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駕臨擁恭紀
十里宮墻輦路遙,
欣逢釋奠圣明朝。
風師夜掃陰霾盡,
日色朝臨瑞雪銷。
六館天香飄杏藻,
環橋仙樂聽簫韶。
清時樸棫恩原渥,
莖露還看賜九霄。
十里宮墻輦路遙,
欣逢釋奠圣明朝。
風師夜掃陰霾盡,
日色朝臨瑞雪銷。
六館天香飄杏藻,
環橋仙樂聽簫韶。
清時樸棫恩原渥,
莖露還看賜九霄。
十里宮墻內,帝王車駕的路途顯得遙遠;欣喜遇上圣明朝代舉行釋奠典禮。風神昨夜掃盡陰霾,清晨陽光照耀使瑞雪消融。太學中皇家香氣飄溢在杏壇藻水間,環橋邊傳來如仙樂般的簫韶之音。太平盛世培育人才的恩典本就深厚,還可見九霄之上賜予的仙露。
圣駕臨雍:皇帝親臨太學。雍,指辟雍,古代太學的中心建筑。
釋奠:古代在學校設酒食祭奠先圣先師的典禮,為重要的教育禮儀。
風師:神話中的風神,此處指自然風力。
六館:唐代指國子學、太學等六所官學,代指當時的最高學府。
杏藻:杏壇(傳說孔子講學處)與藻水(古代學宮前的水池),代指學府。
簫韶:傳說為虞舜時的音樂,此處形容典禮音樂的高雅。
樸棫(pǔ yù):《詩經·大雅》篇名,喻培育人才,此處指朝廷重視教育。
莖露:傳說中仙人掌承接的甘露,喻皇帝對學子的恩澤。
此詩當創作于皇帝親臨太學(辟雍)舉行釋奠典禮之際。古代帝王臨雍釋奠是彰顯“崇儒重道”的重要禮儀,詩人作為隨侍朝臣,通過此詩記錄盛典,歌頌君主圣明與盛世昌隆。
詩中描繪皇帝臨雍釋奠的盛大場景,以祥瑞之景與典雅意象,突出典禮的莊重與盛世氣象,是典型的應制詩,體現了對皇家禮儀的重視與對太平盛世的贊美。
一鶯或兩鶯,嚶嚶若求善。意氣正相感,忽值時節變。
時節日已變,君行日已遠。一隔如參商,咫尺不相見。
相見不盡情,相思難嗣聲。燁燁璞中玉,重擬連城貲。
戒之在雕琢,勿為人所欺。君身有至寶,靈瑩無瑕疵。
去去求名工,無為強鑿之。敗甲與枯草,尚可決吾疑。
形下下影響,形上上神奇。智愚一以遠,慎哉此毫釐。
上下匪一體,何由知彰微。修之在敬義,人力非天機。
請勿信我語,親見乃不疑。
黯黯孤檠冷不明,
拂衣秣馬待雞聲。
無端最是疏林葉,
底事蕭蕭徹夜鳴。
晚風微勁喜新晴,
夜半船窗漏月明。
臥看孤篷搖水影,
悠然枕上一詩成。
蔽野旌旗色,滿山笳吹聲。
功名早晚就,裴度亦書生。
不守庚申不坐禪,
老來觸事總悠然。
天明門外無來客,
盡好蕭蕭聽雨眠。
休休莫莫。離多還是因緣惡。有情無奈思量著。月夜佳期,近寫青箋約。
心心口口長恨昨。分飛容易當時錯。后期休似前歡薄。買斷青樓,莫放春閑卻。
屬厭多年所,歸來近月評。
望之重十舍,已矣又平生。
無復論鄉曲,猶能接舅甥。
短章隨嘒管,凄斷不成聲。
安樂窩中雖不拘,不拘終不失吾儒。
輕醇酒用小盞飲,豪壯詩將大字書。
花木暄妍春雨后,山川澄凈九秋馀。
閑中意思長多少,無忝人間一丈夫。
空庭冷月逼窗紗,兀坐焚膏隱恨賒。
顧影自憐秋里客,連床分照夢還家。
云山萬里經飄梗,霜柝三更正落花。
辜負兒時書味永,寒釭伴我尚天涯。
樓一角,山色六朝收。都是古今愁。
江流難洗胭脂辱,東風不識綺羅羞。后庭花,新樂府,付漁謳。
喚不醒、繁華酒肉醉,鳴不散、乾坤風雨晦,人世事,海中漚。
繡襦輦路銅駝淚,烏衣門巷野花秋。暖霜威,憑酒力,一詩囚。
釜鉞西征都掌來,峭天孤壁倚崔嵬。銘勛已勒平蠻日,萬歲君王萬歷開。
繩橋塹壘各縣軍,父老先傳論蜀文。奪取淩霄揮毒霧,沖梯飛磴一時焚。
岪郁云邊鐵是城,九絲摧破洞巢平。鳳頭山接雞冠嶺,建武新屯十萬兵。
青羌遺種號云郎,山鬼呼群滿大荒。玄甲金戈霄漢下,西南天地掃欃槍。
巖箐歸民歲可租,荊榛剪作繡氍毹。將軍露布飛傳捷,天子明堂坐受俘。
蠶叢為族竹為王,越巂犍為達夜郎。今日櫜弓親享贄,武侯銅鼓漢金鐺。
赫赫中丞是世臣,封君任子誥仍新。楚材原自興都起,畫作麒麟第一人。
轅門鐃吹擁雕戈,大夏西收笮馬多。漢殿侍臣歡上壽,白狼槃木盡成歌。
龍沙殿臘,兔苑留寒,花照冰壺夜。
亂山平野。裝珠樹滿眼,買春無價。
墻頭苑下。渾不見、桃夭杏冶。
疑趁風、庾嶺寒梅,觸處都飄謝。
吹面峭寒未怕。覽瑤池萬里,飛觀高榭。
霓旌鶴駕。歌黃竹、勝躍踏青驕馬。
峰巒似畫。但點綴、片時相借。
驚望中、玉宇瓊樓,殘溜空鴛瓦。
長亭曲徑步遲遲,
又是沈吟覓句時。
何得江濱攜手去,
高歌一曲看分卮。
離家才百里,未覺客行惡。五兩逐翻風,催來石門郭。
人家背山住,煙火出林薄。深竹亂禽聲,斜陽澹村落。
嗟哉荒戍后,雞犬皆蕭索。民俗頗自敦,窮秋念偕作。
因依桑樹下,時見收敗籜。移棹去孤城,煙波渺難托。
為有滄洲趣,重來肯厭頻。溪鷗渾狎棹,籬犬不驚人。物色時能改,心期日更真。仆夫毋太促,吾醉欲經旬。
韋曲看如故,高陽侶半非。清朝耕釣遠,公事宴游稀。賓主忘分席,陰晴數換衣。夷猶竟日暮,聊與詠而歸。
此醉吾何惜,沿流亦快哉。山光入返棹,水氣促行杯。岸幘天云合,酣歌海日回。風塵能傲吏,朋舊任微才。
旬日乘休沐,芳洲綠漸迷。菰蒲疑水落,禾黍覺天低。汎與心偏在,浮生眾豈齊??此谏w客,斜日五陵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