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家五首 其三
世道骎骎似可咍,多年吾已似銜枚。
品題已定門人叛,議論方公敵國來。
瓦礫敢侔珠玉價,茅茨誰辦棟梁材。
淵明歸去廬山下,未少黃花酒一杯。
世道骎骎似可咍,多年吾已似銜枚。
品題已定門人叛,議論方公敵國來。
瓦礫敢侔珠玉價,茅茨誰辦棟梁材。
淵明歸去廬山下,未少黃花酒一杯。
世道快速變化讓人可笑,多年來我已像口中銜枚默默無言。對事物的評價標準既定,門人卻背叛了我;議論公正時,敵對者紛紛而來。瓦礫怎敢與珠玉等價,茅草房哪能造就棟梁之材。陶淵明回到廬山之下,也不少一杯賞菊的美酒。
骎骎(qīn qīn):馬跑得很快的樣子,引申為迅速。
咍(hāi):笑。
銜枚:古代行軍時士兵口中銜著枚(形狀像筷子),以防出聲,這里指默默無言。
品題:評論人物,定其高下。
侔(móu):相等,齊。
茅茨(cí):用茅草蓋的屋頂,這里指簡陋的房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世道變化快速且荒誕,詩人可能在學術或社會觀點上有自己的堅持,但遭遇了門人背叛、敵對者攻擊等情況,于是借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道的不滿和對自身遭遇的感慨,突出特點是運用對比和典故增強情感表達。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和當時的社會現象。
穆穆皇祖,丕昭圣功。
聲律身度,樂備禮隆。
祗薦量幣,祀于合宮。
玉帛萬國,驩心載同。
〔羽一曲〕
猗與祀禮,四海會同。
靈之來沛,鞭霆馭風。
肸蚃仿佛,在位肅雍。
佑我烝民,式徼神功。
〔圜鐘為宮〕上直房心,時惟明堂。
配天享親,宗祀有常。
盛德在金,日吉辰良。
享我克誠,來格來康。
教民稼穡,不令而行。
進退有度,琚瑀鏘鳴。
言還??幄,禮則告成。
帝命率育,明德惟馨。
觀德宗祏,奕世烈光。
有嚴祀典,粵循舊章。
樂諧九變,獻舉重觴。
燕娭如在,戩谷穰穰。
地載萬物,民資迺功。
報本稱祀,太稷攸同。
禮樂既備,訖埋愈恭。
神其降嘏,時和歲豐。
五運惟火,寔宗眾陽。
宿壯用明,千載愈光。
神保聿歸,安處火房。
鬰攸不作,炎圖永昌。
幽明位異,施報理同。
克恭明神,降福乃豐。
我膺受之,來燕來崇。
豈伊專饗,于彼三農。
昭靈積厚,混混坤輿。
配天作極,陰慘陽舒。
齊明薦享,百福其儲。
庶幾來止,風馬云車。
儵忽會同,裴回安留。
牲肥酒香,晨事聿修。
惟德之涼,曷奄九州。
帝命是祗,多福自求。
作解之德,形聲一兮。
爰展獻侑,酌則三兮。
我興有假,云胡有私。
下土是冒,庶其遠而。
遺俗續陶唐,來蘇徯圣皇。
布昭湯吊伐,恢復漢封疆。
金鉞申戡剪,朱干示發揚。
宜哉七德頌,千載播洋洋。
于皇時宋,永祚有基。
始繄覆護,扶而立之。
敢忘昭答,牲分酒釃。
靈其燕饗,益相本支。
有奕禖宮,在國之南。
壇壝既設,威儀孔嚴。
登祀濟濟,神兮顧瞻。
佑我皇祚,宜百斯男。
明德崇享,磬筦鏘鏘。
鏗兮佩舉,峨冠齊莊。
肆陳有序,承箱是將。
其牲伊何,籩豆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