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掌堂事四越月頗厭煩勞喜得憲長京還交代有作三首 其一
懶散如何不是仙,人間亦有洞中天。
誰教鴻鵠榮絲紲,自喜驊騮卸錦韉。
行看晚霞公牘了,醉聽朝雨曲肱便。
病夫敢比程明道,傍柳隨花學少年。
懶散如何不是仙,人間亦有洞中天。
誰教鴻鵠榮絲紲,自喜驊騮卸錦韉。
行看晚霞公牘了,醉聽朝雨曲肱便。
病夫敢比程明道,傍柳隨花學少年。
懶散自在怎么不能算是神仙,人間也有如同洞天般的美好之地。是誰讓鴻鵠被繩索束縛而榮耀,我自喜如駿馬卸下了錦鞍。眼看著晚霞中公文事務處理完畢,醉意中聽著朝雨曲臂而眠多么愜意。我這病弱之人怎敢和程明道相比,只能學著少年在柳旁花下游玩。
洞中天:指如同仙境般的地方。
鴻鵠:天鵝,常用來比喻志向遠大的人。絲紲:繩索,這里比喻束縛。
驊騮:駿馬。錦韉:錦制的馬鞍。
公牘:公文。
曲肱:彎曲手臂當枕頭。
程明道:即程顥,北宋哲學家、教育家。
從詩題可知,詩人掌管事務四個月,厭煩公務勞頓,恰逢憲長回京,交接工作后有感而發。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但能看出當時詩人處于一種對公務疲憊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由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形象的比喻和對比展現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狀態的思考。
青枝參差露華浥,落花辭春不能泣。芳閨年少對躊躇,有情無言空怏悒。落花含羞擬謝問,顏色與卿不相及。江上橫波暮轉深,江干燕泥生紫蘋。前程零落不可保,多謝嬌癡薄命人。
翠華西幸駐山間,草閣乘涼動喜顏。何似長安歌舞地,鳳樓千尺更高寒。
北來將士擁如云,陣上兵威檄上文。城陷誰為曹武惠,數奇竊怪李將軍。難如蜀道官偏走,入未秦關爵已分。識否蕭墻階此禍,顓臾議論正紛紛。
涂澤風流出雁門,戰場誰為洗啼痕。圣時宮女自妝薄,不遣燕入蒼瑯根。
周祀及闇,漢制中營。肸蚃是屆,禮神以兄。我潔斯璧,我肥斯牲。神兮燕享,鑒觀孔明。
節近清明默默哀,騷壇一夕失奇才。燈前再讀君詩集,鐵獄冰林入夢來。奪去秦坑未死儒,始知天眼亦無珠。人間多少真歌哭,詩界憑誰再直抒。
黃公澗畔萬松南,名勝流傳徑故諳。幽砌泉聲隨處響,雙峰云影自相涵。賞心共向閑邊會,空性都從靜里探。徙倚檐前白日晚,一簾花霧對書龕。
出浦無多路,停舟且莫行。不愁潮正逆,少待月微明。隔岸罾依火,沿汀雁報更。掩篷雖假寐,時復夢魂驚。
大運固不息,歲運成四時。惟人斯有常,秉心貴不移。所志在弗易,所存當善持。允矣先圣言,孜孜戒巫醫。賢哉三槐裔,佐郡際明時。齋居揭華扁,賢哲以為規。勉循自毋怠,矯激諒非宜。惟能慎終始,一節斯弗虧。
坐看流水緣溪碧,深院落花香靨積。東都腐蘗訃吞吳,長坂屯軍尚遺壁。
學士頻承金馬詔,商家共羨濟川才。春深花爛朱旗閃,江遠潮生錦纜開。水鏡持衡高八座,山龍補袞動三臺。君王寤寐忠良切,珍重黃麻手自裁。
老子平生不解愁,花開酒熟萬緣休。更教不為黃花醉,枉卻今年一片秋。菊花肯為別人黃,長怨先生不斷腸。兩鬢盡凋無地插,一杯細嚼入神香。菊生不是遇淵明,自是淵明遇菊生。歲晚霜寒心獨苦,淵明元是菊花精。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妍華。菊花自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桂影婆娑散九垓,丁當鐘鼓轉樓臺。書聲透入周公夢,似領周公教誨來。
君馬黃,四足忙,揮鞭意氣何揚揚。我獨無馬步道旁,我步躑躅君馬狂。下有不測之大塹,上有崎嶇百折之崇岡。萬一失足,人馬皆亡。愿君下馬為君指,林間有路平且康。
鶴去人歸臺已空,湖山何處覓仙蹤。平波一色蒼煙外,斜棹數聲落照中。風雪當年隱高士,冰輪今夕憶孤鴻。登臨不負秋天闊,眼底江南落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