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李膺墓同曼叔作
漢衰奄寺熾,威柄敢專有。
桓桓李司隸,誓奪還君手。
登門盛賢俊,破柱發奸丑。
身雖以此亡,慕者猶恐后。
我行襄之野,把酹孤冢右。
精誠有相激,淚落入卮酒。
剖心死亦仁,滅頂過何咎。
大雅稱明哲,于君豈其謬。
漢衰奄寺熾,威柄敢專有。
桓桓李司隸,誓奪還君手。
登門盛賢俊,破柱發奸丑。
身雖以此亡,慕者猶恐后。
我行襄之野,把酹孤冢右。
精誠有相激,淚落入卮酒。
剖心死亦仁,滅頂過何咎。
大雅稱明哲,于君豈其謬。
漢朝衰落時宦官勢力猖獗,他們竟敢獨攬大權。威武的李司隸,發誓要把權力奪回君主手中。他的門下匯聚眾多賢才,他破柱揭露奸佞丑惡。自身雖因此而死,但仰慕他的人仍唯恐落后。我行走在襄陽的郊野,在孤墳右側灑酒祭奠。我的精誠與他的精神相互激蕩,淚水落入酒杯。他剖心而死也是仁義之舉,遭滅頂之災又有何過錯。《大雅》中稱明哲之人,對于他來說難道是錯的嗎?
奄寺:指宦官。
桓桓:威武的樣子。李司隸:指李膺,東漢時期的官員,曾任司隸校尉。
把酹:灑酒祭奠。
卮酒:酒杯中的酒。
剖心:表示忠誠。
滅頂:指遭遇大災難。
大雅:《詩經》中的一部分,這里泛指經典。
此詩創作于詩人路過李膺墓時。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政治黑暗,李膺等正直之士奮起抗爭,最終遭到迫害。詩人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對李膺的事跡有所感觸,于是寫下此詩以表達對李膺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李膺敢于反抗宦官專權的正義精神。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敘事簡潔有力。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人們對正義之士的贊美和對黑暗政治的批判。
平生何意作南游,直為饑驅不自由。
天外飛鳶驚昨夢,峰前回雁喚離愁。
再賡漢節君恩重,一笑潘輿喜氣浮。
慚愧向來三百指,團欒歸去更何求。
高樓結蜃橋垂虹,人間夢幻色即空。何勞愚智徒相攻,無異蠻觸戰蝸蟲。
先生學道尤溫恭,皎然明月來窗櫳。幅巾宛有林下風,身雖隠約聲如鏞。
何人為寫冰雪容,屹若山立凝神鋒。長松詰曲盤虬龍,朱藤緩步行松中。
治世乃有商山翁,青鞋不踏京塵紅?;掠我盐蚯萑牖\,誰能薄祿仰釜鐘。
百年駒隙成匆匆,一廛可老荊谿東。
身倚層巖興莫窮,若為鬰鬰在樊籠。
故人話別傷心里,尊酒論文醉眼中。
萬井疊鱗煙靄暝,一江如練水云同。
衛公慷慨風流在,卻愧新詩力未工。
道人匡廬來,籍籍傾眾耳。
規摹小軒中,坐穩得坎止。
慈云為誰出,法席應眾啟。
招提隠山腹,深浄端可喜。
夜禪余機鋒,文字入游戲。
會有化人來,伽陀開短紙。
蟬蛻軒裳早,冰融義理深。
但知捐世累,誰復識公心。
宇宙終埋玉,哀榮有賜金。
遙憐九原上,煙雨暗寒林。
舉杯話別幾時逢,此事分明鑒象中。
到處風光無遠近,毋言易道有西東。
輕輕衣濕梅坡雨,款款舟行柳岸風。
忽憶從游談笑處,蘇公堤上躍花驄。
莫被閑愁撓太和,愁來只用暗消磨。
隨流上下寧能免,驚世功名不用多。
閑看蜂衙足官府,夢隨蟻鬭有干戈。
疎簾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樂窩。
弦急無和聲,行疾多窘步。
從容應萬變,乃有天下度。
先生經綸才,所至祛百蠹。
一州直易耳,治者弗敢措。
弱翁霽威嚴,猶被功名誤。
孰知觀過仁,一蹴超圣處。
巖居秉貞操,所慕在玄虛。
清夜眠齋宇,終身觀道書。
形忘氣自充,性達理不余。
于道雖未庶,已超名跡拘。
至樂在襟懷,山水非所娛。
寄語狂馳子,營營竟焉如。
天上張公子,家聲四海知。
晚方持使節,聊復擁州麾。
嶺嶠多遺愛,蕃人亦去思。
遠民應罷市,淚墮峴山碑。
可堪回首少年強,燈夕追游得許忙。
老去情懷甘寂寞,年來節物轉凄涼。
出門有礙身如絆,異縣相望道且長。
漫想故人行樂處,水晶宮里醉霞觴。
西山排闥來,周遭自環翠。俗眼少見之,一覽忘世味。
平生三徑心,盍早賦歸計??v落塵土居,不與草木敝。
公余事幽尋,清風拂衣袂。最喜軒中人,所挹多爽氣。
蓬蒿天地寬,萬境發詩思。白云未能閑,時出過窗幾。
簷雨聽夜語,池草生春媚。山靈若相知,好風為裂眥。
余光雖力挽,回次那得致。
趙子方五十,須鬢何斑斑。
身老心未伏,攬鏡嗟衰殘。
染髭學年少,整容向云鬟。
世間有仙訣,坐使壯歲還。
霜華喜頓改,霞腳驚先斕。
乃知人力窮,欲奪造化難。
黑白變朝暮,相對真面謾。
眉目且作偽,而況方寸間。
勸君循天理,頹然任蒼顏。
漢廷方貴老,白首尚握蘭。
瓜時正值一陽生,已見眉間喜氣盈。
詔下鰲頭恩數寵,香含雞舌省曹清。
西湖好去窮清賞,南國無從戀蕣英。
自此達尊兼德爵,不唯年事合推兄。
廟奉神龍樂施錢,薛君矯首亦行天。
為霖遍澤一千里,感夢忽符三十年。
盤饌勤勤禱祠客,桅檣戢戢待風船。
我來三酹謝休德,馥郁金爐沉水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