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樓 鐵尊招飲雞鳴寺景陽樓,讀壁上題詞,譜此繼聲
樓一角,山色六朝收。都是古今愁。
江流難洗胭脂辱,東風不識綺羅羞。后庭花,新樂府,付漁謳。
喚不醒、繁華酒肉醉,鳴不散、乾坤風雨晦,人世事,海中漚。
繡襦輦路銅駝淚,烏衣門巷野花秋。暖霜威,憑酒力,一詩囚。
樓一角,山色六朝收。都是古今愁。
江流難洗胭脂辱,東風不識綺羅羞。后庭花,新樂府,付漁謳。
喚不醒、繁華酒肉醉,鳴不散、乾坤風雨晦,人世事,海中漚。
繡襦輦路銅駝淚,烏衣門巷野花秋。暖霜威,憑酒力,一詩囚。
樓的一角,收納了六朝的山色,這些都承載著古往今來的哀愁。江水難以洗凈當年的脂粉恥辱,東風也不懂往昔綺羅香艷的羞慚。那《后庭花》這樣的新樂府,如今只能付與漁人歌唱。喚不醒沉醉在繁華中的酒肉之徒,驅散不了如風雨般昏暗的乾坤時局,人間世事,就像海中的泡沫一樣虛幻。當年身著繡襦走在輦路上的人如今只剩悲淚,烏衣巷口只有野花在秋意中寂寞開放。只能憑借酒力來抵御這冰冷的霜威,自己就像被詩囚禁的人。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蘇南京)。
胭脂辱:指南朝陳后主因沉迷酒色而亡國之事,胭脂代指宮中女子。
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被視為亡國之音。
漁謳:漁人唱的歌。
繡襦:華麗的短衣。
輦路:帝王車駕所經的道路。
銅駝淚:西晉索靖有“銅駝荊棘”之嘆,后以“銅駝淚”表示對國家興亡的感慨。
烏衣門巷:指東晉時王導、謝安等豪門大族居住之地。
詩囚:指苦吟的詩人。
此詞創作于作者與鐵尊在雞鳴寺景陽樓飲酒時,看到壁上題詞有感而發。當時可能處于社會動蕩、時局昏暗的時期,作者目睹現實,聯想到歷史上的興衰變遷,從而創作了這首詞來抒發自己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在于借古諷今,通過對六朝歷史的回顧和對現實的描寫,批判了社會的腐朽和人們的麻木。其特點是意境深沉,用典巧妙,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憂慮。
朝陽齋前桃李樹,
手栽清蔭接比鄰。
明年此地看花發,
愁向東風憶故人。
北人歸欲盡,
猶自住蕭山。
閉戶不曾出,
詩名滿世間。
江明雨初歇,山暗云猶濕。
未可動歸橈,前程風浪急。
明月臨滄海,
閑云戀故山。
詩名滿天下,
終日掩柴關。
松下茅亭五月涼,
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
隔水青山似故鄉。
垂柳萬條絲,
春來織別離。
行人攀折處,
閨妾斷腸時。
夜靜河漢高,
獨坐庭前月。
忽起故園思,
動作經年別。
為憶去年梅,凌寒特地來。
門前空臘盡,渾未有花開。
天風吹我上層岡,
露灑長松六月涼。
愿借老僧雙白鶴,
碧云深處共翱翔。
不作十日別,煩君此相留。
雨余江上月,好醉竹間樓。
此意無所欲,閉門風景遲。
柳條將白發,相對共垂絲。
浪息定何時,龍門到恐遲。
輕舟不敢渡,空立望旌旗。
離亭一會宿,能有幾人同。
莫以回車泣,前途不盡窮。
涼月如眉掛柳灣,
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鯉魚來上灘。
沅水連湘水,千波萬浪中。
知郎未得去,慚愧石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