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塔寺寒光亭張于湖書詞寺柱吳毅夫命名后軒二首
竹里逢僧院,殘碑不記年。雁題三崒堵,龍化兩魁躔。寶正號應紀,元豐墨尚鮮。寒光定何似,誰放五湖船。
云煙千嶂遠,風月四時新。笠澤昔魯望,鏡明今季真。何時脫塵絆,來此寄垂綸。一艇葦間宿,寒光長是鄰。
竹里逢僧院,殘碑不記年。雁題三崒堵,龍化兩魁躔。寶正號應紀,元豐墨尚鮮。寒光定何似,誰放五湖船。
云煙千嶂遠,風月四時新。笠澤昔魯望,鏡明今季真。何時脫塵絆,來此寄垂綸。一艇葦間宿,寒光長是鄰。
在竹林中偶遇僧院,殘碑上已記不清年代。大雁題詩在三座佛塔上,傳說有龍化為兩顆魁星。寶正年號應該被記載,元豐年間的字跡還很鮮亮。寒光亭究竟是什么樣子,是誰把船放入五湖之中。云煙籠罩著遠處的重重山巒,四季的風月景色常新。昔日有陸龜蒙隱居笠澤,如今有像賀知章一樣的人在這明鏡般的湖邊。什么時候能擺脫塵世羈絆,來這里垂釣寄情。在蘆葦間駕著小船夜宿,長久與寒光亭為鄰。
崒堵:佛塔。
魁躔:指魁星的運行軌跡,這里有神秘祥瑞之意。
寶正:五代十國時期吳越錢镠的年號。
元豐:宋神宗年號。
笠澤:太湖的別稱,魯望是唐代詩人陸龜蒙的號,他曾隱居笠澤。
鏡明:指湖水如鏡,季真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字,他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有歸隱之舉。
垂綸:釣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三塔寺寒光亭時,看到古寺殘碑、歷史遺跡,聯想到過往的文人隱士,結合自身心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讓詩人感到束縛或不如意的地方,從而引發他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自然與人文相結合,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情感追求。
承家從昔如君少,得士于今孰我先。口擬說詩心已解,世間快馬不須鞭。
敝裘游倦早歸來,十畝菑畬翳草萊。紫府再瞻皆是幻,丹心一寸已成灰。多君遺佩光騰戶,躍我循檐笑索梅。擬共浮丘歌一曲,海云片片萬山回。
赤紱元慚鼎貴姿,青氈聊憩共儒師。逢時恥獻河東賦,述往欣傳鄴下詩。杖履此歸閒可理,溪山時眺興偏宜。相將更作禪林集,笑拈庭前柏樹枝。
才賞名花當送春,移根西向伴吟身。為誰池館能憐舊,到手風光又斬新。謝令空題紅芍藥,杜陵偏感白頭人。公庭事簡馀芳草,留取青枝襯綠茵。
行草推王氏,鵝群更絕倫。君今傳筆髓,不但作經神。老大猶唐物,風流已晉人。名家多父子,端可冠西秦。
學士行歌績婦迎,驚回春夢起鄉情。解將腰帶文犀重,添得空門水月清。云鬢已隨秋霧散,舞衣應逐雨花輕。翻憐冢畔青青草,不及紅蓮磧上生。
驅馬度層嶺,馬鳴知夌軻。欲舒千里足,其奈七盤何。
肅景游清都,修簪侍蘭室。累榭疏遠風,廣庭麗朝日。穆穆神儀靜,愔愔道言密。一餐系靈表,無吝科年歷。
自入珠宮捧玉宸,別招猿鶴作新鄰??樟旨澎o無來客,千載丹楓作老人。
夾澗榮薝卜,倚竹顏如玉。溪魚大上時,臨流香可掬。
畫堂紅燭醉逡巡,深夜歸來月轉輪。自是斯文情繾綣,不因歌舞易留人。
水邊人去燕爭泥,風動綠荷香滿溪。高樹繞樓遮望眼,獨看山色過墻西。
十年不作湖湘客。亭堠催行色。淺山荒草記當時。筱竹籬邊羸馬、向人嘶。書生萬字平戎策??鄿I風前滴。莫辭衫袖障征塵。自古英雄之楚、又之秦。
暖風輕撥繡簾開,放入雙雙紫燕來。燕子似于人有舊,細銜花片落妝臺。晝景逢春漸漸長,博山添爇半匙香。梅花一片嬌無力,自趁晴風過粉墻。
水旱頻盈奏,宵衣念轉深。此時應召對,何以答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