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同楊文叔賦
浮云忽已沒,仰視天正碧。
涼風落我庭,燕子飛不息。
門無車馬賓,巾屨得自適。
顧慚無所為,樂此朝與夕。
浮云忽已沒,仰視天正碧。
涼風落我庭,燕子飛不息。
門無車馬賓,巾屨得自適。
顧慚無所為,樂此朝與夕。
浮云忽然消散不見,抬頭看天空一片碧藍。涼風吹落在我的庭院,燕子不停地飛舞。門前沒有車馬往來的賓客,我穿著頭巾和鞋子自在舒適。我慚愧自己無所作為,卻樂于這樣度過朝朝暮暮。
沒:消失。
巾屨:頭巾和鞋子,這里指代人自身。
顧慚:自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一個寧靜的傍晚,處于相對閑適的生活狀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安定,詩人遠離世俗紛擾,享受著寧靜生活,但也因自身沒有突出作為而略有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享受和對自身的反思。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自然融合,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別子劍江上,相逢二十秋。鹽車終厄驥,漁艇不驚鷗。招隱歌空谷,酬知賦遠游。我無徐孺榻,山館缺淹留。
百番獅象一溪泅,一頃銀光萬個頭。水石何緣能有此,星辰盡夜殞寒流。
孤舟三日雨淙淙,夜泊錢家舊建邦。桑過石門青拂枕,水經靧李黛含窗。六橋花盡休攜酒,五月潮平好渡江。此去報恩慚烈士,匣中龍劍氣難降。
吊古上靈巖,日暮下琴臺。蕭蕭紅葉落,采香人不來。鴟夷稱得計,句踐亦塵埃。
階前不半畝,秪得種蘭深。豈有田家賦,而為梁父吟。短狐籬外亂,馀桔坐中陰。昨日羅浮叟,招予山水心。
碧崖石室俯清漣,蟠蟄靈虬不記年。委蛻去為天下雨,抱珠歸作洞中眠。照開霧腳澄溪月,滴破云根暗穴泉。負郭勝游雖信美,桑間留愛我無緣。
所畏風霜迫,遂于儔侶親。艱難長作客,飄泊不依人。岳色回寒影,秋聲起塞塵。奮飛如可學,吾亦愿輕身。
楊花榆莢滿天飛,九十風光別我時。鳧鶩成行報公事,簿書中作送春詩。
活結瓊南出,雕鏤小似錢。月蛄為性命,石蟹讓貞堅。膏以玄黃溢,香含蘭桂鮮。系將紈扇上,容易美人憐。
名山為闕幾千年,楚蜀山川在目前。珠火夜明蕭帝塔,石林秋隱辟支禪。花房卻燭機才息,紫閣攀蘿意欲仙。一下白云心未已,最憐身世在西天。
何處元宵好,山房入定僧。往來衣上月,明暗佛前燈。實際徒勞說,空華詎可憑。還教知此意,妙用一時興。何處元宵好,寒龕獨寐人。月窗同皎皎,燈鏡自塵塵。靜鑒通天地,潛思妙鬼神。卻憐迷路子,狂走鬧城闉。
屋后山疏秀,門前水清淺。朝來何處風,吹落浮云片。
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祗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為膏,而祗離咎也。
小山光景小山知,九仞元從一簣為。明月照山無大小,小山榻上看盈虧。
黑山潢水解弓刀,茅屋朝來聽伯勞。萬里馬辭邊雪苦,一聲雁拂朔云高。關山落日家何在,詩酒春風氣尚豪。試上荒城望鄉國,重來清鏡鑷霜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