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高?添聲楊柳枝
秋盡江南葉未凋。晚云高。
情山隱隱水迢迢。接亭皋。
二十四橋明月夜,弭蘭橈。
玉人何處教吹簫。可憐宵。
秋盡江南葉未凋。晚云高。
情山隱隱水迢迢。接亭皋。
二十四橋明月夜,弭蘭橈。
玉人何處教吹簫。可憐宵。
江南秋末樹葉還未凋零,晚云在高空飄蕩。情思如隱隱青山,愁緒似迢迢流水,一直延伸到岸邊亭臺。遙想二十四橋明月夜,我停下蘭舟。美人如今在哪里教人吹簫?這夜晚真讓人憐惜。
秋盡:秋末。
情山:指情思如青山連綿。
迢迢:形容水流悠長。
亭皋:水邊的平地。
二十四橋:在揚州。
弭:停住。
蘭橈:用木蘭樹做的船槳,這里代指船。
玉人:美人。
可憐宵:令人憐惜的夜晚。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詞人在江南秋末游歷,可能因眼前景色觸發對揚州舊游、舊人的懷念而作。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思念之情,以景襯情手法突出。它化用杜牧詩,在婉約詞中獨具特色,展現了詞人的才情與情思。
祖祖唯心旨,春融日正長。
霜輕莎草綠,風細藥苗香。
月滿真如凈,花開覺樹芳。
庭前鶯囀處,時聽語圓常。
役思曾沖尹,多言阻國親。
桂枝何所直,陋巷不勝貧。
馬病唯湯雪,門荒劣有人。
伊余吟亦苦,為爾一眉嚬。
楚山有石郢人琢,琢成長枕知是玉。
全疑冰片坐恐銷,間發花藂驚不足。
贈予比之金瑯玕,瓊花爛熳浮席端。
吾師道吾不執寶,今日感君因執看。
試叩鏗然應清律,纖塵不留蠅敢拂。
萬物皆因造化資,如何獨負清貞質。
南山有云鵠在空,長松為我生涼風。
高友朗詠樂其中,行住四儀皆道意。
不學小乘一曲士,唯將此物安座隅,取次閑眠有禪味。
隔暑蘋洲近,迎涼欲泛舟。
榮從憲府至,喜會夕郎游。
氣奪滄浪色,風欺汗漫流。
誰言三伏夜,獨此月前秋。
莫輕白云白,不與風雨會。
莫見守羊兒,或是初平輩。
人生非日月,光輝豈常在。
一榮與一辱,古今常相對。
君不見于公門,子孫好冠蓋。
蘆葦深花里,漁歌一曲長。
人心雖憶越,帆態似浮湘。
石獺銜魚白,汀茅浸浪黃。
等閑千萬里,道在亦無妨。
年少足詩情,西江楚月清。
書囊山翠濕,琴匣雪花輕。
久別經離亂,新正憶弟兄。
贈君題樂府,為是豫章行。
凌晨擁弊裘,徑上古原頭。
雪霽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瓊峰埋積翠,玉嶂掩飛流。
曜彩含朝日,搖光奪寸眸。
寒空標瑞色,爽氣襲皇州。
清眺何人得,終當獨再游。
自昔尋師日,顛峰絕頂頭。
雖聞不相似,特地使人愁。
庭樹雪摧殘,上有白狝猴。
大哉法中龍,去去不可留。
古交如真金,百煉色不回。
今交如暴流,儵忽生塵埃。
我愿君子氣,散為青松栽。
我恐荊棘花,只為小人開。
傷心復傷心,吟上高高臺。
竺卿何處去,觸目盡凄涼。
不見中秋月,空余一炷香。
殘花飄暮雨,枯葉蓋啼螀。
誰禮新墳塔,蕭條渭水傍。
繡林錦野,春態相壓。
誰家少年,馬蹄蹋蹋。
鬬雞走狗夜不歸,一擲賭卻如花妾。
誰云不顛不狂,其名不彰。悲夫!
島上離家化,茅茨竹戶開。
黃桑雙鵲喜,白日有誰來。
擔浪澆秋芋,緣灘取凈苔。
回頭深自媿,舊業本蒿萊。
繼世風流在,傳心向一燈。
望云裁衲慣,翫雪步花能。
交戰情忘久,銷魂別未曾。
明朝阮家集,知有竹林僧。
帶經鋤隴者,何止手胼胝。
覓句句句好,慙予筋力衰。
云塠臨案冷,鹿隊過門遲。
相憶空回首,江頭日暮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