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子貞書
客愁猋忽剪緘前,相望堂堂歲漸捐。
來日大難遺我輩,曠懷為別苦中年。
音書涉臘成追寄,性命于時但茍全。
未欲旁人窺此意,暗風吹雪落吟箋。
客愁猋忽剪緘前,相望堂堂歲漸捐。
來日大難遺我輩,曠懷為別苦中年。
音書涉臘成追寄,性命于時但茍全。
未欲旁人窺此意,暗風吹雪落吟箋。
在打開信件之前,客居他鄉的愁緒如疾風般突然消散。我們相互敬仰,然而歲月卻漸漸流逝。未來充滿艱難,留給我們這些人去面對。心懷曠達卻苦于在中年時分別。書信經過臘月才追寄過來,在這個時世里只求保全性命。不想讓旁人窺探到這份心意,暗中的風吹著雪落在了寫詩的紙上。
猋忽:形容快速、突然。
緘:信件。
堂堂:形容容貌莊嚴大方,這里有相互敬重之意。
捐:流逝。
來日大難:指未來的日子艱難。
曠懷:心懷曠達。
涉臘:經過臘月。
茍全:暫且保全。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來日大難”“性命于時但茍全”等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時期,詩人客居他鄉,與友人分別,在艱難時世中收到友人信件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圍繞著時世艱難下詩人的復雜情感,包括客愁、惜時、別情等。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
一杯婪尾殿春殘,百寶欄前捧玉盤。
客為主人歌踏臂,花名冠子勸加餐。
由他品到揚州麗,未許詩從洛社看。
手疊吟箋檐下坐,幾回戛玉韻瑯玕。
老翁分社酒,
匕箸小孩提。
黃犢今堪駕,
明年學把犁。
一輪月照萬花嬌,
歌管聲中長夜潮。
寶馬香車春似海,
打球場外看元宵。
世道骎骎似可咍,多年吾已似銜枚。
品題已定門人叛,議論方公敵國來。
瓦礫敢侔珠玉價,茅茨誰辦棟梁材。
淵明歸去廬山下,未少黃花酒一杯。
圣主憂勤盡至仁,
玉爐清夜拱星辰。
誰知漏永虔祈處,
不為皇躬只為民。
列書詫知死,
楚些說招魂。
尚莫窺壺子,
安能返屈原。
三年別我為官好,一度相尋春正深。
亂后哀鴻方始集,對君真有太平心。
連山萬仞石嵯峨,作宰還如作客過。
舊日布袍猶自著,晴嵐濕氣較誰多。
月卿自昔依巖廊,金龜銀魚居帝旁。
入社欲同陶處士,知音何異蔡中郎。
即看春水鴨頭綠,翻憶秋花鵝子黃。
揮手又從燕北去,官河榆柳正蒼蒼。
目斷金昌道。有幾個、孤臣詩侶,征鑣齊到。悟石軒前衰草白,曾許張靈醉倒。諒此度、豪情更好。寂寞庭中亡國語,剩西風、枯樹寒鴉噪。西子去,吳王老。
真娘墓下青青草。猶記得、清明微雨,阿儂獨掃。日暮邊風偏獵獵,海上歸帆望杳。空負著、子規頻叫。一語敢為南社壽,赤幟中、不許營留趙。誦未闋,百杯了。
湯餅滿盂肥羜香,
更留馀地著黃粱。
解衣摩腹西窗下,
莫怪人嘲作飯囊。
縹緲青天華岳西,萬峰云色繞丹梯。行窺日月中華盡,坐倚星辰太白低。陰洞古壇猶積雪,斷崖飛瀑幾留題。知君苦覓驚人句,不奈清猿絕頂啼。
五夜扳蘿到絕顛,俯看城郭帶秦川。攜將太華峰頭月,獨聽終南樹杪泉。千里河山朝白帝,九霄云霧失青蓮。探奇漫倚孤筇嘯,咫尺瑤臺是列仙。
片片青霞屐底移,半空巖壑轉逶迤。悲風萬里來三蜀,落日遙天斷九疑。渭水秋光猶殿閣,昆池寒影自旌旗。狂來健翮飛揚甚,翹首寧論謁帝遲。
歷盡飛泉到上頭,白云回望滿皇州。千峰不斷秦關色,萬壑長懸漢樹秋。赤日陰森?語亂,蒼煙明滅鳥飛愁。何因瓢笠相從去,醉踏蓮花問斗牛。
欲知舟上瀧,譬若魚升木。
因循日高舂,跌宕水一曲。
欹岸黃葉林,時露參差屋。
遙數天末山,苦戀篷際目。
何來快域風,徑為鼓帆腹。
有如絕塵馬,或是避弦鹿。
奔云亂鵝鸛,碎浪喧琴筑。
列堠爭送迎,顧揖不暇矚。
榜人嘯閑逸,余亦謝拘束。
通塞自有時,結念毋欲速。
疑花疑葉總難分,
晴色梢頭剪碧云。
最是晚來易惆悵,
數枝無語立斜曛。
紫府沉沉掩夜關,
竹陰清掃月中壇。
歲星偷得桃枝碧,
董奉栽成李子丹。
心多力弱篆煙微,隔著天河見影稀。柳絮無情偏有福,因風還向謝家飛。
一重香霧百重門,月過閒階不記痕。落盡桐華深院鎖,為誰風露立黃昏。
秦淮昔夢散如塵,太傅池臺宿草新。我是東山舊賓客,可堪重對卷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