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挽史魏公 其二
在昔功名會,凌煙有老臣。
幾人扶日月,一角見麒麟。
共泣中原淚,寧為去國賓。
西風幾黃壤,松柏獨輪囷。
在昔功名會,凌煙有老臣。
幾人扶日月,一角見麒麟。
共泣中原淚,寧為去國賓。
西風幾黃壤,松柏獨輪囷。
過去建立功名的盛會里,凌煙閣上有諸多老臣。有幾人能輔佐帝王、力挽乾坤,只能偶爾見到像麒麟一樣杰出的人物。大家一同為中原淪陷而悲泣,又怎愿成為離開故國的人。西風吹拂著一片又一片的黃土,只有松柏依舊盤曲高大。
凌煙:指凌煙閣,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凌煙閣,繪功臣像于閣上。
扶日月:比喻輔佐帝王,力挽乾坤。
麒麟:古代傳說中的瑞獸,這里比喻杰出的人物。
去國賓:離開故國的人。
輪囷(qūn):盤曲的樣子。
史魏公可能指史彌遠等歷史人物。此詩創作背景或許是在國家面臨困境、局勢動蕩之時,詩人目睹國家的興衰變遷,對往昔功臣的功績和當下國家的命運有所感慨而作。可能當時中原地區被外敵侵擾,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堅貞氣節的崇尚。它的突出特點是借古喻今,通過對往昔功臣的追憶來映襯當下的困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情感。
發揮多古跡,優彼色絲辭。
逸少觀鵝處,玄暉縱墨時。
室虛蛟自觸,神久樹生悲。
得處何機感,尋披當爾思。
黃花漠漠弄秋暉,??立階前香在衣。正色逢人何太晚,衰翁相對惜芬菲。
白露黃花自遶籬,幽香深謝好風吹。陶公沒后無知己,歲歲花開知為誰。
遶籬黃菊自開花,開日仍逢小雨斜。自得金行真正色,肯參紅紫鬭紛華。
金英寂寞為誰開,底許清香鼻觀來。籬下先生時得醉,余風千載出塵埃。
滿園佳菊鬰金黃,壽質清癯獨傲霜。且喜年年作花主,依然相伴向秋光。
五行正氣產黃花,不在詩家即酒家。詩筆酒杯俱有味,亦同元亮舊生涯。
滿地黃花得意秋,移來庭檻助清幽。自緣稟性天生異,不與繁華混一流。
籬邊黃菊為誰開,轉憶陶潛歸去來。插了滿頭仍漬酒,且謀歡洽玉山頹。
倚風黃菊遶疏籬,自有清香處處知。今日王孫好收采,濁醪霜蟹正堪持。
金蘂繁開曉更清,薄霜濃露倍多情。歸田誰是淵明興,獨遶東籬萬事輕。
叢菊疏疏著短籬,重陽前后始盈枝。托根占得中央色,不比凡花兒女姿。
自有淵明方有菊,因人千古得嘉名。一年好處君須記,翠葉金華刮眼明。
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群葩附艷陽。直待素秋霜色里,自甘深處作孤芳。
香霧霏霏欲噀人,黃花又是一番新。陶家舊已開三徑,直到如今跡未陳。
滿眼黃花慰素貧,年年結侶采花頻。要收節物歸觴詠,只許閑人作主人。
菊花天氣近新霜,節近花須滿意黃。陶令籬邊常留宿,朝來滿把得幽香。
東籬九日富黃花,節物驚心祇自嗟。盡日馨香留我醉,銀瓶索酒不須賒。
斜照明明射竹籬,黃花能與歲寒期。人疑五柳先生宅,消得攜觴與賦詩。
黃花弄色近重陽,風拆霜苞細細香。似與幽人為醉地,隨晴隨雨一傳觴。
可意黃花是處開,芝蘭風味合相陪。應須學取陶彭澤,左把花枝右把杯。
天地不仁,出此妖怪。
有偷營劫寨之機,無喜舍慈悲之戒。
正脈將沉,法門凋瘵,如何嗣續松源派。
大奸難后越精神,罵人嘴毒如蜂蠆。
象州銷黯又欽州,道路何辭作遠游。
投北誰憐新逐客,落南不減舊編修。
江山在處猶加護,廊廟諸公底著羞。
天定從來人可勝,著書消日海西頭。
山在畫堂西,鉤簾靜對時。
林高日落早,巷僻客來遲。
抱病獨不飲,愛閑君所知。
階前碧梧葉,片片可題詩。
師之道兮不可得而稱,師之德兮不可得而述。
師之行兮不可得而聞,師之業兮不可得而見。
道德行業,聞見稱述,世人昭昭然若其。
荷佛祖慧命于將仆之際,轉凡夫于賢圣之域。
是謂之東山老人,吾不得而知焉。
睠此巖壑勝,領客共登臨。
危棧臨不測,巇涂歷??嵚。
俯仰極高低,上下窮幽深。
來登空明山,千崖正沉沉。
下瞰清羅江,古木鬰蕭森。
清風萬里來,層云蕩孤襟。
有客可共賦,有酒可自斟。
此景豈易得,此樂豈易尋。
吾生今老矣,遁跡歸窮岑。
一棹下瀟湘,此別意難任。
別后無相忘,詩成寄郵音。
冤有頭,債有主。
天然欲訪龐翁,恰好撞著此女。
揣盡家私,瓜甜蒂苦。
因茲上下不和同,牛奶郎忙涂赤土。
我公自是活神明,皦日當空鬼魅驚。
參輩雖多蕭相少,跖徒自濁伯夷清。
吳兒久借乾坤造,閩囝重逢父母生。
賸說謙尊能下士,青門還念種瓜平。
新歲新擊鼓,普施新法雨。
萬物盡從新,一一就規矩。
普賢大士忻歡,乘時打門戶。
放出白象王,遍地無尋處。
香積廚邊想像中,儼然搖鬣出吳松。
不隨紅蓼灘頭釣,常逐阇梨飯后鐘。
塵土幾年成涸鮒,風波平地欲成龍。
若教占作維祥夢,憂國書生亦愿豐。
芳辰早失意兼衰,不擬君來重舉杯。
云暗月墻花氣重,蠟殘風幕鳥聲催。
醉鄉人有江東役,乘興船從闕下囘。
明日沙頭相送罷,荼?小院獨徘徊。
熠熠溪邊野菊黃,風前花氣觸人香。可憐此地無車馬,掃地為渠持一觴。
野花無主為誰芳,酒熟漁家擘蟹黃。遇酒逢花須一笑,故留秋意作重陽。
老和尚死去二十五年,有誰撐門拄戶。
雖與松源同日行,不會松源三轉語。
父子背馳,面不相覩,直至如今成莽鹵。
露冷風高秋意深,久矣無心薦藜黍。
山中夏日足幽娛,葛帔藤床誦寶書。
白拂惹云黏幾案,清香緣竹上空虛。
草堂夜月秋花近,水閣晨霞夕霓疎。
遙憶錢唐舊朝寺,繞湖鐘梵早涼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