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聞變歌六首 其六
駛風何曜曜,
帆上牛渚磯。
帆作傘子張,
船如侶馬馳。
駛風何曜曜,
帆上牛渚磯。
帆作傘子張,
船如侶馬馳。
疾風吹得多么明亮耀眼,船帆高高揚起駛向牛渚磯。船帆如同傘蓋般張開,船只像并駕的駿馬一樣疾馳。
駛風:疾風,快速的風。
曜曜(yào yào):明亮的樣子。
牛渚(zhǔ)磯:地名,位于今安徽馬鞍山長江邊,為古代重要渡口。
傘子:即傘,此處形容船帆張開的形狀。
侶馬:并駕的馬,指兩馬并行。
《歡聞變歌》屬南朝樂府吳聲歌,產生于東晉至劉宋時期,多反映民間生活。此首應為江上行船者即興所作,記錄了牛渚磯一帶行船時的真實場景,體現南朝民歌'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特征。
全詩以簡練筆墨描繪江上行舟的動態畫面,通過'駛風''帆張''船馳'等細節,展現行船的輕快與自然之趣,是南朝民歌中描寫市井生活的典型之作,語言質樸而富有畫面感。
池光修竹里,筇杖季春頭。
客子愁無奈,桃花笑不休。
百年今日勝,萬里此生浮。
莽莽樽前事,題詩記獨游。
春前作蠶市,盛事傳西蜀。
此邦享先蠶,再拜絲滿目。
馬革裹玉肌,能神不為辱。
雖云事渺茫,解與民為福。
隱士云凝北山麓,將軍樹竦碧崖寒。
烏犍戶富犂千畝,蒼簳梯空擢萬竿。
犖犖馬鞭貪快睹,森森僧席飫奇觀。
未應泉石減天竺,自古英靈招考槃。
鐵檠知漏永,熠燿照蚍蜉。
三策遺當世,一封陳厥謨。
甫田須疾耒,巨浸想乘桴。
應猝誠乖用,何名道不誣。
郎潛華首寤鑾輿,連帥元戎十乘車。
吏道薛公何必問,史才倚相妙稱書。
雍容鳩杖朝裾偉,談笑蒲鞭法網疏。
萬石恬侯定非晚,閩人安枕夢維魚。
清游天不借,破帽沙疾吹。
下馬榱桷鳴,未恨十里陂。
風余檐鐸語,坐定爐煙遲。
新春碧瓦麗,古意喬木奇。
黃冠見客喜,此士定不羈。
但愧城中塵,浼子青松枝。
人間爭奪丑,我亦寄枯棋。
輸贏共一笑,馬影催歸時。
我本山中人,尺一喚起趨埃塵。
君為邊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朝來爽氣如有期,送我憑軒一杯酒。
丈夫已忍猿鶴羞,欲去且復斯須留。
西峰木脫亂鬟擁,東嶺煙破修眉浮。
主人愛客山更好,醉里一笑驚蠻州。
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當送客。
耀德先王不耀兵,汪洋施澤在生靈。
孰違天戒并民欲,不愛邦家嗜虜庭。
作俑亂生誠有自,覆車勢合亦難停。
山河異境傷王導,云海高翔羨管寧。
愿以絲毫裨漢室,豈無弓矢斃胡星。
愚翁事業空遺臭,經義分明戰血腥。
庭柏不受寒,依然照人綠。霧收晨光發,可玩不可掬。
道人方出定,不復辨羊鹿。微云度遙天,一笑立于獨。
嗟予晚聞道,學看傳燈錄。三生蠹書魚,萬卷今可束。
轂雖已破碎,猶欲大其輻。是身堪底用,況乃五斗粟。
自從識師面,日月幾轉轂。受師爐中煙,無處著榮辱。
周妻與何肉,恨我未免俗。從今謝百事,請作龜頭縮。
卻笑長沙傅,區區問淹速。聊將非舌言,往和無譜曲。
建德我故國,歸哉遄我驅。
除道得歡伯,荊棘無復余。
滿懷秋月色,未覺饑腸虛。
平林過西風,為我起笙竽。
定知張公子,能共寂寞娛。
執此以贈君,意重貂襜褕。
破帽與青鞋,耐久心亦舒。
危處要進步,安處勿停車。
成虧在道德,不在功利區。
收視以為期,問君此何如。
開尊且復飲,辭費道已迂。
閉口味更長,香斷窗欞疏。
狂夫縛軒冕,自許稷契身。靜者樂山林,謂是羲皇人。
不如兩忘快,內保一色醇。偉哉道山杰,滯此汝水濱。
大來會闊步,小憩得幽欣。一齋有琴酒,萬事無緇磷。
不作子公書,肯受元規塵。人言君侯癡,我知丈人真。
月明泉聲細,雨過竹色新。是間有真我,宴坐方申申。
推挽人摩肩,展轉石礪齒。
殷床作春雷,旋風落云子。
有如布山川,部婁勢相峙。
前時斗量珠,滿眼俄有此。
從班有子蒔陔蘭,三貴相承德齒官。
政理庭闈貽濟美,暄涼枕席問平安。
箕裘桑梓人欽羨,滫瀡膏飴養色難。
千乘送車傾井邑,劍留傳寶涕汍瀾。
柑花銷殞荔殊小,海上雨云氛氣昏。
感慨干戈異鄉客,愁思骨肉與誰論。
白魚紫筍清庖隸,盧橘楊梅積市門。
作吏天涯何所得,一春黃卷伴芳樽。
云衲撞鐘集,鶴衣輿轎來。
暫沽彭澤酒,豈礙太常齋。
道釋縱橫說,門庭南北開。
皂叢天籟響,棋罷想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