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二
蘆葦深花里,漁歌一曲長。
人心雖憶越,帆態似浮湘。
石獺銜魚白,汀茅浸浪黃。
等閑千萬里,道在亦無妨。
蘆葦深花里,漁歌一曲長。
人心雖憶越,帆態似浮湘。
石獺銜魚白,汀茅浸浪黃。
等閑千萬里,道在亦無妨。
在蘆葦花盛開的深處,傳來一曲悠長的漁歌。人們心中雖然思念著越地,但船帆行進的姿態好似在湘江上漂浮。石獺銜著白色的魚,水中小洲上的茅草浸在黃色的波浪里。即便行程有千萬里之遠,只要心中有道,也沒有什么妨礙。
匡山:山名。
越:古地名,在今浙江一帶。
湘:湘江。
石獺:水獺。
汀茅:水中小洲上的茅草。
等閑:尋常,隨便。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在秋末乘船進入匡山的途中,船行江上,看到沿途景色,心中有所感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正處于漂泊狀態,既有對故鄉的思念,也在旅途中思考人生之道。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漂泊途中的心境,既含思鄉之情,又有豁達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
白雪紅鉛立圣胎,美金花要十分開。好同子往瀛洲看,云在青霄鶴未來。
寺枕苕溪一曲,僧依城郭千家。客至未嘗芡觜,我來恰及荷花。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云千疊。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謾皺留仙裙摺。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嘆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喜靜看、匹練秋光,倒瀉半湖明月。
陳恬老作中州客,少室曉猿聲念群。通籍金閨成底事,看取九原冥漠君。
縈紆九鎖山,棱層幾疊水。誰令翻其源,銀濤迸石髓。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來時正伏魄,窈窕魏宮娥。凄絕分香語,空悲更事多。
孟冬寒律應,原野降繁霜。客子倦游覽,結笥還故鄉。驅車出城闕,旭日懸晶光。綺宮上爛爛,翠閣后蒼蒼。豈無涼華志,晞景發清揚。富貴在榮遇,貧賤有安行。恒恐歲年迫,皋蘭凋紫芳。君看沙上雁,騫翮乃隨陽。
何處停儂油壁車,西泠終古即天涯。搗蓮煮麝春情斷,轉綠回黃妄意賒。玳瑁窗虛延冷月,芭蕉葉捲抱秋花。傷心怕向妝臺照,瘦盡朱顏只自嗟。
古木千章夏陰合,甕頭別作醉鄉春。草玄不是揚雄事,定自免為投閣人。
紅芰敷腴獻笑,青山偃蹇橫陳。身在水晶宮里,須信羲皇上人。
葫蘆一個是生涯,閒步人間訪酒家。要問狂夫何處住,蓬山洞口有桃花。
朝來積雪欲沒脛,沖寒特特樵前林。東鄰措大酒初熟,待爾煮魚茅屋深。
天旱久不雨,四郊多狂風。蕭蕭班馬鳴,落日大野中。君子守宮廷,至樂圣所同。喟予不逢辰,足跡道里重。
前年買符入函谷,歸來柴車仍露宿。似聞石室陳圖書,敢累山公為題目。蒼梧祗覺波浪高,尺澤那知鱗尾禿。已將倦翮謝風云,便擬閒身寄松竹。何庸復來良自嗤,聊當爾耳誰能卜。生長寒鄉非挾炭,老去剛腸徒仰屋。此日可惜那敢輕,流年已徂無計逐。淮山可人長好色,隨潮入落裁瞬息。隋堤官柳今許長,前年雪里曾相識。尚有寒蜩抱殘葉,晚風凄瑟真相逼。斜陽更在柁樓明,孤煙已轉榆灣黑。濁流奔猛似欺人,前去高桅萬牛力。但令寸進殊不惡,行或止之那可測。朝廷無階亦何往,想見夔龍在君側。取士端須拔十五,除吏何妨論八百。為郎二世疑有命,自著一生能幾屐。定知此意不在多,久從筆研安能擲。太常掌故本下才,未怪間關難射策。仲翁陸陸元先售,卻令小苑東門后。人生有志將毋同,異時善舞輸長袖。此去誰家借蹇驢,偪仄終看飯山瘦。平生讀書過百紙,本是煙波釣徒爾。筆床茶灶輕鼎鐘,雨笠煙蓑傲朱紫。如今卻著從事衫,猶喜無材堪鼓吏。自從束帶對小兒,久妨痛飲追名士。會須出處今勇決,進仍不合當休矣。試來乞公五十犗,投竿往覓任公子。豈特區區守鮒鯢,更與侯生向溫水。