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雜詩二十首 其六
辛苦法王子,深慈將奈何。
肉殘無足食,骨碎可重磨。
大網嫌魚漏,高林畏鳥多。
不如魑與魅,猶自喜人過。
辛苦法王子,深慈將奈何。
肉殘無足食,骨碎可重磨。
大網嫌魚漏,高林畏鳥多。
不如魑與魅,猶自喜人過。
辛苦修行的法王子啊,你懷著深深的慈悲又能怎樣呢。肉都殘缺了沒有足夠的食物,骨頭磨碎了還能再次研磨。撒下大網還嫌有魚漏網,高樹林里害怕鳥兒太多。還不如那些魑魅,它們還喜歡看人們犯錯。
法王子:指佛教修行者。
深慈:深深的慈悲。
大網:比喻法網或某種管控機制。
魑與魅:傳說中的鬼怪。
陳恭尹身處明清易代之際,社會動蕩不安,各種規則和秩序混亂。此詩可能反映了當時社會上慈悲者難以施展善舉,而不良現象卻肆意橫行的狀況,表達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社會現實,突出規則不合理和善良無力。其特點是意象鮮明、對比強烈。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的思考。
天意已如此,蒼生可奈何。
迅雷非節后,急雪入春多。
江上方營壘,閩中未止戈。
誰歟司閽者,失計扼關河。
點染煙濃柳色新。小桃紅映水,日初勻。
露收芳徑草鋪茵。凝情久,風淡起輕塵。
梁燕已爭春。折花閑伴酒,試濡唇。
流鶯何處語聲頻。闌干曲,蜂蝶更隨人。
陣鴻驚處。一網沈江渚。落葉亂風和細雨。撥棹不如歸去。
蘆花輕泛微瀾。蓬窗獨自清閑。一覺游仙好夢,任它竹冷松寒。
寸寸魂消細馬車,長安何處遠天遮。
抱殘荊璞難成器,燒斷蠻香未去邪。
九野霜催延壽菊,一生人笑殿春花。
無端學得屠龍技,散盡千金誤歲華。
家山封樹夢新樊,鞠旅懷歸未忍言。
細柳朱旗看白日,長镵青史度黃昏。
蜀山楚水愁予室,菉竹寒松誓自存。
未滅匈奴司馬病,知無桑土及兒孫。
子少閭單自爾憐,庭過閫外路三千。
洞簫作頌吹新月,烽火緘書寄舊年。
薄雪勿悲黃草興,幃燈姑讀白華篇。
同云若散桃花水,已望春耕到甫田。
今宵初見月,最喜獨分明。
宿鳥從驚起,浮云莫遣生。
疏篁翻砌影,寒雁落溪聲。
脈脈西堂下,懷人百感生。
兒童不知憂,度日長戲劇。
忽傳山中訊,欣喜沾柿栗。
為物雖甚微,貴是家所植。
何當攜爾曹,繞樹親尋摘。
乍黃昏庭院,驟雨初過,銀浦暮云暝。撩起閑情緒,開簾拜,一彎斜過虛徑。
曲闌倚穩。逗眉痕、如許離恨。顰雙蛾、悄向花間立,夜涼怯衣冷。
怎奈愁心難問。又無端照我,憔悴鸞鏡。骨壓絲兒瘦,帶圍減、怕消三五圓景。
碧天路永。盼那時、盈滿重正。此際黯消疑,扶上秋千墻影。
世事茫茫少定程,詎今離合限平生。
云馳電掣爭消息,海闊天空見性情。
不愿詩才資酒力,應將人品重文名。
殷勤此意誰堪語,昨夜挑燈聽雨聲。
九崗山色曉晴初,泉石閑云自卷舒。
白板黃花家釀熟,藥爐茶灶故人疏。
身余傲骨惟嫌病,天縱奇窮獨著書。
年少賈生多痛哭,中原民命更何如。
至治臻無事,豐年樂有成。
圖書開秘府,宴飫集群英。
論道皇墳奧,貽謀寶訓明。
九重多暇豫,八體極研精。
筆力千鈞勁,豪端萬象生。
飛箋金灑落,拜賜玉鏘鳴。
盛際崇儒學,愚臣濫寵榮。
惟能同舞獸,聞樂識和聲。
眾生無上道,
開示方便門。
非法非非法,
齋心禮世尊。
竹戶茅檐一徑斜,
清樽黃卷定生涯。
溪山勝處春長在,
卻放朱藤一半花。
艷艷燈欺月,
英英人勝燈。
紅綿開四照,
金鳳起千層。
嘆人生、夢痕泡影,喬松誰見同壽。客星忽墜馀杯水,失卻詞壇高手。名不朽。料夜夜、珠光劍氣騰牛斗。圖成感舊。問榆綠風薰,梅黃水漲,魂得暫歸否。
重泉下,徐淑秦嘉并秀。追隨無異良友。鳥原共命花連理,生死總成佳偶。愁尚有。曾記得、秋風畫扇吟紅豆。柔腸回九。便分付云林,生綃寫出,此意向誰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