人分離的中秋佳節。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詩人自身也可能疾病纏身,在團圓的節日里,孤獨寂寞之感愈發強烈,從而寫下此詩抒發內心的哀愁。
這首詩主旨圍繞中秋月夜離人愁緒展開。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動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文人在佳節時的情感體驗。
山頭出白云,瀑布灑飛雨。可人期不來,目斷瀟湘浦。
古木叢中息世諠,老生力學掩溪門。危弦未絕人須聽,蠹簡多忘我欲溫。白兔流光分石色,蒼龍擁沫驗沙痕。從今更浚源頭水,莫待投膠與救渾。
領袖三朝岳降神,乞歸江畔有閑身。云霄北望猶明主,日月中原自老臣。青玉乍攜扶骯臟,玄圭載錫偃經綸。極知一水堪移棹,愁絕文園病肺人。
五湖出畫師手,一葉浮漁父家。風里芙蓉野色,雨中鴻雁汀沙。
八十童顏雙眼明,浪游湖海一身輕。莫將啖肉先生比,個是羅浮老樹精。
斗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棲鶯。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
寶津樓下柳陰重。畫橋東。戲魚龍。聞喜當時,開宴盛儀容。遙想新年尋故事,扶醉帽,夕陽中。可憐衰鬢颯霜叢。借酡紅。遣愁濃。夢入長安,驚起送飛鴻。直下青冥休避路,九萬里,看摶風。
水溯顛崖流自轉,山移絕塞勢尤雄。
春歸桃葉渡,誰在木蘭艭。人面宜傾國,仙臺望隔江。幾家明照水,一路笑當窗。雨點枝三兩,風情燕一雙。未隨流浪去,可為夕陽降?與惜芳園晚,無言秉夜釭。
欲看太乙青藜火,笑領仙人綠玉杯。物外同心誰管鮑,山中清話得張裴。
西湖已死猶名世,東閣更佳何與人。但得心傳清白事,不須足踏軟紅塵。
湖光映層甍,朝來晴可漁。時有冶游人,隔花呼買魚。
一幅輕綃三尺闊,百歲丹青半鹿脫。誰將光景寫吳綾,神采森然動毫末。
金陵與廬陵,俱出白鷺洲。相望萬里江,中同二水流。
千騎去翩翩,專城上少年。韋平家好學,陰馬世稱賢。官用才能進,恩非雨露偏。想聞河潤遠,封畛帝畿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