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變歌三首 其二
歲月如流邁,春盡秋已至。
熒熒條上花,零落何乃駛。
歲月如流邁,春盡秋已至。
熒熒條上花,零落何乃駛。
歲月像流水一樣逝去,春天過去秋天已到。枝條上那閃爍的花朵,凋零得多么迅速啊。
流邁:流逝。
熒熒:形容花的光彩。
駛:迅速。
《子夜變歌》屬于南朝樂府民歌,這類民歌多寫男女愛情、人生感慨等。具體此詩創作時間和地點難考,大致是南朝時期,當時社會動蕩,人們對時光和生命有諸多感慨,詩人或許由此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美好難留。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自然。在南朝樂府民歌中,它以簡潔的表達展現了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具有一定代表性。
高秋水木變清光,荷葉干枯???黃。
習靜久安融子懶,乘歡聊發次公狂。
未甘濁酒欺人老,深喜寒花入坐香。
更謝林端新月色,留連歸舫盡三觴。
文史平居樂,塵埃少別心。
都門開柳色,樽酒駐車音。
漢節光華遠,春風藻思深。
一聞傳麗句,清興靄盈襟。
松喬去我久,高駕不可攀。何意塵外游,近在王城間。
先帝昔臨御,抱沖啟玄關。營宮奉岳鎮,縹緲當人寰。
疏泉抗臺殿,擬跡三神山。想像列仙下,半空來佩環。
云車倏容與,旄節儼成班。翩翾萬玉女,紅頰翠羽鬟。
世人那得見,石壇空自閑。伊予厭羈跼,酷甚負病瘝。
茲行適所愿,帖若賈在阛。春風吹園桃,幾日朱霞殷。
寒碧竹間見,新黃柳際還。主人非素期,促具初無艱。
抗侯角善手,持觴發歡顏。尚無形骸累,安問紱與綸。
跋馬興不盡,東池水潺潺。
浮云忽已沒,仰視天正碧。
涼風落我庭,燕子飛不息。
門無車馬賓,巾屨得自適。
顧慚無所為,樂此朝與夕。
昔叨符守訪鄉評,守節安貧得水名。
道在莫嗟為邑晚,祿微須喜及親榮。
風吹白菊籬邊別,雨落黃榆塞下行。
善撫疲羸修分職,邊庭無事正休兵。
十五年來自在身,晴天萬里見孤云。
閑中密跡常同俗,老去忠言尚愛君。
一坐精神歸素發,兩行歌舞避紅裙。
早梅時節華燈夜,日佇車公共醉醺。
興平產良酥,厥品為第一。歲時盛獻饋,霜梨副冰蜜。
東來連車軫,并走衛霍室。盤筵得此物,主意自為畢。
詹叔官西州,遺我資口食。甘知馬酒薄,素覺鵝肪失。
我今農里人,藜藿度閑日。多慚擲嘉味,徒用飽仁術。
厚意如何報,還持況賢質。
老來事事皆拋盡,惟獨憂民尚有心。
深喜天公回氣象,便同田父作謳吟。
緣何更得閭閻暖,恨不偏于垅麥深。
禪伯靜中知我意,瑯瑯佳句玉其音。
松柏無心自后凋,此心無物更寥寥。
伯夷豈是歸周晚,孟子空嗟出晝遙。
談道每嗤猶有待,當官常欲取非招。
荒園寂寞無誰語,蘭菊幽香沒艾蕭。
聞君有佳尚,買勝不論錢。
逕鑿蒼林蘚,亭開翠壁煙。
徙花窮洛譜,得石記唐年。
數卷書盈萬,言章木以千。
晨昏板輿往,社臘燕觴傳。
予亦耽幽事,西風一慨然。
錦衣赍鉞耀當年,心在王家跡在邊。
論議每先諸將勇,規模仍襲仲兄賢。
一朝華棟飛翚動,四坐清觴插羽傳。
欲賦酬章慚懦武,白頭終日誦塵編。
止足嘉言每念茲,不應華髪嘆歸遲。
非關啟第夸三戰,直為營巢欠一枝。
盛放清風來北戶,細分鳴溜入西池。
十年契闊多遺恨,今日欣同仲氏篪。
勢利拘牽無已時,超然真樂絕端倪。
家風淡寂從今見,人事塵勞與我暌。
門外旌旗猶坌拂,轅間款段已鳴嘶。
何當解組如初約,直與西京二傅齊。
歌舞飄飄百尺臺,半天龍麝散香煤。
初愁翠袖凌風去,卻騎飛鸞下月來。
云杪一聲聞玉笛,露華千點落金杯。
我緣眾樂狂方盛,園鎖從教日日開。
漢衰奄寺熾,威柄敢專有。
桓桓李司隸,誓奪還君手。
登門盛賢俊,破柱發奸丑。
身雖以此亡,慕者猶恐后。
我行襄之野,把酹孤冢右。
精誠有相激,淚落入卮酒。
剖心死亦仁,滅頂過何咎。
大雅稱明哲,于君豈其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