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盧八象
客從巴水渡,傳爾溯行舟。
是日風波霽,高堂雨半收。
青山滿蜀道,綠水向荊州。
不作書相問,誰能慰別愁。
客從巴水渡,傳爾溯行舟。
是日風波霽,高堂雨半收。
青山滿蜀道,綠水向荊州。
不作書相問,誰能慰別愁。
客人從巴水渡過,傳來你逆水行舟的消息。當日風波已經停止,高堂前的雨也停了一半。蜀道上青山連綿,綠水朝著荊州流去。若不寫信相互問候,誰能安慰這離別之愁呢。
巴水:指巴江,在今四川東部。
溯行舟:逆水行船。
霽:停止,指風雨停止。
高堂:高大的廳堂。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友人盧八象乘船從蜀地前往荊州時所作。當時詩人與友人分別,心中牽掛友人,便寫下此詩表達離別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牽掛與離別愁緒。其特點是情景交融,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日常情感的細膩表達。
置酒高吟禁火天,
主人勛德重韋賢。
廟朝論道看三入,
樽俎談兵已萬全。
曉竹洗煙叢玉瘦,
春池濺雨亂珠圓。
曲江壯觀今蕪沒,
不復紅粧照客船。
霜風吹簾櫳,天高明星晞。
鄰雞三號呼,林烏皆驚飛。
嚴城開重門,危冠馳輕肥。
疏慵徒安眠,隆冬方無依。
決意千里游,極當何日歸。
終朝仍閉關,室邇人竟違。
北風吹長空,弱羽相分飛。
我呼君應聞,何意音問希。
介者當鮮合,俗士所見非。
會知相憶深,不為輕與肥。
紺瓶白酒下吟堂,
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
煖杯能轉少年腸。
山妻相對驚愁破,
稚子無端笑飲狂。
百歲光陰空自遠,
醉時苦短醒時長。
訪舊起廢境,賞心如此回。
平川似曲沼,崇岡象層臺。
前騶經林藪,飛蓋凌崔嵬。
漏遲日向永,景照春已來。
即事有余勝,懷古常興哀。
寥落江都宮,壯麗安在哉。
方昔盛歡娛,寧知名已頹。
一詠宜春賦,悵然為停杯。
原嘗四公子,養徒各三千。金玉棄如沙,快意當目前。
好士要盡心,安知悉英賢。雖非霸王資,豪氣故翩翩。
生為戰國雄,死亦名千年。晉重未反國,曹鄭方接連。
靳惜糞土間,不能捐一錢。宗社幾不食,惡名高屬天。
山樞刺昭公,死矣悲宛然。如何萬乘邦,徒為人所憐。
高堂面虛無,水色照群有。
不知歸流永,但見來帆久。
蒼翠前后山,起伏龍蛇走。
荒蕪六朝舊,獨此存不朽。
涼風西北至,蕭颯驚戶牖。
秋意倏已高,玄蟬嘒衰柳。
主人厚賓客,嘉贈隨所取。
爽豁破縈紆,高涼謝塵垢。
開筵窮日影,玉斗湛清酒。
長歌激梁塵,爛醉頗無負。
羈游屢飄蕩,攀援每遲后。
數公傾蓋歡,夙昔故未偶。
夜闌天正黑,出戶攬星斗。
明發復殊方,行行但回首。
短日不能永,月華代揚輝。
暝暗來四隅,稍復清影隨。
迢迢河漢章,天畢前南箕。
簸揚蹇無成,掩兔今亦時。
未有功名與世傳,且驅懷抱向詩篇。昔曾篆刻工童伎,今敢風騷領將權。
愧匪窮經臻圣處,妄推聞道在君先。還知苦意微吟否,不已猶云博奕賢。
一時聞望絕朝裾,幾歲文章動直廬。
鳳尾新批天子詔,螭頭看載史臣書。
故關即路嚴霜后,曉殿初班瑞雪初。
蜀道歸時須六印,不應駟馬擅相如。
朔雪飛花趁歲陰,喜看不覺酒杯深。
應時自合蒼生望,澤物真同上相心。
未怕春風融粉水,恍疑江國見梅林。
西山一夜千層白,那復能留寸碧岑。
西風入夜掃微云
皓魄來無一點塵
樓閣通宵雙玉戶
水天隨處兩冰輪
光搖樽酒清宜客
影落關河思煞人
我向乾坤違樂事
孤蟾照淚滴衣巾
翠幄初防日影侵,春云送雨信無心。
莫愁客散妨車馬,且喜農安得砭針。
侍妓點衣重結束,游人霑蓋尚追尋。
臨歸未盡杯中興,卻放船頭醉里吟。
結發仕明世,四十列朝籍。漢庭殊多賢,向子每嘆息。
羈旅間何闊,相逢頭已白。車馬故匆匆,復為北州客。
蕭條大河渚,疲瘵空城域。思得愛人長,而君著吏跡。
去思常藹然,所居不赫赫。推此化百里,坐當致繁殖。
常服子路言,有志千乘國。饑饉師旅余,可使義且力。
由來騁騏驥,歷險始盡識。尚恨此中小,頗復拘繩墨。
太平進取難,子云嘗執戟。金張許史間,無所用奇策。
不如課農桑,弦歌樹風績。無由之武城,贈詩慰相憶。
去年秀水拍橋深,
聞說幽堂綠可臨。
自愧塵埃逢澤上,
空思瀟灑太湖陰。
經臺罷講吹紅燼,
齋缽留生下翠禽。
應是禪機終息處,
不須此外覓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