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羅 其四
白頭不忍死,
心愁皆敖然。
游戲泰始世,
一日當千年。
白頭不忍死,
心愁皆敖然。
游戲泰始世,
一日當千年。
白發蒼蒼之人不忍心就這樣死去,心中的憂愁都顯得那么強烈。能在泰始年間自在游樂,一天就當作一千年那樣漫長而有意義。
敖然:這里可理解為憂愁強烈、難以排解的樣子。
泰始:是一個年號,在不同朝代可能有不同君主使用,需結合具體背景確定。
由于“泰始”在多個朝代被使用,難以確切判斷具體創作背景。但大致可推測,詩人在年老時面對生命的有限,在當時名為“泰始”的時代里,既有對死亡的恐懼和憂愁,又試圖在生活中尋找樂趣,以一種曠達的心態面對。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暮年復雜的心境,既感慨生命短暫,又努力享受當下。其直白質樸的語言風格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有一定特色,雖在文學史上可能影響不大,但能讓讀者感受到古人對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當年海運數朱張,
灣泊帆檣正渺茫。
幫著擢船愁水澀,
隔艙相喚剝南糧。
幕下胸中水鏡寒,否臧定不失毫端。要知四海皆兄弟,莫作前人青白看。
坐衙官似坐禪僧,萬物風行自飲冰。縱解他心無所得,不知何處計才能。
懶散如何不是仙,人間亦有洞中天。
誰教鴻鵠榮絲紲,自喜驊騮卸錦韉。
行看晚霞公牘了,醉聽朝雨曲肱便。
病夫敢比程明道,傍柳隨花學少年。
淋漓一雨后,片月洗逾鮮。
懶性雖慵起,清輝耐可憐。
酒難孤影對,茗倩小僮煎。
誰悟塵囂里,須眉一病禪。
十年牢落醉穹廬,
不用歸榮駟馬車。
他日儻思人在北,
音書還寄雁來無。
一雌復一雄。
雙飛入紫宮。
風景和明春服新,
緩吟疑在曾沂瀕。
行臨磐石遲回久,
時有低飛鳥近人。
孤芳無主,被西風、送與一天愁色。顧影含羞還有恨,彩筆怎生描得。
蘋白如矜,蓼紅自倚,真意誰能識。影娥池古,晚妝猶剩香墨。
惆悵別浦芳洲,水云靜處,佩冷菱歌寂。幽夢偶隨歸燕化,荏苒烏衣消息。
濁世堪驚,細塵易染,清淚空狼籍。江南望斷,一痕月照涼夕。
乞得身閑日,仍煩臥護歸。
將軍三尺箠,天子一戎衣。
生死真談笑,功名愈發揮。
西風卷丹旐,人淚濕斜暉。
極目屯峰上,經年玉屑紛。
天池龍起雨,松壑鶴披云。
彷佛新高映,渾疑富士分。
誰言青不老,頭白對斜曛。
荷錢貼野塘,竹粉黏晴砌。師從何處到,云門寺。零箋爛本,點筆聊軒輊。試將小語戲。高岑王孟,關卿定復何事。
平山堂下,鴻爪依稀記。北邙王與宋,曾同醉。重逢瓶拂,頓下山陽淚。更欲游何地。他時念我,巨然小幅須寄。
二年為吏住江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隨船曉月孤輪白,入座晴山數點春。
張翰精靈還笑我,綠袍依舊惹埃塵。
雖無版筑功,
屹然堅可憑。
茲有真如理,
故名不壞城。
流轉風光恨不遲,
傷風病酒只花知。
海棠紅外梨稍白,
人倚欄干憶舊期。
分攜各有中年感,欲別仍留到海隈。
一水乍明初日上,晚春才了早荷開。
故園風物尋常過,別夢江湖取次回。
攬轡不須期孟博,試論天下可無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